一种左右共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1853发布日期:2024-03-01 12:4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左右共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弯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右共弯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管件弯管设备通常仅能对管件的左弯或右弯进行加工,在切换至另一侧的弯管方向时,需要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管件从加工设备上取出,并更换加工设备或将管件换向后重新装入该设备中,切换过程不仅复杂、效率低下,且由于需要脱离设备,使得管件的二次加工与前一次加工存在一定的位置误差,不利于管件的弯管效果,并且在管件进行了一部分的弯管加工后,对管件进行换位、换向操作时,极为容易导致管件与设备之间出现干涉,进而造成管件受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同一台设备上对管件的左右弯管进行快速切换,减少复杂管件弯管时的干涉情况的左右共弯机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左右共弯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摆动板、与摆动板远离转动端的位置呈转动连接的机箱、可转动的设于机箱一侧的弯管轴、设于弯管轴上的摆臂,弯管轴两端具有靠模,摆臂两侧可移动的设有夹模,且摆臂两侧的夹模与弯管轴两端的靠模呈对应设置,以使管件置于夹模与靠模之间时,受到夹模与靠模的夹持固定。

3、进一步的,机箱一侧设有导模箱,导模箱与摆臂呈并列设置,导模箱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导模组件,导模组件包括可移动的设于导模箱上的导模底座、移动连接于导模底座上的辅推板、设于辅推板上的导模,导模置于管件的弯管位置一侧,且导模底座的移动方向与夹模的移动方向一致,辅推板沿管件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弯管轴带动夹模与靠模对管件进行弯管时,导模沿管件轴向对管件进行辅推。

4、进一步的,摆臂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夹模组件,夹模组件包括可移动的设于摆臂上的夹模底座、设于夹模底座上的夹模靠山、连接于夹模靠山上的夹模,夹模底座的移动方向与导模底座的移动方向一致。

5、进一步的,摆臂内置有第一传动组件,导模箱内置有第二传动组件,且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结构相同;其中,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的滚珠丝杆、套设于滚珠丝杆外周的丝杆螺母、设于丝杆螺母一侧的螺母座,丝杆螺母与滚珠丝杆呈螺纹连接,且第一传动组件中的螺母座与夹模底座相连,第二传动组件中的螺母座与导模底座相连。

6、进一步的,夹模组件还包括设于摆臂上的第一导轨,夹模底座与第一导轨呈移动配合,导模组件还包括设于导模箱上的第二导轨,导模底座与第二导轨呈移动配合。

7、进一步的,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连接于驱动件的输出端的主动轮、可转动的设于主动轮两侧并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传动部件中的滚珠丝杆分别与主动轮两侧的从动轮相连。

8、进一步的,螺母座两侧分置有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

9、进一步的,弯管轴两端连接有圆模座,靠模由圆模座远离弯管轴的一端放置于圆模座上,且圆模座远离弯管轴的一端具有固定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由于弯管轴两端均具备靠模,摆臂两侧均具备夹模,使得在摆动板与机箱的转动配合下,可将弯管轴两端的靠模以及摆臂两侧的夹模分别对管件进行夹持以及弯管,并对管件进行左右弯管切换,以使同一台设备可对管件进行左右弯管操作;

12、2、由于管件左右弯管切换时,仅切换弯管轴的端部以及机箱的侧部位置,无需对管件位置进行换向、换位,因此管件的位置进行准确,增加弯管的效果;

13、3、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可对夹模底座与导模底座进行准确控制,保证管件进行左右弯管时的夹紧、松开的稳定;

14、夹模靠山与圆模座的设置,可快速的对夹模与靠模进行更换,增加对不同规格管件的适应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设置的摆动板(31)、与摆动板(31)远离转动端的位置呈转动连接的机箱(32)、可转动的设于机箱(32)一侧的弯管轴(33)、设于弯管轴(33)上的摆臂(34),弯管轴(33)两端具有靠模(35),摆臂(34)两侧可移动的设有夹模(36),且摆臂(34)两侧的夹模(36)与弯管轴(33)两端的靠模(35)呈对应设置,以使管件(4)置于夹模(36)与靠模(35)之间时,受到夹模(36)与靠模(35)的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机箱(32)一侧设有导模箱(37),导模箱(37)与摆臂(34)呈并列设置,导模箱(37)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导模组件,导模组件包括可移动的设于导模箱(37)上的导模底座(38)、移动连接于导模底座(38)上的辅推板(39)、设于辅推板(39)上的导模(310),导模(310)置于管件(4)的弯管位置一侧,且导模底座(38)的移动方向与夹模(36)的移动方向一致,辅推板(39)沿管件(4)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弯管轴(33)带动夹模(36)与靠模(35)对管件(4)进行弯管时,导模(310)沿管件轴向对管件(4)进行辅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摆臂(34)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夹模组件,夹模组件包括可移动的设于摆臂(34)上的夹模底座(311)、设于夹模底座(311)上的夹模靠山(312)、连接于夹模靠山(312)上的夹模(36),夹模底座(311)的移动方向与导模底座(38)的移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摆臂(34)内置有第一传动组件,导模箱(37)内置有第二传动组件,且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结构相同;其中,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的滚珠丝杆(313)、套设于滚珠丝杆(313)外周的丝杆螺母(314)、设于丝杆螺母(314)一侧的螺母座(315),丝杆螺母(314)与滚珠丝杆(313)呈螺纹连接,且第一传动组件中的螺母座(315)与夹模底座(311)相连,第二传动组件中的螺母座(315)与导模底座(3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夹模组件还包括设于摆臂(34)上的第一导轨(316),夹模底座(311)与第一导轨(316)呈移动配合,导模组件还包括设于导模箱(37)上的第二导轨(317),导模底座(38)与第二导轨(317)呈移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318)、连接于驱动件(318)的输出端的主动轮(319)、可转动的设于主动轮(319)两侧并与主动轮(319)啮合的从动轮(320),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传动部件中的滚珠丝杆(313)分别与主动轮(319)两侧的从动轮(32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母座(315)两侧分置有第一限位块(321)与第二限位块(3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共弯机构,其特征在于:弯管轴(33)两端连接有圆模座(323),靠模(35)由圆模座(323)远离弯管轴(33)的一端放置于圆模座(323)上,且圆模座(323)远离弯管轴(33)的一端具有固定件(3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左右共弯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摆动板、与摆动板远离转动端的位置呈转动连接的机箱、可转动的设于机箱一侧的弯管轴、设于弯管轴上的摆臂,弯管轴两端具有靠模,摆臂两侧可移动的设有夹模,且摆臂两侧的夹模与弯管轴两端的靠模呈对应设置,以使管件置于夹模与靠模之间时,受到夹模与靠模的夹持固定;本技术可在同一台设备上对管件的左右弯管进行快速切换,减少复杂管件弯管时的干涉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冷运兵,王振,李启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