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推式对转刷水下除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25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推式对转刷水下除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下除污反推式对转刷装置。 技术背景
以水下船体表面除污为例,新船下水后,船底和船体两侧水面以下部分会附着海洋生物, 增加了船舶在航行时的阻力。目甜的解决办法有两种1、人工刷洗;2、用大型的专用刷洗 设备。但是人工刷洗劳动强度大,而且船体表面的油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的 健康不利;专用的刷洗设备造价高,船体甜后无法刷洗,而且易使船体带有磁性,影响磁罗 经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水卩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水流经入水管进入本发明装置的壳体内,通过两组叶轮腔上的镜 像缝隙进入叶轮腔,从而推动叶片带动叶轮轴转动,叶轮轴带动两组钢丝刷对转,水流从背 对清冼表面的排水孔喷出,形成一个反作用力,使清洗的钢丝刷紧贴在被清洗物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叶轮l、叶轮腔2、壳体3、入水管4、排水孔 5、壳体盖板8和钢丝刷9组成,壳体3上连接有入水管4,壳体3与入水管4相通,壳体3 内部设有两个叶轮腔2,每个叶轮腔2上带有与叶轮腔2垂直方向呈40。 85°的缝隙IO, 两个叶轮腔2上的缝隙10方向呈镜像,叶轮l固定在叶轮腔2内,叶轮l由叶轮轴6和叶片 7构成,壳体盖板8与壳体3通过法兰盘螺栓连接,钢丝刷9位于盖板8外部,并且固定在 叶轮轴6上,与叶轮1同轴转动,排水孔5位于背对钢丝刷9的壳体上。水流经进入水管4 进入壳体3内,再由叶轮腔2上的缝隙10进入叶轮腔2,从而推动叶片7带动叶轮轴6转动, 同时带动钢丝刷9转动,两组叶轮轴6形成对转,从而带动叶轮1和钢丝刷9同时对转,从 排水孔5排出的水流形成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装置紧贴在船体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无需到水下进行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歩的说明,但并不影响保护范围。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叶轮,2、叶轮腔,3、壳体,4、入水管,5、排水孔,6、叶轮轴,7、叶片, 8、壳体盖板,9、钢丝刷,IO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叶轮l、叶轮腔2、壳体3、入水管4、排水孔5、壳体盖 板8和钢丝刷9组成,壳体3上连接有入水管4,壳体3与入水管4相通,壳体内部设有两 个叶轮腔2,每个叶轮腔2上带有与叶轮腔2垂直方向呈40。 85°的缝隙IO,两个叶轮腔 2上的缝隙10方向呈镜像,叶轮1固定在叶轮腔2内,叶轮l由叶轮轴6和叶片7构成,壳 体盖板8与壳体3通过法兰盘螺栓连接,钢丝刷9位于盖板8外部,并且固定在叶轮轴6上, 与叶轮1同轴转动,排水孔5位于背对钢丝刷9的壳体上。
权利要求1、一种反推式对转刷水下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叶轮(1)、叶轮腔(2)、壳体(3)、入水管(4)、排水孔(5)、壳体盖板(8)和钢丝刷(9)组成,壳体(3)上连接有入水管(4),壳体(3)与入水管(4)相通,壳体(3)内部设有两个叶轮腔(2),叶轮腔(2)上带有与叶轮腔(2)垂直方向呈40°~85°的缝隙(10),两个叶轮腔(2)上的缝隙(10)方向呈镜像,叶轮(1)固定在叶轮腔(2)内,叶轮(1)由叶轮轴(6)和叶片(7)构成,壳体盖板(8)与壳体(3)通过法兰盘螺栓连接,钢丝刷(9)位于盖板(8)外部,并且固定在叶轮轴(6)上,排水孔(5)位于背对钢丝刷(9)的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下除污的反推式对转刷装置,该装置由叶轮、叶轮腔、壳体、入水管、排水孔、壳体盖板和钢丝刷组成,水流经进入管进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壳体内,通过两个叶轮腔上呈镜像的缝隙进入叶轮腔,从而推动叶片带动叶轮轴转动,叶轮轴带动钢丝刷转动,两组钢丝刷形成对转,水流从排水孔排出,形成一个反作用力,使该装置紧贴在除污体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无需操作人员到水下进行清洗操作。
文档编号B24B27/00GK201366650SQ200920010278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7日
发明者刘晓明, 明 李, 权 李, 杨君德, 武立波 申请人:杨君德;刘晓明;李 权;李 明;武立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