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镜片磨圆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片磨圆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数码相机、 摄像机等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光学器件是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中使用的圆形光学玻璃镜片一般是先通过选原材料、切割、超声波清洗,再进行镀膜、光谱及外观检测,接着将玻璃镜片粘结在一起形成玻璃方柱,再通过内圆切割机将玻璃方柱切成小块小块的玻璃方柱,最后通过磨圆机进行磨圆、泡胶、清洗、干燥,得到所需的光学镜片。其中,玻璃方柱的磨圆是光学镜片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直接影响到光学镜片的质量。现有玻璃方柱的磨圆是手工操作将玻璃方柱横向置入两个顶针之间,通过顶针抵持住,再通过砂轮进行打磨。但是手工操作不稳定,容易发生抖动导致玻璃方柱产生倾斜,造成玻璃方柱磨的不均勻,不但浪费了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夹持的不紧固,易发生掉落的现象,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效率高的镜片磨圆治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镜片磨圆治具,包括横向板和垂直板组成的L形座体,所述横向板的长端面上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垂直板的长侧面上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边缘。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镜片磨圆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垂直板相交处设置有倒圆角。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镜片磨圆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垂直板一体成型。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将玻璃方柱放入上料治具固定好后再进行操作,不仅使玻璃方柱在同一水平线上,准确定位而打磨均勻,保证了质量,同时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1、座体,2、横向板,3、垂直板,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边缘,7、倒圆角。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镜片磨圆治具,包括横向板2和垂直板3组成的L形座体1,所述横向板2的长端面上开有第一凹槽4,所述垂直板3的长侧面上开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与所述第二凹槽5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边缘6。本发明优选所述横向板2与所述垂直板3相交处设置有倒圆角7,便于用来抵紧玻璃方柱的顶针的置入,使得顶针不会产生刮痕。本发明优选所述横向板2与所述垂直板3 —体成型,便于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使用时,将玻璃方柱放入第一凹槽4内且紧邻第二凹槽5,两个顶针分别顶紧玻璃方柱的两端,由于玻璃方柱处于平面上,两个顶针与玻璃方柱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准确定位而打磨均勻,保证了质量,同时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镜片磨圆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板和垂直板组成的L形座体,所述横向板的长端面上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垂直板的长侧面上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磨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垂直板相交处设置有倒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磨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垂直板一体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片磨圆治具,包括横向板和垂直板组成的L形座体,所述横向板的长端面上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垂直板的长侧面上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垂直且具有共同的边缘,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垂直板相交处设置有倒圆角,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垂直板一体成型。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将玻璃方柱放入上料治具固定好后再进行操作,不仅使玻璃方柱在同一水平线上,准确定位而打磨均匀,保证了质量,同时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4B13/005GK102366915SQ20111033453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0日
发明者陈和平 申请人:陈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