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溶液中钼与铝的分离方法

文档序号:334869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碱性溶液中钼与铝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元素分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钼与铝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钼是一种稀贵元素,也是一种主要的催化元素,在化工催化中往往与作为载体的铝元素一起发挥其作用,例如石油加氢脱硫、催化重整用的Ni-Mo/Al203、Co-Mo/Al203以及有机化工液相加氢雷尼镍催化剂Ni-Mo/Al等。因此,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钼元素成为钼产品的一个重要的来源。目前,在含钼铝基催化剂的钼回收中,不论是采用酸浸还是碱焙烧-浸出工序,都发生钼与铝的共同浸出,得到钼酸钠与铝酸钠的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为含钼和铝的碱性溶液,钼的浓度约5~25g/L「铝的浓度约1040g/L,游离碱浓度约0.5~1.6mol/L。这种溶液的钼、铝分离,或采用中和方法使铝以氢氧化铝析出;或采用钡盐从这种混合溶液中沉淀得到难溶的钼酸钡(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31558);或采用树脂吸附钼元素-淋洗解吸得到含钼的稀溶液,再用钙盐沉淀获得难溶于水的钼酸钙沉淀(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113949)。但是由于氢氧化铝为胶状沉淀物,吸附表面积巨大,在高铝高钼浓度的情况下,氢氧化铝固相中吸附的钼含量可达2Mwt之多,严重影响了钼与铝的分离。而以钼酸钡或钼酸钙固体沉淀的形式回收钼,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外,钼回收率也仅为90%左右。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钼与硅铝的分离方法,以获得钼酸盐溶液。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措施实现在含钼和铝的碱性溶液中,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控制游离碱的浓度为1.201.80mol/L;按Al:Si摩尔比为0.951.05,在常温下3小时内,边搅拌边加入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在继续搅拌下升温至5080。C的胶化温度,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90110。C的晶化温度,保温35小时;经过滤分离后,得到铝硅酸盐析出物和钼酸盐溶液。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或它们的混合物,以纯固体或浓度不低于30%的水溶液为佳。所述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钾或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是为避免加入碱金属硅酸盐溶液时,因稀释而发生铝的水解反应。较好的游离碱度为1.401.60mol/L,最好为1.50mol/L。如果低于1.20mol/L,在碱液中铝元素不稳定,易水解反应生成吸附性强的Al(OH)3胶体,影响了与钼元素的分离。如果该比例高于1.80mol/L,则析晶后溶液的碱度和粘度增高,增加铝硅酸盐洗涤操作的难度,使铝硅酸盐含钼增加。根据碱性溶液中铝含量计算加入碱金属硅酸盐的量,其合适的Al:Si摩尔比为0.95~1.05,较好的比例为0.991.01,最佳比例为1.00。该比例偏离1.00越多,析晶后溶液中的铝或硅的残存量越多,影响钼元素进一步回收利用。上述加入了碱金属硅酸盐后,在继续搅拌下升温,此时溶液中生成铝硅酸盐胶体粒子,该过程简称为胶化。胶化温度为5080°C,胶化保温时间为2小时。如果温度低于5(TC,则铝硅酸盐胶化成核后长大速度慢,所得胶粒太小,晶化后的晶粒相应也太小,过滤分离困难;如果温度大于80。C,则晶化后产生异型晶体,对钼的分离不利。在继续搅拌下再升温,使铝硅酸盐胶体粒子向晶体转化,称为晶化。晶化温度为90110。C,晶化保温时间为35小时。如果温度小于9(TC,则晶化速度慢,晶化程度较低,过滤性能差;如果温度大于11(TC,则需使用耐压的晶化反应釜,设备造价高,经济性差。如果晶化保温时间小于3小时,则晶化程度小,含水率高,不利于固液分离;如果晶化保温时间超过5小时,则效率降低,经济性差。在含钼和铝碱性溶液中,加入碱金属硅酸盐溶液,使溶液中铝与硅结合形成分子式为R2OAl2032Si024.50H2O(其中R为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铝硅酸盐晶体从溶液中析出,而98%以上的钼以可溶性钼酸盐留在滤液中,达到良好的分离系数。分离系数为分离后Al:Si摩尔比及分离前A1:Si摩尔比的比值。该铝硅酸盐晶体,具有良好的过滤分离性能,可用真空过滤或离心机过滤,滤液中铝或硅降至0.5g/L以下,铝或硅的沉析率为98%以上。铝硅酸盐晶体经一次洗涤,洗涤液固比为3:15:1,搅洗0.5小时,经离心分离后,滤饼含水率小于20%,钼含量降低至0.2%wt以下,进一步分离回收钼。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含钼和铝的碱性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游离碱浓度;根据溶液含铝量以及Al:Si(摩尔比),在80rpm的搅拌下,匀速加入硅酸钠溶液;经胶化、晶化后,离心机过滤;滤饼用500mL自来水在26'C温度下搅洗30分钟后再离心过滤,控制滤饼含水率在20%以内,滤液为钼酸盐溶液。具体技术方案如表l所示;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表l实施例的技术方案<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2实施例的原料和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控制游离碱的浓度为1.20~1.80mol/L;按Al∶Si摩尔比为0.95~1.05,在常温下3小时内,边搅拌边加入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在继续搅拌下升温至50~80℃的胶化温度,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90~110℃的晶化温度,保温3~5小时;经过滤分离后,得到铝硅酸盐析出物和钼酸盐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碱金属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或它们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控制游离碱的浓度为1.40~1.60mol/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控制游离碱的浓度为1.50mol/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钾或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Al:Si摩尔比为0.991.0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Al:Si摩尔比为1.00。全文摘要一种碱性溶液中钼和铝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控制游离碱的浓度为1.20~1.80mol/L;按Al∶Si摩尔比为0.95~1.05,在常温下3小时内,边搅拌边加入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在继续搅拌下升温至50~80℃的胶化温度,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90~110℃的晶化温度,保温3~5小时;经过滤分离后,得到铝硅酸盐析出物和钼酸盐溶液。经分离后,铝硅酸盐析出物中钼含量降低至0.2%wt以下,滤液中铝或硅降至0.5g/L以下,铝或硅的沉析率为98%以上。98%以上的钼滤液中可溶性钼酸盐留在滤液中,达到良好的分离系数。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钼元素。文档编号C22B34/34GK101445875SQ20081022038公开日2009年6月3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发明者昊吴,林恬盛,王继民,陈怀杰,远高申请人: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