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40078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目前,无缝钢管在石油、化工、电站锅炉等工程及设备中广泛应用。在其应用领域中,经常遇到高温、高压、高腐蚀、高磨损,应用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种环境下,介质对管材的要求较高,如油气集输和化工的酸碱输送管道,不仅要求管材耐高压,而且还要求管材内表面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因此,通常选择镍铬合金无缝钢管,导致工程或设备费用高昂。目前这种复合无缝钢管有两种类型1、内扩涨型采用两种材质(一般外管为碳钢,内管为不锈钢)的无缝钢管套装,并在在内管施以高压,使内层钢管发生塑性变形与外层钢管紧密结合,形成双金属复合无缝钢管。2、外减径型采用两种材质(一般外管为碳钢,内管为不锈钢)的无缝钢管套装,对外层钢管通过拉拔减径,使内管与外管紧密结合,形成双钢复合无缝钢管。以上两种类型的双层金属复合无缝钢管不足之处在于1、生产成本高昂,内外钢管均必须采用现成的热轧或冷拔无缝钢管,通过内涨或减径工序,增加制造成本。2、难以实现批量生产。3、以上两种类型的复合钢管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双钢钢管。因为两层金属管仅仅是机械结合,并没有发生冶金熔合,在受到轴向力的情况下,两层金属因受力不均衡,容易分离脱落。机械结合的双金属钢管应用于热交换设备时(如热交换器),由于内外两层金属间存在间隙,热阻势必增加,不仅影响换热效率,而且还会发生因内外管金属膨胀率的差异,容易导致管道连接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它成本低,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双层金属相互熔合,化学性能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不同的钢种和钢管规格选择合适钢液温度、涂层种类和厚度、离心机管模的转速、浇注速度等工艺参数,其特征在于外层钢液通过等量倾翻装置浇入离心铸管机的管模中,利用离心力使浇入的钢液均匀分布在管模的内表面上;在外层钢液温度降低成型后,将内层钢液注入旋转的管模中,待内层钢液冷却后脱模,形成具有熔合层的双金属钢管或坯。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离心铸造时钢液是在高重力系数条件下完成凝固过程,其晶粒度比一般静态浇铸细小,基本没有柱状晶体及疏松组织;2、气体[N]、[H]、[O]的含量较低;3、控制浇注的时间和温度,可得到不同熔合深度的双金属钢管或坯。这种复合钢管既可以在铸态使用,也可进一步采用轧制、挤压、周期轧制、径向锻造等热加工,改变晶粒组织及尺寸,提高钢管的力学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针对不同的钢种和钢管规格选择合适钢液温度、离心转速、浇注速度、涂层种类和厚度等工艺参数。首先浇铸双钢钢管或坯的外层,外层钢液5通过固定在浇包1上的等量倾翻装置2浇入离心铸管机的管模4中,利用离心力使浇入的钢液均匀分布在管模4的内表面上。在适当的时机,内层钢液6从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浇包9上的等量倾翻装置8浇入离心铸管机的管模4中。待内、外层钢液6、5冷却后脱模,形成具有熔合层的双金属钢管或坯。所述的适当的时机可以根据得到内、外层不同熔合深度来确定。为了防止内、外两层钢在熔合过程产生夹渣物,在内、外层钢液6、5倾翻浇注过程中分别采用随流造渣装置7、3造渣,其中可以采用低熔点法还原渣。为了防止钢液氧化,在浇注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根据不同的钢种和钢管规格选择合适钢液温度、涂层种类和厚度、离心机管模的转速、浇注速度等工艺参数,其特征在于外层钢液(5)通过等量倾翻装置(2)浇入离心铸管机的管模(4)中,利用离心力使浇入的钢液均匀分布在管模(4)的内表面上;在外层钢液(5)温度降低成型后,将内层钢液(6)注入旋转的管模(4)中,待内层钢液(6)冷却后脱模,形成具有熔合层的双金属钢管或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内、外层钢液(6、5)倾翻浇注过程中分别采用随流造渣装置(7、3)造渣,其中可以采用低熔点法还原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注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浇注具有熔合层双金属钢管或坯的制造方法,根据不同的钢种和钢管规格选择合适钢液温度、涂层种类和厚度、离心机管模的转速、浇注速度等工艺参数,其特征在于外层钢液通过等量倾翻装置浇入离心铸管机的管模中,利用离心力使浇入的钢液均匀分布在管模的内表面上;在外层钢液温度降低成型后,将内层钢液注入旋转的管模中,待内层钢液冷却后脱模,形成具有熔合层的双金属钢管或坯。它成本低,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双层金属相互熔合,化学性能高。
文档编号B22D13/00GK1751826SQ200510118310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范英俊, 王黎晖, 邢振国, 杨兵, 李九师, 陈睿, 杨玉学 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