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铁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674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出铁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铁安全装置,用于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中的铁水 或有色金属液装罐作业的安全保护。
背景技术
用电炉熔分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铁或冶炼钛铁矿,得到含钒、镍、铬等元素的铁 水,定期从电炉出铁口流出来,经出铁沟引流装入铁水罐。但实际生产中,由于有时铁口没 有堵住或者铁水罐已装满铁水没有看清楚,电炉中铁水继续从出铁口流出来装入铁水罐 中,造成铁水从铁水罐上口溢流出来,洒向铁水罐车车架上,再流到地坪上,埋住罐车走行 钢轨,烧断罐车牵引钢绳,烧坏车架等。若地坪上有水,还会引起爆炸,造成意想不到的人身 和设备事故,这种事故几乎所有钢铁厂都发生过。目前工厂一般靠强化堵铁口技术,如选用 优秀的堵铁口机,选用优质的堵铁口泥料,注意保持铁口深度,观察和判断好铁水量等办法 来防止,但不能绝对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出铁安全装置,它通过 引流使金属液自动进槽进坑,可有效杜绝金属液随意溢流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和事故,该装 置简单方便、安全可靠,不仅提高了生产率,而且无需再花费铁水溢流事故处理的费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出铁安全装置,它包括敞口圆形铁水罐4和运载铁水罐4的铁水罐车42,所述 的铁水罐4的上口边沿设有至少一个罐咀41,每个罐咀41配置一个由支架3支撑的流铁槽 1和一个事故铁坑2 ;流铁槽1的上端布设在罐咀41的下方,事故铁坑2布设在流铁槽1的 下端的下方。所述的流铁槽1为贯通其上端与下端的U形槽,内衬耐火材料,所述U形槽的宽度 大于250mm,U形槽的深度不小于400mm。所述的流铁槽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小于45°。所述的事故铁坑2的容量不小于铁水罐4的容量的10%。所述的罐咀41与流铁槽1上端之间的铅垂距离为100 500mm。所述的罐咀41 与流铁槽1上端之间的铅垂距离优选为IOOmm 200mm。所述的流铁槽1的下端与事故铁坑2的耐火砖槽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所 述的流铁槽1与铁水罐4之间的最远距离不小于100mm。所述的事故铁坑2中冷凝铁坨在分块后,其最大重量不得大于吊车起重重量。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当铁水快装满铁水罐时,利用铁水罐罐咀能溢流 的条件,安装流铁槽,将自铁水罐的罐咀中溢出的铁熔液自动入槽引流入事故坑中,从而避 免了铁水随意溢出现象的发生,不会再烧坏车架,烧断钢绳,埋住钢轨,遇水产生爆炸等安 全事故发生,继续生产不受影响,免去了经济损失。该装置简单、实用、可靠、安全、成本低、
3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铁安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铁安全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出铁 安全装置包括铁水罐4和运输铁水罐车42、流铁槽1、用于支撑流铁槽1的支架3、事故铁坑 2,在铁水罐4的上部紧靠铁水罐4的敞口边缘处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罐咀41,罐咀41是在 铁水罐4制造时形成的,它们的位置稍低于铁水罐4的敞口平面,本实用新型的出铁安全装 置在铁水罐4的每个罐咀41的下方,各设一个由支架3固定的流铁槽1和事故铁坑2。当 铁水达到罐咀41处接近满罐时,它会从两个罐咀41溢流出来,铁水将自然落下自动流到罐 咀下方的流铁槽1内,再引流入事故铁坑2内暂时储存起来,待停止出铁后,事故铁坑2中 的铁水冷却凝固成坨,届时再由吊车将事故铁坑2中的铁坨吊装运走,腾空的事故铁坑2将 待命准备下次再用。由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的铁水罐4朝铁道的两侧方向上对称设置了 2个罐咀41, 罐咀41的数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也可以是多个。铁水罐4采用国家标准或非标准敞口圆 形铁水罐,只要罐咀流出的铁水能顺利进入流铁槽1即可。铁水罐4内衬有耐火材料,容量 为35吨、65吨、100吨或140吨。很显然,由于罐咀41的底面比铁水罐4的上口低200 350mm,铁水装满铁水罐后首先是从位于铁水罐4的上口边沿的罐咀41溢流出来的,所以流 铁槽1的数量是根据罐咀41的数量而定,一个罐咀41配一套流铁槽1、支架3和事故铁坑 2。