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

文档序号:336445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钠冷快堆中,由于反应堆一回路钠冷阱冷却的中间介质是纯的钠钾合金。而采 用钠钾合金作为冷却剂的堆型也需要高纯钠钾合金作为冷却剂。而国内从未建立过钠钾合 金回路,也未对钠钾合金的净化过滤技术进行研究。目前国外未见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过滤效果好的 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关键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过滤的钠钾合金加 热到100 150°C,保温,杂质充分溶解;(2)将钠钾合金罐自然冷却到20 60°C,使杂质 沉降,再迅速将钠钾合金转移;(3)在转移的过程中将过滤回路温度控制在20 60°C,采用 钠钾合金过滤器对输送的钠钾合金进一步过滤。所述步骤(1)中的保温为保温2 5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利用了钠钾合金溶解度的特性,通过高温熔融、低温沉降、低温传输的方 式对钠钾合金中的杂质进行沉降过滤,再利用压差法或泵作为动力使钠钾合金传输,在传 输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级过滤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将过滤回路的温度控 制在20 60°C,这样更好地减少了杂质的传输,使通过过滤后的钠钾合金中的氧含量在 50ppm以下,避免了钠钾合金中氧含量过高在高温状态下对设备和管道等金属材料造成破 坏性腐蚀,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图1钠钾合金的过滤系统1氩气罐、2钠钾合金罐、3钠钾合金过滤器、4钠钾合金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该方法利用如图1所示的过滤系统,本系统可以利用 压差法或泵,也可以同时利用压差法和泵作为驱动力将钠钾合金转移,本实施例以采用压 差法将钠钾合金转移为例加以说明。首先将钠钾合金罐2中的钠钾合金加热至100°C,保温2小时,让杂质充分溶解。然后将钠钾合金罐2进行自然冷却到20°C,使杂质沉降,迅速打开气阀,通过氩气罐1向钠 钾合金罐2中充入氩气,使其压力高于钠钾合金罐4内的压力。关闭气阀,打开相应的钠阀, 迅速利用压差法将钠钾合金输送到钠钾合金罐4中,在输送过程中首先让杂质在钠钾合金 罐2的罐壁沉降过滤,同时在输送过程中控制过滤回路的温度在20°C,这样可以通过钠钾 合金过滤器3将钠钾合金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过滤后将其转移到钠钾合金罐4中,完 成钠钾合金的过滤,通过本实施例过滤后的钠钾合金中氧含量30ppm。同时钠钾合金罐2中 的低液位计比输出管端低,这样当显示低液位时,停止钠钾合金传输,将其表面浮渣很好的 保留在钠钾合金罐2中,减少了杂质传输。实施例2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将钠钾合金罐2中的钠钾合金加热至 120°C,保温3小时,让杂质充分溶解。然后将钠钾合金罐2进行自然冷却到40°C,迅速打开 气阀,通过氩气罐1向钠钾合金罐2中充入氩气,使其压力高于钠钾合金罐4内的压力。在 钠钾合金输送转移过程中控制过滤回路的温度在30°C。通过本实施例过滤后的钠钾合金中 氧含量36ppm。实施例3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将钠钾合金罐2中的钠钾合金加热至 150°C,保温5小时,让杂质充分溶解。然后将钠钾合金罐2进行自然冷却到60°C,迅速打开 气阀,通过氩气罐1向钠钾合金罐2中充入氩气,使其压力高于钠钾合金罐4内的压力。在 钠钾合金输送转移过程中控制过滤回路的温度在60°C。通过本实施例过滤后的钠钾合金中 氧含量45ppm。
权利要求
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过滤的钠钾合金加热到100~150℃,保温,杂质充分溶解;(2)将钠钾合金罐自然冷却到20~60℃,使杂质沉降,再迅速将钠钾合金转移;(3)在转移的过程中将过滤回路温度控制在20~60℃,采用钠钾合金过滤器对输送的钠钾合金进一步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保 温为保温2 5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过滤的钠钾合金加热到100~150℃,保温,杂质充分溶解;(2)将钠钾合金罐自然冷却到20~60℃,使杂质沉降,再迅速将钠钾合金转移;(3)在转移的过程中将过滤回路温度控制在20~60℃,采用钠钾合金过滤器对输送的钠钾合金进一步过滤。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过滤效果好的钠钾合金的过滤方法。
文档编号C22B9/02GK101899578SQ20101023635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杜海鸥 申请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