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4308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省时省力取件的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属于蜗轮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CN 204770982 U、名称“一种新型滚齿工装”,包括底座、套筒、螺纹侧孔,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所述套筒,所述套筒一侧设置有所述螺纹侧孔,所述底座设置有底座连接孔,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套筒内孔。所述套筒一端、该套筒与所述底座连接处及所述底座边缘均设有圆倒角。所述套筒内孔孔径比工件凸台直径大0.015mm到0.025mm,所述套筒内孔与所述工件凸台间隙配合。不足之处:该种新型滚齿工装在蜗轮加工完毕后,工作人员只能手动将蜗轮从滚齿工装上取下,这样的取件工作既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省时省力取件的蜗轮加工后
顶出装置。
[0004]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中设有环形顶出板,所述环形顶出板上端面等距开有四个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中旋接有一枚螺钉或螺栓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中设有环形顶出板,所述环形顶出板上端面等距开有四个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中旋接有一枚螺钉或螺栓,在蜗轮加工完毕后,工作人员用工具依次拧动四枚螺钉或螺栓使环形顶出板竖直向上抬升,上升的环形顶出板带动蜗轮离开蜗轮装夹工装体上端面,从而使蜗轮加工后的取件工作省时省力。
[0005]技术方案:一种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包括蜗轮装夹工装体,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中设有环形顶出板,所述环形顶出板上端面等距开有四个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中旋接有一枚螺钉或螺栓。
[0006]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能够使蜗轮省时省力的从蜗轮装夹工装体上取下,从而提高了蜗轮加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包括蜗轮装夹工装体I,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I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2且环形凹槽2中设有环形顶出板3,所述环形顶出板3上端面等距开有四个螺纹孔4且每个螺纹孔4中旋接有一枚螺钉或螺栓5。所述环形顶出板3的高度小于等于环形凹槽2的深度,所述螺钉或螺栓5的长度大于环形凹槽2的深度。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I上设有贯通蜗轮装夹工装体I上、下端面的芯轴孔6。使用时蜗轮安装在蜗轮装夹工装体I的上端面且蜗轮上端面的四个安装孔与四个螺纹孔4一一贯通且四枚螺钉或螺栓5分别位于四个蜗轮安装孔中。
[0010]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包括蜗轮装夹工装体(I),其特征是: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I)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2)且环形凹槽(2)中设有环形顶出板(3),环形顶出板(3)上端面等距开有四个螺纹孔(4)且每个螺纹孔(4)中旋接有一枚螺钉或螺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顶出板(3)的高度小于等于环形凹槽(2)的深度,螺钉或螺栓(5)的长度大于环形凹槽(2)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I)上设有贯通蜗轮装夹工装体(I)上、下端面的芯轴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省时省力取件的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包括蜗轮装夹工装体,所述蜗轮装夹工装体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中设有环形顶出板,所述环形顶出板上端面等距开有四个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中旋接有一枚螺钉或螺栓。优点:蜗轮加工后顶出装置能够使蜗轮省时省力的从蜗轮装夹工装体上取下,从而提高了蜗轮加工的工作效率。
【IPC分类】B23Q7/00
【公开号】CN205254650
【申请号】CN201521041968
【发明人】陈金山, 林秀薰
【申请人】浙江台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