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的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6659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油机的榨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榨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油机的榨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家用榨油机大部分采用单螺旋榨杆,在压榨过程中,油料在榨杆和榨膛形成的间隙中随榨杆运动,形成相对滑移或断裂混合等现象,迫使压实的油料不断打开新的油路,延长油料在榨膛中的停留时间,达到出油目的。
[0003]随着油料向前运动,逐级压榨,残油量也越来越小,油料逐渐被挤压得越来越密实,形成固体塞。此时出油毛细孔被堵住,油路无法通畅,油脂挤出变得困难,油脂通过油料的渗透能力下降,造成出油率降低、油渣残油量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打散油料、通畅油路功能的榨油机的榨杆。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榨油机的榨杆,包括榨杆主体和环设在该榨杆主体上的螺纹部,所述榨杆主体上环设有增压锥圈。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榨杆通过在榨杆主体的出渣口一端增设增压锥圈,所述榨杆由于增设增压锥圈,使榨杆与榨膛间形成压榨间隙,从而使形成榨膛容积的不断变化,并且增压锥圈与增压锥圈间形成的容积和压力也不断变化,使油料不断瞬时的压缩和松弛,达到改善油料的压榨特性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的榨油机的榨杆具有打散油料、通畅油路功能。通过改善油料的油脂渗透能力,增大排油路径,改善压榨特性,提高出油率,降低油渣残油量。
[0008]优选的,所述增压锥圈设置在榨杆主体的中后段上。
[0009]所述增压锥圈数量不限,优选的,所述增压锥圈设有两个以上,并且通常设置增压锥圈在5个左右,实现油料的多级压缩和松弛,理论上而言,增压锥圈数量越多越好。而且每个增压锥圈的的宽度可以设置为相等的情况,也可以设置为逐级增大或减小的情况。不同宽度的增压锥圈对油料的瞬时压缩和松弛度不同。
[0010]优选的,所述增压锥圈设有倾斜过渡面,该倾斜过渡面向榨杆主体的进料口一端倾斜。倾斜过渡面有助于油料翻越增压锥圈而不至于在增压锥圈连接角处形成油料的堆积。
[0011]优选的,所述增压锥圈的顶面与所述螺纹部的顶面平齐。
[0012]另外,上述增压锥圈与榨杆一体制造成型,因而增压锥圈不容易出现脱落和松动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榨杆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榨杆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榨杆与榨膛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7]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榨杆,包括榨杆主体2和环设在该榨杆主体2上的螺纹部22,所述榨杆主体2上设有增压锥圈21,且所述增压锥圈21设置在榨杆主体2的中后段上。
[0018]其中,增压锥圈21与榨杆一体制造成型,所述增压锥圈21设有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压锥圈21设有5个,各增压锥圈21的宽度a设置为逐级减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各增压锥圈21的宽度a也可以设置为逐级增大或者各增压锥圈21的宽度a设置为相等。
[0019]上述增压锥圈21的顶面与所述螺纹部22的顶面平齐。增压锥圈21设有倾斜过渡面210,该倾斜过渡面210向榨杆主体2的进料口一端倾斜。
[0020]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油料穿过增压锥圈21时,间隙逐渐减小,此时锥圈21相当于上游的压榨螺纹部22要克服的一个节流元件。这样上游的压榨螺纹部22就形成了较高的压力,迫使油料变薄,油料在此处压缩,从而压榨出更多的油脂。当油料穿过增压锥圈21时,榨膛I中容积变大,压力减小,油料处于松弛阶段,此时油料中出油毛细管断裂,重新分布,形成新的油路。油料在压缩阶段形成的固体塞因压力和容积的变化而消散,避免了固体塞引起的油脂渗透能力下降。
[0021]油料在不断经过增压锥圈21时,形成多次的压缩和松弛,有效改善了油料的油脂渗透能力。随着榨杆主体2整体直径的逐步变大,榨料不断越过一级级增压锥圈21,收压榨层越变越薄,从而使排油路径不断缩短,油脂提取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出油率,降低油渣中的残油量。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榨杆通过在榨杆主体2的出渣口一端增设增压锥圈21,所述榨杆由于增设增压锥圈21,使榨杆与榨膛I间形成压榨间隙,从而形成榨膛容积的不断变化,并且增压锥圈21与增压锥圈21间形成的容积和压力也不断变化,使油料不断瞬时的压缩和松弛,达到改善油料的压榨特性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的榨油机的榨杆具有打散油料、通畅油路功能。通过改善油料的油脂渗透能力,增大排油路径,改善压榨特性,提高出油率,降低油渣残油量。
[0023]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包括榨杆主体和环设在该榨杆主体上的螺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杆主体上环设有增压锥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锥圈设置在榨杆主体的中后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锥圈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增压锥圈的宽度逐级增大或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锥圈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增压锥圈的宽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锥圈设有倾斜过渡面,该倾斜过渡面向榨杆主体的进料口 一端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锥圈的顶面与所述螺纹部的顶面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锥圈与榨杆一体制造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油机的榨杆,包括榨杆主体和环设在该榨杆主体上的螺纹部,所述榨杆主体上环设有增压锥圈。增设增压锥圈的榨杆与榨膛间形成压榨间隙,从而形成榨膛容积的不断变化,并且增压锥圈与增压锥圈间形成的容积和压力也不断变化,使油料不断瞬时的压缩和松弛,达到改善油料的压榨特性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榨油机的榨杆具有打散油料、通畅油路功能。
【IPC分类】B30B15/00, B30B9/14
【公开号】CN204749344
【申请号】CN201520272315
【发明人】王锋珂
【申请人】广东顺德惠美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