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及其专用镀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43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及其专用镀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光灯零部件产品-白炽灯保护环的电镀工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及其专用镀镍装置。
背景技术
白炽灯保护环用于紧固钨丝,采用镀镍铁带制作,在市场上也可见到,其规格一般厚度为0.2毫米及以上;而厚度小于0.17毫米的镀镍铁带用于制作保护环,质量好,使用寿命长,但国内市场上未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生产镀镍铁带的工艺无法生产此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制作厚度为0.08-0.10毫米的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及其专用镀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其工艺过程如下A.酸洗铁带盘上盘,铁带于常温下在18%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再在清水槽里清洗20秒,之后放入15%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B.电镀在45℃温度的20%硫酸镍里进行置换反应,电镀时间为60秒;C.成品经过上述处理后的铁带,放入60°-70℃的清洗槽里清水漂洗20秒,再经过温度为800℃的管道烘干器里烘干20秒,最后将成品收盘。
以上硫酸镍化工原料为甘肃省金川硫酸镍厂生产。
一种生产镀镍铁带的专用镀镍装置,包括支架、及顺序安装在支架上的酸洗槽、清洗槽、电镀槽、带有电动机的滚动轮、滚动盘等,其特别之处是在支架上还安装有管道烘干器,所述管道烘干器由外壳、绝缘层、不锈钢管及包绕其上的电热丝组成。
紧贴管道烘干器外壳的内面为绝缘层,一般使用石英绝缘材料;电热丝为2000W;电动机的滚动轮设计转速为50转/分;由于本发明针对超薄型铁带的机械要求,安排严密的工艺路线操作,在每道工艺程序中制定严格的时间设定,以及通过力学原理,即让镀镍铁带成品要收盘收得紧又不导致松脱,经反复实验研究,最终设计滚动轮转速为50转/分,拉力为5公斤,获得成功;设计管道烘干器,设定温度为800℃,使镍与铁带表面的结合力最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有效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用镀镍装置位置图;图2为图1所述管道烘干器的局剖主视图;图中1、支架;2、酸洗槽;3、清洗槽;4、滚动轮;41、电动机;5、电镀槽;51、镍板;6、滚动盘;61、粘板;7、管道烘干器;71、外壳;72、绝缘层;73、电热丝;74、不锈钢管;8、铁带盘;9、铁带;10、成品盘。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其工艺过程如下
A.酸洗将宽为5厘米、厚为0.08毫米的铁带盘上盘,铁带于常温下在18%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再在清水槽里清洗20秒,之后放入15%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B.电镀在45℃温度的20%硫酸镍里进行置换反应,电镀时间为60秒,使铁带表面镍层厚0.03毫米;C.成品经过上述处理后的铁带,放入60°-70℃的清洗槽里清水漂洗20秒,再经过温度为800℃的管道烘干器里烘干20秒,最后将宽为5厘米、厚为0.08毫米的成品收盘。
实施例二一种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其工艺过程如下A.酸洗将宽为10厘米、厚为0.1毫米的铁带盘上盘,铁带于常温下在18%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再在清水槽里清洗20秒,之后放入15%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B.电镀在45℃温度的20%硫酸镍里进行置换反应,电镀时间为60秒,使铁带表面镍层厚0.02毫米;C.成品经过上述处理后的铁带,放入60°-70℃的清洗槽里清水漂洗20秒,再经过温度为800℃的管道烘干器里烘干20秒,最后将宽为10厘米、厚为0.12毫米的成品收盘。
实施例三从图1、图2中可知,一种生产镀镍铁带的专用镀镍装置,包括支架1、及通过螺丝螺母连接顺序安装在支架1上的酸洗槽2、清洗槽3、带有电动机的滚动轮4、电镀槽5、滚动盘6、管道烘干器7。其中电镀槽5里有镍板51,可连接带电阴极;滚动盘6外有粘板61,可连接带电阳极;管道烘干器7由外壳71、绝缘层72、不锈钢管74及包绕其上的电热丝73组成,其中电热丝73为2000W,紧贴管道烘干器外壳71的内面为绝缘层72一般使用石英绝缘材料;不锈钢管74在管道烘干器7内呈水平放置,与铁带输送方向一致,该两端头略伸出管道烘干器7两侧壁。
本发明专用镀镍装置还有其它实施方式,如可省略支架1,将其他部件直接安放地面上。
专用镀镍装置使用时,铁带盘8上盘即上支架2,铁带9在带电动机41的滚动轮4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和设定温度内通过酸洗槽2、清洗槽3、滚动轮4、电镀槽5、滚动盘6、清洗槽3、管道烘干器7,最后已镀镍的铁带9收集到成品盘10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其工艺过程如下A.酸洗铁带盘上盘,铁带于常温下在18%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再在清水槽里清洗20秒,之后放入15%硫酸溶液槽里酸洗20秒;B.电镀在45℃温度的20%硫酸镍里进行置换反应,电镀时间为60秒;C.成品经过上述处理后的铁带,放入60℃--70℃的清洗槽里清水漂洗20秒,再经过温度为800C的管道烘干器里烘干20秒,最后将成品收盘。
2.一种生产镀镍铁带的专用镀镍装置,包括支架、及顺序安装在支架上的酸洗槽、清洗槽、电镀槽、带有电动机的滚动轮、滚动盘等,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上还安装有管道烘干器,所述管道烘干器由外壳、绝缘层、不锈钢管及包绕其上的电热丝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镀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一般使用石英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镀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在管道烘干器内呈水平放置,与铁带输送方向一致,该两端头略伸出管道烘干器两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镀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的功率为2000W。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镀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滚动轮设计转速为50转/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制作厚度为0.08-0.10毫米的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及其专用镀镍装置,其镀镍铁带生产工艺包括酸洗、清洗、成品;生产镀镍铁带的专用镀镍装置,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酸洗槽、清洗槽、电镀槽、带有电动机的滚动轮、滚动盘、管道烘干器,其中管道烘干器由外壳、绝缘层、不锈钢管及包绕其上的电热丝组成;由于本发明针对超薄型铁带的机械要求,安排严密的工艺路线操作,制定严格的时间设定,以及通过力学原理,即让镀镍铁带成品要收盘收得紧又不导致松脱,经反复实验研究,最终设计滚动轮转速为50转/分,拉力为5公斤,获得成功;设计管道烘干器,设定温度为800℃,使镍与铁带表面的结合力最大。
文档编号C23C18/32GK1544693SQ20031010634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9日
发明者沈国良 申请人:沈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