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22253发布日期:2024-04-23 11:5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堆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1、汽车拉延模具的母材为铸铁,在质量提升整改过程中关键因素在于焊接质量的保证,该模具上的拉伸凸圆角需保证焊接硬度达到hrc≥55°,由于铸铁对温度具有敏感性,该凸圆角硬度高存在极大的开裂风险。

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凸圆角开裂并达到硬度要求,通过传统堆焊技术对凸圆角进行焊接,需通过镍基打底或两至三层堆焊,但通过该方式焊接凸圆角,导致易导致凸圆角硬度不足、颜色与母材差别大、开裂剥离,同时该焊接方式焊接效率低、焊接成本高。通过传统堆焊技术焊接,一旦凸圆角开裂,易造成模具返工甚至报废。通常以模具降刻为主进行处理,但该方式周期较长,且需要重新对模具进行机加工、热处理、调试研配及抛光等工序,导致重复劳动,耗费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

2、本发明提出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s100、焊接准备,将铸铁模具上的凸圆角进行淬火处理;

4、步骤s200、清理焊接区域杂质,清理焊接区域及其两侧50mm范围的氧化皮、油污、铁锈、水分等杂质;

5、步骤s300、焊接区局部预热,采用dwck-60低电压智能温度控制箱或火焰预热对焊接区≥50mm范围进行局部预热,预热温度为350℃~400℃,预热时间为2h;

6、步骤s400、型面焊接,采用焊条电弧焊以80mm/min~90mm/min的焊接速度对型面焊接区域进行焊接,焊条直径为φ3.2mm,焊接电流为100a~110a,焊接电压为20v,直至焊接至靠近凸圆角焊接区域;

7、步骤s500、凸圆角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以90mm/min~100mm/min的焊接速度进行凸圆角焊接覆盖整个圆角,焊条直径为φ1.2mm,焊接电流为150a~160a,焊接电压为18v~19v。

8、优选地,所述步骤s400中所述焊条电弧焊采用的焊条为nh100s,焊条烘培温度为350℃,烘培时间为2h。

9、优选地,所述步骤s500中所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采用焊丝为c1h1。

10、优选地,所述步骤s400按顺序依次焊接型面,直至焊接至距凸圆角边5mm~10mm。

11、优选地,每条焊缝接头处收弧角度为10°~20°,避免焊缝收弧处出现断面。

12、优选地,每条焊缝采用气动锤或圆角榔头锤击焊缝边缘,锤击时所述气动锤与焊缝的夹角为70°~80°,以降低焊接应力,提高焊缝致密性。

13、优选地,所述步骤s500中焊接完成后,采用石棉对焊接区进行保温缓冷至70℃以下。

14、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先通过焊条电弧焊焊接型面,再通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凸圆角并覆盖整个圆角,仅需一层焊缝即可使凸圆角焊接硬度hrc≥55°,减少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色差,同时避免因单一焊条焊接达不到硬度要求导致焊缝易开裂,能够有效提高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中所述焊条电弧焊采用的焊条为nh100s,焊条烘培温度为350℃,烘培时间2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中所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采用焊丝为c1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按顺序依次焊接型面,直至焊接至距凸圆角边5mm~10mm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焊缝接头处收弧角度为10°~20°,避免焊缝收弧处出现断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焊缝采用气动锤或圆角榔头锤击焊缝边缘,锤击时所述气动锤与焊缝的夹角为70°~80°,以降低焊接应力,提高焊缝致密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中焊接完成后,采用石棉对焊接区进行保温缓冷至70℃以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铁模具混合焊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铸铁模具上的凸圆角进行淬火处理;清理焊接区域及其两侧预定范围的氧化皮、油污、铁锈、水分等杂质;采用低电压智能温度控制箱对焊接区预定范围进行局部预热;采用焊条电弧焊对型面焊接区域进行焊接,直至焊接至靠近凸圆角焊接区域;通过焊条电弧焊焊接型面,再通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凸圆角并覆盖整个圆角,仅需一层焊缝即可使凸圆角焊接硬度达到预设要求,减少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色差;避免因单一焊条焊接达不到硬度要求导致焊缝易开裂;能够有效提高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姚开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