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3921发布日期:2024-04-18 12:0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冷轧板的板型控制和改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板形是评价冷轧带钢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对后续开卷穿带、磨砂、抛光等工艺都有重要影响。除常见的单边浪、双边浪、中间浪等缺陷外,还有一种板型缺陷叫做料头翘曲。这种缺陷在钢卷开卷后容易出现,表现形式见图1。

2、生产中遇到料头翘曲,一方面导致头部擦伤、窝边等缺陷,造成异常切损,一方面影响生产效率。

3、改善这种边浪缺陷的难度在于:1)料头翘曲的原理没有明确,无法从理论上提供工艺支撑;2)多数现场解决办法集中在缺陷的改善,并没有从缺陷的产生上入手,因此,亟需找到一种既能避免翘曲缺陷产生,又能改善缺陷的综合性的解决办法。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项具有现场实际应用价值的板形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开卷过程中料头翘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轧制工艺:钢卷厚度≤0.3mm时,轧辊粗糙度ra差值为0.05-0.1μmm;钢卷厚度为0.3-1.0mm时,轧辊粗糙度ra差值为0.05-0.11μmm;钢卷厚度为1.0-1.5mm时,轧辊粗糙度ra差值为0.05-0.12μmm;钢卷厚度为1.5-2.0mm时,轧辊粗糙度ra差值为0.05-0.13μmm;钢卷厚度为2.0-2.5mm时,轧辊粗糙度ra差值为0.05-0.14μmm;钢卷厚度为2.5-3.0mm时,轧辊粗糙度ra差值为0.05-0.15μmm;钢卷厚度≥3.0mm时,轧辊粗糙度ra差值为0.05-0.2μmm;步骤二:精整工艺:针对翘曲缺陷,精整采取“垫压”操作法,即开卷过程中,料头刚过开卷导向辊后,开始下压压辊,从压辊接触带钢开始算起,压下一定压下量后,带钢料头翘曲得到改善。

3、步骤二中压下一定压下量具体为:钢卷厚度≤0.3mm时,压下量为30-50mm;钢卷厚度为0.3-1.5mm时,压下量为50-80mm;钢卷厚度为1.5-2.0mm时,压下量为60-90mm;钢卷厚度为2.0-2.5mm时,压下量为60-90mm;钢卷厚度为2.5-3.0mm时,压下量为70-90mm;钢卷厚度≥3.0mm时,压下量为80-100mm。

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轧制工序提前对带钢施加一定的反向作用力,用于抵抗卷取后的翘曲趋势,从而较好地改善了钢卷在开卷过程中的翘曲问题。本发明方法通过特殊的轧制工艺、开卷方法可以减轻甚至避免钢卷料头翘曲对生产造成的切损、效率降低等影响。

5、2.挽救效果好,通过调整轧辊粗糙度、采用特殊的开卷工艺,可以100%解决钢卷料头翘曲对开卷的影响。

6、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开卷过程中料头翘曲的板型问题,适用于不锈钢、碳钢、有色金属带材等金属带钢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压下一定压下量具体为:钢卷厚度≤0.3mm时,压下量为30-50mm;钢卷厚度为0.3-1.5mm时,压下量为50-80mm;钢卷厚度为1.5-2.0mm时,压下量为60-90mm;钢卷厚度为2.0-2.5mm时,压下量为60-90mm;钢卷厚度为2.5-3.0mm时,压下量为70-90mm;钢卷厚度≥3.0mm时,压下量为80-1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冷轧板的板型控制和改善领域,一种控制钢板料头翘曲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轧制工艺;步骤二:精整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轧制工序提前对带钢施加一定的反向作用力,用于抵抗卷取后的翘曲趋势,从而较好地改善了钢卷在开卷过程中的翘曲问题。本发明方法通过特殊的轧制工艺、开卷方法可以减轻甚至避免钢卷料头翘曲对生产造成的切损、效率降低等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兰俊杰,杨旭,高培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