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道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97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道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材剪切方法,具体的是一种上下双剪刃同时剪切加工,达到连续剪切的方法。
金属板材剪切工具是板金加工中常用工具,品种多有手剪、手搬剪,电剪以及剪床等,它们都是由剪切布料织物的剪切方式直接引用到剪切金属板材。由于金属板材坚硬抗剪切强度高,0.5mm以下的薄板可以用手剪,0.5mm以上越厚越难剪,厚的板料就得将剪切工具设制较大如巨型剪床用大的压力迫使板料变型切断达到剪切的目的。已有技术中无论是手剪、电剪或剪床一般都是使用单刀行式即上下刀刃各有一个刃,错位达剪切的条件。这种剪切方式成在的问题是剪切工具的支点阻碍剪切工具前进稍厚点的,就达不到连续剪切的目的,如强行剪切金属板材,就会造成金属板材翘曲变形,被剪板料再整平就非常困难,不可能恢复原有平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能剪切下料又能在板面上剪切加工,增加手剪、电剪剪切厚度改变钣金加工方法,使板面保持着原有的平度。
一种开道剪,其特征在于a.开道剪(手剪)由上剪刀,下剪刀及支点组成,上剪刀为板型刀上端接动力,下端斜面向后斜面两边对应角刃与下剪刀两内侧角刃分别对应通过梯型支点连接成一对双剪达同时剪切的整体。
b.开道剪(电剪)由上剪刀,下剪刀及梯形支点组成,上剪刀为板型刀上端接动力下端斜面向前斜面两边为对应角刃与两下刀内侧角刃分别对应,由梯型支点连接上,下一对双剪刃达同时剪切的条件的整体。
c.开道剪(床)由上剪刀,下剪刀及支点组成,上剪刀为板型刀、圆型刀及任意型刀,上刀上端接动力下端剪刃面为凹面弧型下刀槽与上刀端面形状像对应及其对应刀刃,加大支点力距由床身连接成一个达连续剪切条件的整体。
本发明的开道剪它将变形部份剪切下面保住两边板料,不变型,老的二刃剪要达到剪切不变形是不可能的。在剪切时要达到剪切的目的首先要迫使板材变型才能达到切断的目的。而开道剪是将变型的部分同时切除消失在废屑上。所以开道剪剪的板料平直。如将开道剪制成机床式的。它不但能剪切下料,用床面的纵横移动,在任一部位用不同的上剪刀及所配的下刀槽及刃可剪切任意形状的窗孔。如再加上当今数控技术将钣金加工速度可以提高百倍以上。老的手剪和电剪都不能干钣金活,用上开道剪切方法作用就大不一样,剪切厚度可提高一至二倍,平度和精度都大有提高,这是因为开道可限制剪左右摆动离开剪切线条。电剪原来噪声非常大,因为板材剪切时受力板料变形当剪刀返程时弹起当剪刀再次剪切板料悬在空中这就如同乐器发音效果当然它不是乐器所以噪声大。开道剪将这种发音条件从根本上根除。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手剪正面示意图(闭合位置)图2是图1A-A剖视示意3是图1B-B局部剖视示意4为电剪正面示意图(开位)图5为(图4)右视示意6为(图4)A-A的剖视示意7为开道剪床上剪刀正面示意图开道剪(手剪)由上剪刀(1),下剪刀(2)及支点(3)组成见图1图2图3,上剪刀(1)为板型刀上端接动力,下端斜面向后斜面两边对应角刃(5)与下剪刀两内侧角刃(6)分别对应,由梯形支点(3)连接成一对双剪达同时剪切整体。
开道剪(电剪)由上剪刀(1),下剪刀(2)及梯形支点(3)组成,见图4,上剪刀(1)为板型刀上端接动力下端斜面向前斜面两边为对应角刃(4)下剪刀见图6(2)两内侧角刃分别对应,由梯型支点(3)连接成一对双剪达同时剪切的整体。
开道剪(床)由上剪刀(1),下剪刀及支点床身组成,上剪刀(1)为板型、圆型及任意型见图7上刀上端接动力,下端剪刃面为弧型凹面(2),下刀与上刀下部端面形状像仿的刀槽,由床身连接成达剪切条的整体。
权利要求
一种开道剪,其特征在于a.开道剪(手剪)由上剪刀,下剪刀及支点组成,上剪刀为板型刀上端接动力,下端斜面向后斜面两边对应角刃与下剪刀两内侧角刃分别对应通过梯型支点连接成一对双剪达同时剪切的整体。b.开道剪(电剪)由上剪刀,下剪刀及梯形支点组成,上剪刀为板型刀上端接动力下端斜面向前斜面两边为对应角刃与两下刀内侧角刃分别对应,由梯型支点连接上。下一对双剪刃达同时剪切的条件的整体。c.开道剪(床)由上剪刀,下剪刀及支点组成,上剪刀为板型刀、圆型刀及任意型刀,上刀上端接动力下端剪刃面为凹面弧型下刀槽与上刀端面形状像对应及其对应刀刃,加大支点力距由床身连接成一个达连续剪切条件的整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开道剪切方法,钣金加工,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打排孔去废屑再锉齐,这种手工加方法不但慢,质量也全在于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为此研制一种能在板面上进行加工的工具。经多年研制一种开道剪切方法,用于手动、电动能剪真线剪3—5mm厚剪切的平直,更适用于机床的开道剪切,可剪切成任意型状。钣金加工速度提高近百倍,质量也是无比的。
文档编号B23D17/00GK1207973SQ9811729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万余 申请人:王万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