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280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具体是一种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压铸机压射部分的快速插装阀和增压插装阀的开度调节有采用人工调节的, 也有电调的。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经济但操作不便,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很高;采用电调方式的通常采用的是电比例节流插装阀,电比例节流插装阀价格较贵,而且对油液清洁度要求较高,管路设计成本增加(需增加过滤器等),故障率陡增。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经济耐用、性能可靠、操作便捷、通过电机驱动改变插装阀阀芯行程调节其开度的的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插装阀盖内一端滑动设置有可伸入插装阀阀芯的顶杆、另外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其结构特征是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之间设置有插装阀盖垫板,插装阀盖垫板与顶杆之间设置有平衡油缸;调节杆一端与顶杆连接,另外一端与设置在插装阀盖外部的电机连接。所述平衡油缸包括对应顶杆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内的第一活塞腔,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与插装阀盖连接端端部的第二活塞腔,以及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内的通道,第一活塞腔孔径比第二活塞腔小。所述第一活塞腔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第二活塞腔通过在插装阀盖垫板内设置的通道与插装阀阀芯连通。所述顶杆为双活塞杆,其包括设置在活塞两端的左活塞杆和右活塞杆;左活塞杆前段伸入插装阀阀芯,左活塞杆后段与插装阀盖垫板滑动连接;右活塞杆前段与插装阀盖滑动连接,右活塞杆后段端部与调节杆连接。所述左活塞杆前段表面粗糙且经高温淬火,左活塞杆后段和右活塞杆前段表面光滑,右活塞杆后段端部经高温淬火。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与第一活塞腔密封连接;左活塞杆后段与插装阀盖垫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右活塞杆前段与右活塞杆后段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与插装阀盖密封连接。所述插装阀盖外部通过过渡板与电机的一侧连接,电机的另外一侧连接有编码
O所述电机为空心轴电机。所述调节杆一端伸出连接头与顶杆的右活塞杆后段端部连接,另外一端设置有螺
3纹与插装阀盖连接,且通过导向键依次与电机的空心轴、编码器的编码器轴连接。所述插装阀盖、过渡板和电机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套。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手动调插装阀行程机构相比,能实现电动调节,相比电比例节流阀,可简化油路设计,控制管路不需要增加过滤器等。避免了不必要的压力损失,而且电比例节流阀价格较高,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节约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特有的顶杆一平衡油缸结构使顶杆两端的受力平衡,使电机带动调节杆转动不需要克服插装阀芯中的油压力而产生的阻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功率小、总体结构简单、成本低、经久耐用。

图1为传统手动调插装阀行程机构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插装阀盖,2为调节杆,3为插装阀盖垫板,4为顶杆,4. 1为左活塞杆, 4. 2为右活塞杆,4. 3为活塞,5为过渡板,6为定位套,8为编码器轴,9为编码器,10为电机, 11为第二活塞腔,12为第一活塞腔,13为第一密封圈,14为第二密封圈,15为第三密封圈, 16为导向键,17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3-图4,本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插装阀阀芯(图中未标出)和插装阀盖1,插装阀盖1内一端滑动设置有可伸入插装阀阀芯的顶杆4、另外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其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1之间设置有插装阀盖垫板3,插装阀盖垫板与顶杆之间设置有平衡油缸;调节杆2—端与顶杆4连接,另外一端与设置在插装阀盖1外部的电机10连接。平衡油缸包括对应顶杆4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3内的第一活塞腔12,和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3与插装阀盖1连接端端部的第二活塞腔11,以及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内的通道17,第一活塞腔12孔径比第二活塞腔11小。第一活塞腔12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图中未标出),第二活塞腔11通过在插装阀盖垫板3内设置的通道17与插装阀阀芯连通。顶杆4为双活塞杆,其设置在活塞4. 3两端的左活塞杆4. 1和右活塞杆4. 2 ;左活塞杆4. 1前段伸入插装阀阀芯,左活塞杆4. 1后段与插装阀盖垫板3滑动连接;右活塞杆 4. 2前段与插装阀盖1滑动连接,右活塞杆4. 2后段端部与调节杆2连接。左活塞杆4. 1前段表面粗糙且经高温淬火,左活塞杆4. 1后段和右活塞杆4. 2前段表面光滑,右活塞杆4. 2 后段端部经高温淬火。左活塞杆4. 1后段与右活塞杆4. 2前段两者之间的活塞4. 3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与第一活塞腔12密封连接;左活塞杆4. 1后段与插装阀盖垫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4密封连接;右活塞杆4. 2前段与右活塞杆4. 2后段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15与插装阀盖1密封连接。插装阀盖1外部通过过渡板5与电机10的一侧连接,电机10的另外一侧连接有编码器9。电机10为空心轴电机。调节杆2 —端伸出连接头与顶杆4的右活塞杆4. 