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它是由H3PO4、ZnO、Na2MoO4·2H2O、NO2C6H4SO3Na、Ca(NO3)2·4H2O、Ni(NO3)2·6H2O、C6H8O7·H2O、OP-10和H2O配制而成的。这种处理剂基本无毒;常温下能快速在钢铁表面形成结晶细密和高耐蚀性的磷化钝化膜,磷化前不必表调,磷化后无需钝化处理;同时具有溶液稳定性好,淤渣形成速度慢、沉渣少等优点。本产品适用于钢铁制件漆前表面处理。
【专利说明】一种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的配方、配制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钢铁漆前表面处理剂的研究正朝着处理剂无毒,常温下能快速在钢铁表面形成结晶细密和高耐蚀性的磷化钝化膜,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方向发展。
[0003]传统的钢铁常温漆前处理剂,诸如:《涂料工艺》第九分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年8月第2次印刷)第23页所推荐的二种室温磷化液。又如《电镀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8月第二版)第431页所推荐的常温磷化工艺(1_4)等,存在种种问题需要改进和进一步提高:其一,配方中常用极毒的铬酸盐或亚硝酸钠作加速剂,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二,磷化成膜速度慢,处理时间长,磷化膜结晶粗糙,耐蚀性差。为此,人们在磷化前加一道表调,磷化后还需经钝化处理,这固然能改善磷化处理的质量,但又增加工序和生产场地面积。其三,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往往造成大量沉渣,使工件挂灰,影响涂装质量。并且频繁清槽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又降低生产效率。凡此种种,皆不符合钢铁漆前处理剂发展总趋势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剂基本无毒,常温下能快速在钢铁表面形成结晶细密和高耐蚀性的磷化钝化膜,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新配方及其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
[0005]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作用原理如下:
[0006](I)主成分的选择及其作用机理:
[0007]选用Zn(H2PO4)2作为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的主成分。它是由H3PO4与ZnO直接反应而得。过量的H3PO4用以维持处理剂必要的酸度。即
[0008]
【权利要求】
1.一种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是由 H3PO4、ZnO、Na2MoO4.2H20、NO2C6H4SO3Na、Ca(NO3)2.4H20、Ni (NO3)2.6H20、C6H8O7.H2O, OP-1O 和 H2O 配制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各组份含量按重量计如下: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配制的重量,计算出各组份的用量。在配制槽中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计算量的H3PO4 ;称取计算量的ZnO,放入另一容器,用适量水调成浆状,加入配制槽中,搅拌至全溶;再分别加入计算量的Na2MoO4.2H20、NO2C6H4SO3Na' Ca (NO3) 2.4H20、Ni (NO3)2.6H20 和 C6H8O7.H2O,每加一种药剂均需搅拌至全溶,最后加入计算量的0P-10,并补足计算量的H2O,搅匀即可。
3.—种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的技术指标,其特征在于:处理剂的外观为淡绿色透明液;总酸度为25~35点;游离酸度为2.5~3.5点;PH值=2.2~2.5 ;比重d25r;=1.019g/cm3;处理温度:常温;处理时间:一般情况浸泡10~15分钟。
4.一种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除油除锈(二合一)一水洗一磷化一水洗一晾干(或烘干)。洁净的钢件在常温高效漆前处理剂中浸溃10~15分钟,其表面所形成的磷化钝化膜结晶细密,耐蚀性好,特别适合于作钢铁制品的油漆底层。
【文档编号】C23C22/13GK103510081SQ20121020158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郭良生 申请人:郭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