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预热高硬度耐磨电焊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60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预热高硬度耐磨电焊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硬度耐磨电焊条。
耐磨堆焊电焊条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堆焊金属的高硬度与其良好的抗裂性不容易兼顾,特别是HRC大于60的堆焊金属在不予热条件下一般抗裂性很差。
例如瑞士卡斯特林国际公司的XHD-6170堆焊电焊条,当不予热条件时在焊件试验夹具中试件上的堆焊金属的常温硬度为HRC63-67,产生裂纹6条,又如日本的INGDIAROD-1000堆焊电焊条,在上述同样条件下堆焊金属的常温硬度为HRC60-63,也产生裂纹6条。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高硬度不予热耐磨的电焊条,该电焊条具有较高的硬度(HRC67~70)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本发明的电焊条的堆焊金属的化学成份为(重量%)碳1~2%、硅1~2%、钒4~8%、硼0.2~1.5%、锰0.5~1%、铬2~5%、钛0.2~0.5%、钼7~10%、铌0.5~1.5%、磷≤0.029%、硫≤0.043%,其余为铁。
该电焊条药皮配方的百分比(重量%)为银片石墨4~8%、高碳铬铁4~8%、钼铁30~40%、钒铁20~30%、硼铁20~30%、钛铁2~6%、中碳锰铁2~6%、碳化铌2~6%。
试验结果表明,本耐磨电焊条具有较高的硬度(HRC>67)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硬度试验的试板材料为A3钢,试板尺寸为80×50×18mm,在纵向中线堆焊,磨光后在HR-150洛氏硬度计上打硬度。电焊机型号为ZXG7-300,直流正接(试板接正极),堆焊电流为180A,室温为22℃,共堆焊三层,每堆焊一道焊道后冷却到室温测量硬度,硬度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为了能说明本发明的耐磨电焊条有良好的抗裂性做了如下的抗裂性对比试验,试板材料为A3钢板,尺寸为240×200×18mm,试板事先夹到如

图1(a),1(b)所示的焊件抗裂试验夹具上,并使之予先有一定反变形,这样可以避免堆焊时试板产生变形,采用ZXG7-300型焊机,直流正接,以堆焊电流为180A在试板纵向中心堆焊单焊道(堆焊一根电焊条),堆焊时不予热,测量常温硬度和观察裂纹的情况,抗裂性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清楚的看出,从本发明的耐磨电焊条与国外的同类耐磨堆焊电焊条相比,虽然国外的这些电焊条硬度值略低于本发明的电焊条,但本发明的电焊条的抗裂性明显的优于上述电焊条。
本发明的耐磨电焊条在高硬度下保持良好的抗裂性主要原因可能是充分利用了多种合金化元素的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等,还有组织均匀,以及有利的碳化物形状和分布等。
本发明的电焊条堆焊金属的金相照片(放大200倍)如图2所示,由金相图可见堆焊金属的组织分布均匀、晶粒细小,碳化物极
少呈尖角形。
实施例采用如下的具体药皮配比(重量%)银片石墨5%、高碳铬铁4%、钼铁35%、钒铁26%、硼铁24%、钛铁2%、中碳锰铁2%、碳化铌2%。
上述配料全部经40目过筛放入面盆,充份干搅拌均匀,再慢慢倒入波梅度为48的钠水玻璃,充份湿搅拌均匀,干湿度由经验确定,用25吨压涂机压制,焊芯为直径φ4的H08A,外径模为φ6.4mm,压制出的焊条经通常的低温和高温烘干,在350℃保温1.5小时就可以使用。
本焊条经湘潭钢铁公司、湘潭煤矿机械厂、天津铁厂、中国有色三建公司安装工程处、株洲汽车制造厂等十多个单位试焊均反映该焊条有良好的抗裂性。
图1(a)焊件抗裂试验夹具的正视图;
图1(b)焊件抗裂试验夹具的俯视图;
其中1为焊接试板,2为试验焊道,3为夹具。
图2本发明的耐磨电焊条的堆焊金属的金相图(×200倍)
权利要求
1.一种不予热高硬度耐磨电焊条,其特征在于该电焊条的堆焊金属的化学成份百分比(重量%)为碳1~2%、硅1~2%、钒4~8%、硼0.2~1.5%、铬2~5%、钛0.2~0.5%、钼7~10%、铌0.5~1.5%、锰0.5~1%、磷≤0.029%、硫≤0.043%,其余为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焊条,其特征在于该电焊条药皮配方的百分比(重量%)为银片石墨4~8%、高碳铬铁4~8%、钼铁30~40%、钒铁20~30%、硼铁20~30%、钛铁2~6%、中碳锰铁2~6%、碳化铌2~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硬度耐磨电焊条。本发明的电焊条当不预热时具有较高的硬度(HRC67—70)的条件下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该电焊条堆焊金属的化学成分百分比(重量)为碳1~2%、硅1~2%、钒4~8%、硼0.2~1.5%、锰0.5~1%、铬2~5%、钛0.2~0.5%、钼7~10%、铌0.5~1.5%、磷≤0.029%、硫≤0.043%,其余为铁。本电焊条可以用于工件的耐磨堆焊。
文档编号B23K35/30GK1087045SQ92112959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清辉 申请人:湘潭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