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打磨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94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该光学检测装置7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待加工工件被转动到工件回转轴12上后,启动光学检测装置7所在的滑板,使得光学检测装置7可以随着滑板的滑动对工件的位置和外形进行光学扫描,并将扫描信息传送到控制单元1,由控制单元I将该扫描信息与控制单元内预先存储的标准工件外形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待加工工件的外形与标准工件的竖直的差值,从而对待加工的工件的加工程序进行补偿。
[0066]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还包括安全光栅8,该安全光栅设置在床身2的设置有工件转台的一侧的外侧,用于监测工件转台的外侧是否有工作人员或其它物体。若安全光栅8检测到工件转台外侧有物体存在,则停止工件转台的转动,但是打磨切割单元的打磨、切割操作继续进行。
[0067]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还包括意外故障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出),该意外故障检测单元与控制装置相连接。该意外故障检测单元可以检测智能打磨切割系统中的润滑系统状况,避免因润滑不良而使滑台等传动部件升温、造成传动精度误差。
[006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转动工件交换轴11,将放置有工件的工件托盘111转动至打磨切割单元下方,等待打磨、切割;启动光学检测装置7,对待加工工件的外形和位置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数据传送到控制单元1,由控制单元I对加工过程进行补偿;控制方向轴,按照控制单元设定的打磨、切割程序控制X轴切割单元31、Y轴切割单元41和Z轴切割单元51对工件进行打磨和切割操作,同时,打磨、切害J过程中,可以由方向轴与工件回转轴12相配合,完成多角度、多方位的切割。上述智能切割方法中,上料和下料的过程可以在切割的过程中完成,切割完成后只需要转动工作转台就可以完成为切割单元的上下料操作,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
[0069]尽管对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变,其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同物中进行了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包括: 床身; 方向轴,所述方向轴与所述床身相连接; 打磨切割单元,所述切割打磨单元与所述方向轴相连接,所述打磨切割单元用于执行对工件的打磨和切割操作; 工件转台,所述工件转台设置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工件转台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工位,且所述工件转台能够将所述两个工位中的每一个转换到所述打磨切割单元下方以进行打磨和切割操作; 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分别与所述方向轴、所述打磨切割单元和所述工件转台相连接用以提供驱动力;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打磨切割单元、所述工件转台、所述方向轴和所述动力单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轴包括: X轴滑台,所述X轴滑台与地面平行,且所述X轴滑台通过铺设在所述床身上的X轴线轨与所述床身相连接,使得所述X轴滑台能够在所述X轴线轨上滑动; Z轴滑台,所述Z轴滑台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地面且垂直于所述X轴滑台的滑动方向,所述Z轴滑台通过铺设在所述X轴滑台上的Z轴线轨与所述X轴滑台相连接,使得所述Z轴滑台能够在所述Z轴线轨上滑动;和 Y轴滑台,所述Y轴滑台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地面,且所述Y轴滑台通过铺设在所述Z轴滑台上的Y轴线轨与所述Z轴滑台相连接,使得所述Y轴滑台能够在所述Y轴线轨上滑动,其中,所述打磨切割单元与所述Y轴滑台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切割单元包括: X轴打磨切割单元,所述X轴打磨切割单元包括X轴电主轴及X轴打磨切割刀具,所述X轴打磨切割刀具与所述X轴电主轴相连接,所述X轴电主轴与所述X轴滑台的滑动方向相平行; Y轴打磨切割单元,所述Y轴打磨切割单元包括Y轴电主轴及Y轴打磨切割刀具,所述Y轴打磨切割刀具与所述Y轴电主轴相连接,所述Y轴电主轴与所述Y轴滑台的滑动方向相平行;和 Z轴打磨切割单元,所述Z轴打磨切割单元包括Z轴双输出电主轴和Z轴打磨切割刀具,所述Z轴打磨切割刀具包括Z轴切割刀具和Z轴打磨刀具,所述Z轴切割刀具和所述Z轴打磨刀具分别与所述Z轴双输出电主轴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接,所述Z轴双输出电主轴与所述Z轴滑台的滑动方向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转台包括: 工件交换轴和工件回转轴,其中,所述工件交换轴包括: 交换托盘,所述交换托盘设置在所述工件交换轴的顶部,且所述交换托盘具有长方形结构、两端设置U型开口 ;和 两个工件托盘,所述两个工件托盘具有“工”型结构,且所述“工”型结构的两个水平部分均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工”型结构的竖直部分能够容置在所述交换托盘的U型开口内,使得所述两个工件托盘分别被支撑在所述交换托盘的两个U型开口中;以及 所述工件回转轴与所述工件交换轴相邻接,所述工件回转轴的顶部承接所述两个工件托盘中的一个,所述工件回转轴设置在所述打磨切割单元的下方,且所述工件回转轴能够以该工件回转轴的中轴线为旋转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交换轴还包括: 提升气缸,所述提升气缸与所述床身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工件交换轴的上升和下降提供驱动力; 交换电机,所述交换电机的底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提升气缸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交换电机用于为所述工件交换轴的旋转提供驱动力;和 交换减速器,所述交换减速器的底部与所述交换电机的顶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交换电机与所述交换减速器的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提升气缸内部设置行程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交换轴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工件交换托盘和所述套筒的外侧、具有配合所述交换套筒和所述交换托盘的通孔,且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工件交换托盘的接合处设置有交换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回转轴包括: 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工件回转轴的下部,用于为所述工件回转轴的旋转提供动力; 回转减速器,所述回转减速器设置在所述回转电机的顶部; 回转转接盘,所述回转转接盘设置在所述回转减速器顶部,并且能够与转换到所述工件回转轴上的所述一个工件托盘通过所述工件托盘底部的连接装置相连接; 回转连接盘,所述回转连接盘设置在所述回转减速器的外侧,所述回转连接盘具有用于配合所述回转减速器的中心通孔,并且所述回转连接盘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以用于将所述减速器与所述床身相连接;和 回转密封圈,所述回转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回转转接盘与所述回转连接盘的接合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打磨切割系统还包括: 工件压头,所述工件压头设置在所述床身上,且所述工件压头设置在所述工件回转轴的上方,用于对转换到所述工件回转轴上的工件执行压紧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气动控制箱和电控箱。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打磨切割系统还包括: 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设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Y轴滑台上,所述光学检测装置用于对工件的位置和外形进行扫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打磨切割系统还包括安全光栅,且所述安全光栅设置在所述床身的设置有工件转台的一侧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打磨切割系统还包括意外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意外故障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打磨切割系统,该系统包括床身;方向轴,方向轴与床身相连接;打磨切割单元,切割打磨单元与方向轴相连接,打磨切割单元用于执行对工件的打磨和切割操作;工件转台,工件转台设置在床身上,工件转台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工位,且工件转台能够将两个工位中的每一个转换到打磨切割单元下方以进行打磨和切割操作;动力单元和控制单元。该智能打磨切割系统具有缩短打磨、切割时间,提高打磨、切割精度的技术效果。
【IPC分类】B23P23-04
【公开号】CN204603788
【申请号】CN201520181013
【发明人】姜作诚, 李承翰
【申请人】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