2后段端部连接,另外一端设置有螺纹与插装阀盖1连接,且通过导向键16依次与电机10的空心轴、编码器9的编码器轴8连接。插装阀盖1、过渡板5和电机10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套6。如图2所示,传统的人工调节方式,调节时其阀芯与储能器油腔相通,一般具有较高的压力,而通过转动插装阀盖21内的调节杆22调节顶杆24,需要的手轮23输出较大的扭矩。如果简单把人工驱动替换为电机驱动,其选择的电机扭矩和功率参数将特别大,相应的其体积太大,甚至压铸机本身也无法容下,造价成本也将增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1之间设置有插装阀盖垫板3,插装阀盖垫板3与顶杆4之间设置有平衡油缸,顶杆的活塞4. 3设置在平衡油缸的第一活塞腔12 内,插装阀阀芯内的高压油可通过插装阀盖垫板3的通道17注入第二活塞腔11内,有效的抵消了作用在顶杆4端面的轴向液压力,使调节杆2的阻力减小,因而使需选取的电机扭矩和功率参数小,其满足各项要求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气(电机10)和程序控制部分(编码器9)密切配合,能实现较好的调节效果。此机构是以插装阀的开度与流量成曲线关系为出发点,利用改变阀芯行程导致开度变化从而影响流量变化。在压铸机上,主要运用于调节快速插装阀和增压插装阀的开度。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操作人员或技术人员根据压铸工艺要求(如快压射速度、建压时间)对照压铸机的曲线仪存储的标准曲线来确定调节值。只需在PLC屏幕上设定相关参数(如开度值50 %,),PLC将上次实际压射存储的插装阀开度值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得出需要调节的阀芯行程值,然后指令该机构进行调节。再通过试啤,PLC将此次实际压射的参数值与压铸件工艺要求的参数值比较。计算误差,然后进行修正,经过几次修正即可达到满意效果。在调节过程中,需要电机10带动调节杆2正反转,调节杆2精密的运动影响着顶杆4的滑动行程。编码器9可检测记录调节信息并反馈给PLC。
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1),插装阀盖(1)内一端滑动设置有可伸入插装阀阀芯的顶杆G)、另外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O),其特征是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1)之间设置有插装阀盖垫板(3),插装阀盖垫板(3)与顶杆(4)之间设置有平衡油缸;调节杆( 一端与顶杆(4)连接,另外一端与设置在插装阀盖(1)外部的电机(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平衡油缸包括对应顶杆(4)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3)内的第一活塞腔(12),和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3)与插装阀盖(1)连接端端部的第二活塞腔(11),以及设置在插装阀盖垫板内的通道 (17),第一活塞腔(12)孔径比第二活塞腔(11)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活塞腔(1 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第二活塞腔(11)通过在插装阀盖垫板(3)内设置的通道(17)与插装阀阀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顶杆 (4)为双杆活塞,其包括设置在活塞(4. 3)两端的左活塞杆(4. 1)和右活塞杆(4. 2);左活塞杆(4. 1)前段伸入插装阀阀芯,左活塞杆(4. 1)后段与插装阀盖垫板( 滑动连接;右活塞杆(4. 2)前段与插装阀盖(1)滑动连接,右活塞杆(4. 2)后段端部与调节杆(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左活塞杆(4. 1)前段表面粗糙且经高温淬火,左活塞杆(4. 1)后段和右活塞杆(4. 2)前段表面光滑,右活塞杆(4. 2)后段端部经高温淬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塞 (4. 3)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 与第一活塞腔(1 密封连接;左活塞杆(4. 1)后段与插装阀盖垫板C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4)密封连接;右活塞杆(4. 2)前段与右活塞杆 (4.2)后段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5)与插装阀盖(1)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插装阀盖(1)外部通过过渡板(5)与电机(10)的一侧连接,电机(10)的另外一侧连接有编码器(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机 (10)为空心轴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杆 (2) 一端伸出连接头与顶杆的右活塞杆(4. 后段端部连接,另外一端设置有螺纹与插装阀盖(1)连接,且通过导向键(16)依次与电机(10)的空心轴、编码器(9)的编码器轴 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插装阀盖(1)、过渡板(5)和电机(10)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套(6)。
专利摘要一种压铸机压射插装阀的阀芯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插装阀盖内一端滑动设置有可伸入插装阀阀芯的顶杆、另外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其插装阀阀芯和插装阀盖之间设置有插装阀盖垫板,插装阀盖垫板与顶杆之间设置有平衡油缸;调节杆一端与顶杆连接,另外一端与设置在插装阀盖外部的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手动调插装阀行程机构相比,能实现电动调节,相比电比例节流阀,可简化油路设计,控制管路不需要增加过滤器等。避免了不必要的压力损失,而且电比例节流阀价格较高,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节约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2D17/30GK202147000SQ20112024909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爱华, 姜剑, 高潮 申请人: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