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857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轧前连铸坯厚度为150-200mm,加热温度为1180℃~1200℃;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每道次压下率10~15%,粗轧终轧温度1000~1050℃,粗轧成1.6~2.0倍成品厚度的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为850~870℃,每道次压下率为10~15%,精轧终轧温度800~830℃;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550~630℃,冷却速率7~10℃/s,随后空冷;在热轧车间进行TMCP轧制,得到20mm厚、贝氏体组织的高强钢板。本发明通过热处理工艺,获得了超细晶结构,使材料具有低屈强比、超塑性、高强度等特性。
【专利说明】—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钢,具体地说是一种20_厚高塑性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钢铁工业面临着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三大压力。因此,改善钢材质量,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已成为钢铁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0003]通常,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晶粒直径d的-1/2次方成正比,晶粒细化将使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屈强比的升高将导致钢材的冷成型性能显著下降。因而,高屈强比、低塑性是现有超细晶生产技术尚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0mm厚高强钢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得到具有低屈强比、高塑性、高强度的钢板。
[0005]一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轧前连铸坯厚度为150-200mm,加热温度为1180°C~1200°C ;该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6 ~0.09%, Si:0.15 ~0.20%,Mn:1.30 ~1.50%, P:≤ 0.010%, S..( 0.005%, Ti:0.011 ~0.012%, Cr:0.10 ~0.20%, N1:0.15 ~0.16%, Cu:0.20 ~0.25%, Al:0.025 ~
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每道次压下率10~15%,粗轧终轧温度1000~1050°C,粗轧成1.6^2.0倍成品厚度的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为850~870°C,每道次压下率为10~15%,精轧终轧温度800~830°C;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550~630°C,冷却速率7~10°C /s,随后空冷;在热轧车间进行TMCP轧制,得到20mm厚、贝氏体组织的高强钢板。
[0006]本发明通过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提高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通过两相区淬火或回火增加析出物析出几率,获得均匀的超细晶粒铁素体结构,使材料具有低屈强比、超塑性、高强度等特性。生产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成本低、获得的材料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一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轧前连铸坯厚度为180mm,加热温度为1180°C ;该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7%, S1:0.18%,Mn:
1.30%, P:0.010%, S:0.005%, T1:0.011%, Cr:0.10%, N1:0.15%, Cu:0.20%, Al:0.0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每道次压下率10~15%,粗轧终轧温度1000°C,粗轧成1.6^2.0倍成品厚度的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为850°C,每道次压下率为10~15%,精轧终轧温度800°C ;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550°C,冷却速率7~10°C /s,随后空冷;在热轧车间进行TMCP轧制,得到20mm厚、贝氏体组织的高强钢板。
[0008]实施例2
一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轧前连铸坯厚度为200mm,加热温度为1200°C ;该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9%, Si: 0.20%,Mn: 1.50%, P:0.010%, S:0.005%, Ti: 0.012%, Cr: 0.20%, Ni: 0.16%, Cu: 0.25%, Al:
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每道次压下率10~15%,粗轧终轧温度1050°C,粗轧成1.6^2.0倍成品厚度的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为870°C,每道次压下率为10~15%,精轧终轧温度830°C;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630°C,冷却速率7~10°C /s,随后空冷;在热轧车间进行TMCP轧制,得到20mm厚、贝氏体组织的高强钢板。
[0009]本发明中实施例1和2的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20mm厚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轧前连铸坯厚度为150-200mm,加热温度为1180°C~1200°C ;该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6 ~0.09%, Si:0.15 ~0.20%, Mn:1.30 ~1.50%, P:≤ 0.010%, S:≤ 0.005%, Ti:,0.011 ~0.012%, Cr:0.10 ~0.20%, N1:0.15 ~0.16%, Cu:0.20 ~0.25%, Al:0.025 ~,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每道次压下率10~15%,粗轧终轧温度1000~1050°C,粗轧成1.6^2.0倍成品厚度的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为850~870°C,每道次压下率为10~15%,精轧终轧温度800~830°C;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550~630°C,冷却速率7~10°C /s,随后空冷;在热轧车间进行TMCP轧制,得到20mm厚、贝氏体组织的高强钢板。
【文档编号】C21D8/02GK103774052SQ20121041252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吴雪 申请人:吴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