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用镶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03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用镶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铸用镶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铸造行业中,气孔是一种常见的缺陷,现有的解决气孔的方式大概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通过工艺调整,调整铝汤的温度、充填速度、高低速切换点位置、喷涂等。另一种是通过模具调整,改善模具的浇注系统。再一种就是通过减小销子拔模斜度,增大销子小端直径,减少加工余量。然而,采用第一种方法,存在过程控制的不稳定性。第二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改善不当反而会造成气孔过多。第三种拔模斜度在其过小时,会导致产品不容易脱模,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容易脱模,能够有效地减少气泡产生的压铸用镶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铸用镶件装置,包括镶件本体,所述镶件本体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有销子,所述销子包括端头,所述端头后延伸有从左往右直径依次增大的锥形柱体,所述锥形柱体后延伸有把柄,所述把柄设置在镶件本体外部。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头为圆柱形,端头与锥形柱体的中心线重叠,截面为同心圆。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柱体与把柄一体设置。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柱体与端头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和端头直径相同,锥形柱体后延伸的把柄直径大于镶件本体直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销子和镶件本体的密切配合,能及时发现销子端头弯曲的现象,由于端头与锥形柱体之间的结合成阶梯状,减少了对销子的整体热冲击,保证了销子大小端的同心度,从根本上减少了气泡产生的可能。


图1是本发明压铸用镶件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镶件本体,2、端头,3、锥形柱体,4、把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压铸用镶件装置,包括镶件本体1,所述镶件本体I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有销子,所述销子包括端头2,所述端头2后延伸有从左往右直径依次增大的锥形柱体3,所述锥形柱体3后延伸有把柄4,所述把柄4设置在镶件本体I外部。所述端头2为圆柱形,端头2与锥形柱体3的中心线重叠,截面为同心圆,锥形柱体3与端头2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和端头2直径相同,由此能够确保销子的端头2与镶件本体I内的容纳腔一端有着紧密的接触,减少了销子与容纳腔产生不必要的接触磨损。所述锥形柱体3与把柄4 一体设置,锥形柱体3后延伸的把柄4直径大于镶件本体I直径,该结构的设置不仅加工简单,而且对销子的插入深度进行适当的限位,同时,有利于后续加工中把柄4与其他部件结合,实现快速拔模,能够适应不同机加工设备的安装要求。本发明通过销子和镶件本体I的密切配合,能及时发现销子端头2弯曲的现象,由于端头2与锥形柱体3之间的结合成阶梯状,减少了对销子的整体热冲击,保证了销子大小端的同心度,从根本上减少了气泡产生的可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用镶件装置,包括镶件本体(I),所述镶件本体(I)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有销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子包括端头(2),所述端头(2)后延伸有从左往右直径依次增大的锥形柱体(3),所述锥形柱体(3)后延伸有把柄(4),所述把柄(4)设置在镶件本体(I)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用镶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2)为圆柱形,端头(2)与锥形柱体(3)的中心线重叠,截面为同心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用镶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柱体(3)与把柄(4)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用镶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柱体(3)与端头(2)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和端头(2)直径相同,锥形柱体(3)后延伸的把柄(4)直径大于镶件本体⑴直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用镶件装置,包括镶件本体,所述镶件本体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连接有销子,所述销子包括端头,所述端头后延伸有从左往右直径依次增大的锥形柱体,所述锥形柱体后延伸有把柄,所述把柄设置在镶件本体外部,本发明通过销子和镶件本体的密切配合,能及时发现销子端头弯曲的现象,由于端头与锥形柱体之间的结合成阶梯状,减少了对销子的整体热冲击,保证了销子大小端的同心度,从根本上减少了气泡产生的可能。
文档编号B22D17/22GK103100684SQ2011103566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陈新华 申请人:陈新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