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移动导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02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机移动导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铸机移动导杠。
背景技术
压铸机,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压铸技术已极其迅速的发展起来。
现有的压铸机,有四根导杠,其中,三根是固定导杠,一根是可以移动的移动导杠通常移动导杠为一螺杆,设在压铸机一侧的上部,通过螺母安装在压铸机的支撑板上。移动导杠在电机的带动螺母转动的时候,可以从压铸机的静板上抽出,移动至压铸机的动模拖板,从而在动模拖板和静板之间留出空隙,可很方便的装卸模具。
通常在移动导杠上都安装有防护罩。但在移动导杠时,移动导杠在螺母的转动带动下边转动变移动,容易将铝屑等细小杂物带进螺纹间隙中,在螺母与移动导杠螺纹部位强力的碾压下,粘附在螺纹上的铝屑等杂物将螺母同导杠粘住,导致螺母无法再转动,移动导杠也不能移动。且由于在螺母与移动导杠螺纹部位经常进入细小杂物,螺母与移动导杠都容易磨损,螺母与移动导杠的使用寿命都较短。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移动导杠与螺母粘住的压铸机移动导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铸机移动导杠,包括导杠本体,所述导杠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左螺纹和右螺纹,所述左螺纹端头顶部轴向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深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孔槽末端连接有排污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槽长500-800mm,宽15_25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槽左端深度为10_15mm,右端深度为18-25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污口呈矩形,排污口始端的深度等于孔槽末端的深度,排污口末端的深度大于排污口始端的深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压铸机移动导杠,在移动导杠的左螺纹端头顶部沿轴向开设孔槽,当螺母转动时,将铝屑等杂物推进孔槽内,使铝屑不会留在螺纹间隙中,不但避免了螺母和移动导杠彼此粘住,且更便于清理进入孔槽的铝削等细小杂物;
2、由于孔槽深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孔槽末端连接有排污口,掉落的细小杂物能通过排污口及时排出,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不会对导杠的使用产生影响;
3、本发明的压铸机移动导杠,轴向设置的孔槽不会影响移动导杠原有的使用性能,避免了移动过程中铝削等细小杂物进入螺母和移动导杠螺纹间隙,防止螺母和移动导杠的损坏,提高了螺母和移动导杠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了更换螺母或移动导杠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发明的压铸机移动导杠,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价值。


图1是本发明压铸机移动导杠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不压铸机移动导杠的A-A向剖视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导杠本体,2、左螺纹,3、右螺纹,4、孔槽,5、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压铸机移动导杠,包括导杠本体1,所述导杠本体I两端分别设有左螺纹2和右螺纹3,所述左螺纹I端头顶部轴向开设有孔槽4,所述孔槽4深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孔槽4末端连接有排污口 5。
其中,所述孔槽4长500-800mm,宽15-25mm,孔槽4左端深度为10_15mm,右端深度为18-25mm,孔槽4可以呈半圆形、环形、倒三角形、梯形等。
所述排污口 5呈矩形,排污口 5始端的深度等于孔槽4末端的深度,排污口 5末端的深度大于排污口 5始端的深度,当螺母转动时,产生的铝屑等杂物进入孔槽4,由于孔槽4深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杂物进入排污口 5,由于排污口 5末端的深度大于排污口 5始端的深度,能使杂物进入固定的收集装置中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压铸机移动导杠,在移动导杠的左螺纹2端头顶部沿轴向开设孔槽4,当螺母转动时,将铝屑等杂物推进孔槽4内,使铝屑不会留在螺纹间隙中,不但避免了螺母和移动导杠彼此粘住,且更便于清理进入孔槽4的铝削等细小杂物;
2、由于孔槽4深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孔槽4末端连接有排污口 5,掉落的细小杂物能通过排污口 5及时排出,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不会对导杠的使用产生影响;
3、本发明的压铸机移动导杠,轴向设置的孔槽4不会影响移动导杠原有的使用性能,避免了移动过程中铝削等细小杂物进入螺母和移动导杠螺纹间隙,防止螺母和移动导杠的损坏,提高了螺母和移动导杠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了更换螺母或移动导杠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发明的压铸机移动导杠,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机移动导杠,包括导杠本体(I),所述导杠本体(I)两端分别设有左螺纹(2)和右螺纹(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纹(2)端头顶部轴向开设有孔槽(4),所述孔槽(4)深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孔槽(4)末端连接有排污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移动导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4)长500-800mm,宽 15_25m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移动导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4)左端深度为10_15mm,右端深度为 18_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移动导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5)呈矩形,排污口(5)始端的深度等于孔槽(4)末端的深度,排污口(5)末端的深度大于排污口(5)始端的深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机移动导杠,包括导杠本体,所述导杠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左螺纹和右螺纹,所述左螺纹端头顶部轴向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深度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孔槽末端连接有排污口。该压铸机移动导杠,轴向设置的孔槽不会影响移动导杠原有的使用性能,避免了移动过程中铝削等细小杂物进入螺母和移动导杠螺纹间隙,防止螺母和移动导杠的损坏,提高了螺母和移动导杠的使用寿命,同时能收集杂物,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文档编号B22D17/20GK103100683SQ20111035666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陈新华 申请人:陈新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