所述的流铁槽1的上端即进铁水端起点布设在罐咀41的下方,以使从罐咀41溢 流出来的铁水完全流入流铁槽1内。支撑流铁槽1的支架3用钢架制成,能稳定支撑住流 铁槽1不会随意位移。流铁槽1用钢板焊接而成,其横截面为U形,以使铁水在U形槽内流 动,在流铁槽1的U形槽内,内衬耐火材料,在其衬完耐火材料后,所述的U形槽的槽宽大于 250mm,优选250 500mm,以保证从罐咀41溢出的铁水完全流入流铁槽1的U形槽内,并且 U形槽的垂直深度不小于400mm,优选400 800mm,以保证铁水流入U形槽内后不溢出、不 溅出。在安装时,流铁槽1具有坡度,即流铁槽1的上端与下端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小 于45°,优选为45° 75°,以保证铁水在U形槽内下流顺畅。此外,为了使铁水能完全从 罐咀41流入流铁槽1内,而且不溅,同时又能使铁水罐4在走行中不与流铁槽1刮碰,所以 要求罐咀41与流铁槽1上端之间的铅垂距离保持在100 500mm之间,优选间距为100 200mm,也就是说,流铁槽1上端进入罐咀末端垂直线内IOOmm以上。为了使铁水罐4在运走 时不与流铁槽1刮碰,要求流铁槽1的各个部位与铁水罐4之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00mm, 优选距离为100 300mm。所述的事故铁坑2用耐火砖砌筑而成,四周的耐火砖墙壁有斜度,中间有1-2个分 隔矮墙,便于铁坨分块起吊。所述的事故铁坑2布设在流铁槽1的下端的下方,为了使铁水 从流铁槽1内流入到事故铁坑2时不溅出,将流铁槽1的出铁水端装入事故铁坑2之中,要 求流铁槽1的下端与事故铁坑2的内衬耐火砖墙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0mm,优选为300 500mm,以使从流铁槽1流下来的铁水流入事故铁坑2内。事故铁坑2中冷凝的铁坨被分块 后,铁坨块的最大重量不得大于吊车起重重量。事故铁坑2的容量不小于铁水罐4的容量 的10%,最好按照铁水流量的大小计算匹配,也就是说,应能满足10 20分钟的铁水流量 的要求,此段时间用于进行有效堵铁口的作业。
权利要求一种出铁安全装置,它包括敞口圆形铁水罐(4)和运载铁水罐(4)的铁水罐车(42),所述的铁水罐(4)的上口边沿设有至少一个罐咀(41),其特征在于每个罐咀(41)配置一个由支架(3)支撑的流铁槽(1)和一个事故铁坑(2);流铁槽(1)的上端布设在罐咀(41)的下方,事故铁坑(2)布设在流铁槽(1)的下端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铁槽(1)为贯通其 上端与下端的U形槽,内衬耐火材料,所述U形槽的宽度大于250mm,U形槽的深度不小于 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铁槽(1)的上端与下 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小于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事故铁坑(2)的容量不 小于铁水罐(4)的容量的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咀(41)与流铁槽(1) 上端之间的铅垂距离为100 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咀(41)与流铁槽(1) 上端之间的铅垂距离优选为IOOmm 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铁槽(1)的下端与事 故铁坑(2)的耐火砖槽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铁槽(1)与铁水罐(4) 之间的最远距离不小于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事故铁坑(2)中冷凝铁 坨在分块后,其最大重量不得大于吊车起重重量。
专利摘要一种出铁安全装置,它包括敞口圆形铁水罐、罐咀、由支架支撑的流铁槽和事故铁坑,适合于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中的钢水、铁水或有色金属液装罐作业的安全保护。它利用铁水罐上口边沿设置的罐咀能溢流的条件,安装U形流铁槽,流铁槽的上端布设在罐咀的下方,事故铁坑布设在流铁槽的下端的下方,将溢出的铁水引流入事故坑中,事故铁坑的容量不小于铁水罐的容量的10%。该装置避免了铁水随意溢流和烧坏设备,特别是防止了高温金属熔液碰水会发生爆炸事故,结构简单、可靠、安全、成本低、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C21B11/10GK201729845SQ20102023121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余远建, 周禄军, 张珂泽, 李华彬, 秦廷许, 胡晓 申请人: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