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7944发布日期:2024-05-17 11:4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轴类零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工业产品中,轴类零件适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维护操作中。轴类零件是五金配件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

2、轴类零件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

3、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对轴类零件进行调直,在轴类零件生产加工中需要用到调直机。申请号:202221103615.3,公开了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利用推进机构和转动式连接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回转手柄,将各个压紧式压直装置回收至紧挨着的状态,从而便可实现对各个压紧式压直装置的收纳。然而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轴类零件自动上料,该装置零件上料为手动上料,当大量轴类零件需要调直时,手动上料效率缓慢,且该上料方式工作量大,会消耗大量人力。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部分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轴类零件自动上料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自动上料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调直机构,所述工作台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上料调节机构;

3、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部左侧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正面设置有可顺时针旋转的转盘,所述转盘正面转动连接有可移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正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上料推杆;

4、所述调直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部右侧的第一u型架和均匀分布于工作台内部右侧可旋转的两个第一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外表面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调直辊,所述工作台正面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的调直驱动电机,所述调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

5、所述上料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内部左侧可转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可在工作台内部左右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背面设置有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上料驱动电机,所述上料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盘的背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架内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u型架内侧均匀设置有两个配合第一调直辊使用的第二调直辊,两个所述第二调直辊内部均纵向设置有第二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两端与第二u型架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架顶部设置有驱动第二u型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杆。

8、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调节螺杆转动的调节驱动电机,所述调节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圆弧形导向块,所述上料推杆可在所述圆弧形导向块的内部左右滑动。

1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且位于圆弧形导向块的表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部开设有两个通孔。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通过上料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转盘的转动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的移动带动上料推杆左右滑动,进而带动轴类零件进行自动上料,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上料,提高了轴类零件的上料效率,间接提高轴类零件的调直效率,且降低工人工作量,节省了大量人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自动上料机构(2),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调直机构(3),所述工作台(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上料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1)背面设置有第二承重板(25),所述第二承重板(25)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转盘(22)转动的上料驱动电机(26),所述上料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与所述转盘(22)的背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架(31)内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u型架(36),所述第二u型架(36)内侧均匀设置有两个配合第一调直辊(33)使用的第二调直辊(37),两个所述第二调直辊(37)内部均纵向设置有第二转动杆(38),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38)两端与第二u型架(36)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架(31)顶部设置有驱动第二u型架(36)上下移动的驱动杆(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承重板(43),所述第三承重板(43)顶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调节螺杆(41)转动的调节驱动电机(44),所述调节驱动电机(44)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螺杆(41)的左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置有圆弧形导向块(5),所述上料推杆(24)可在所述圆弧形导向块(5)的内部左右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且位于圆弧形导向块(5)的表面设置有进料斗(6),所述进料斗(6)内部开设有两个通孔(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自动上料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调直机构,所述工作台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上料调节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部左侧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正面设置有可顺时针旋转的转盘。本技术提供一种轴类零件加工用调直装置,通过上料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转盘的转动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的移动带动上料推杆左右滑动,进而带动轴类零件进行自动上料,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上料,提高了轴类零件的上料效率,间接提高轴类零件的调直效率,且降低工人工作量,节省了大量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杜昌金,迟同成,尹世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英伟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