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18222发布日期:2024-04-01 14:3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封装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高频高功率器件需求越来越大,高频高功率带来的高温效应对于器件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在电路板结构中,传统的单面散热封装热量主要通过pcb传导至散热器,pcb板的热阻大,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耗,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2、因此,行业内提出高散热性双面散热封装,该封装保留了标准封装的尺寸和高散热效率的底部设计,同时将顶部的铜片显露在外部,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这样设计让内部芯片有更高的额定输出电流,并提升功率密度,让设计人员能够研发更小的电控元件,而无需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之间做出取舍。

3、目前,双面散热封装最难的工艺是散热片外漏,其主要有两种工艺方法:

4、1、砂轮研磨法:传统塑封结构的封装通过砂轮研磨将产品表面的塑封料去除,使得顶部的铜片显露在外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器件内部应力小,可以避免芯片及焊锡层开裂等问题,其缺点是效率较低、后期损耗成本高(主要是砂轮的成本);

5、2、覆膜法:在塑封模具顶部增加离型膜,封装过程中通过薄膜覆盖保护铜片正面,避免塑封材料覆盖于铜片表面,从而实现铜片的外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率高,其缺点是对模具精度及工艺要求高、成本高、操作窗口窄等,并且产品内部还会受到合模压力的影响,会导致芯片开裂、器件失效等问题。

6、基于上述方法的不足,申请人提出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成本高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封装在外漏散热片的工艺复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包括:

3、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上料端和下料端,所述上料端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下料端设有下料机构;

4、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线轨,所述线轨上设有多个工位,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封装减薄的激光减薄机构;

5、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背离所述线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泵机和设置在泵机输出端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多个与泵机输出端连通的定位孔;

6、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控制所述传送机构和激光减薄机构。

7、可选地,所述激光减薄机构设置在所述线轨的一侧且正对所述封装设置,所述激光减薄机构包括升降台、激光器组和驱动电机,所述升降台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杆,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激光器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台上。

8、可选地,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气缸,所述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气缸的伸出端。

9、可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能够靠近或远离线轨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抽尘机和毛刷,所述抽尘机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端口正对所述线轨。

10、可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线轨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升降器和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设置在所述升降器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相机的检测端正对所述线轨设置。

11、可选地,所述线轨上设有用于隔离相邻工位的定位气缸。

12、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仓,所述上料仓用于放置装有封装的料盒,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移动平台和推料杆,所述第一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上料仓和推料杆之间,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设有用于夹取料盒的第一夹取机构,所述推料杆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13、可选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仓和第二移动平台,所述第二移动平台上设有第二夹取机构,所述下料仓设有满料传感器。

14、可选地,所述激光组为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紫光激光器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

1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方法,其使用上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包括:

16、将装有封装的料盒放置到上料仓,其中,每一个料盒中装有多个料片,每一个料片上放置有多个封装;

17、料盒通过夹取机构进行夹取,且位于一定的高度,与线轨的工位对齐;

18、推料杆将料片推入线轨的工位上并进行传输;

19、产品到激光位置后,控制单元控制线轨停止移动,此时定位气缸启动,避免料片重叠;激光减薄机构下降,同时泵机上升并启动,通过泵机端部的定位块将料片吸住,以定位料片;

20、激光器组对指定位置进行减薄;

21、料片移动至下一工位清洁组件进行清扫除静电吸附;

22、清扫完成后通过检测组件进行不良检测;

23、料片到达下料位置,自动进入料盒内,同时分拣出不良品;

24、料盒装满后,第二夹取机构将料片夹取至料盒内,放置在下料仓处进行收集。

25、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在对封装器件进行减薄,使散热片漏出的过程时,通过设置的激光减薄机构,采用非接触式的减薄方法,降低了机械应力对芯片的影响,同时,设备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降低,且使用的时效更长,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

27、(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激光减薄法与砂轮研磨法和覆膜法相比成本更低,后期不需要购买砂轮、uv膜、离型膜、固定夹具等费用,降低了后期使用成本,产品性价比会更高,同时设备更加轻便,占地面积更小。

28、(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激光减薄机构在整个装置运行过程中无需贴膜,相较于传统的砂轮研磨法和覆膜法相比,加工效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减薄机构设置在所述线轨的一侧且正对所述封装设置,所述激光减薄机构包括升降台、激光器组和驱动电机,所述升降台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杆,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激光器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气缸,所述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气缸的伸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能够靠近或远离线轨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抽尘机和毛刷,所述抽尘机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端口正对所述线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线轨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升降器和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设置在所述升降器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相机的检测端正对所述线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轨上设有用于隔离相邻工位的定位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仓,所述上料仓用于放置装有封装的料盒,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移动平台和推料杆,所述第一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上料仓和推料杆之间,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设有用于夹取料盒的第一夹取机构,所述推料杆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仓和第二移动平台,所述第二移动平台上设有第二夹取机构,所述下料仓设有满料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组为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紫光激光器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

10.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封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双面散热封装散热片外漏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上料端设有上料机构,下料端设有下料机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传送机构包括线轨,线轨上设有多个工位,机架上设有用于封装减薄的激光减薄机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背离线轨,固定机构包括泵机和设置在泵机输出端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多个与泵机输出端连通的定位孔;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控制传送机构和激光减薄机构。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的减薄方法,降低了机械应力对芯片的影响,同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且使用时效更长,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

技术研发人员:夏大权,周平,聂俊彦,文晓东,唐正,唐鑫,周玉凤,杨鹏,徐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