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
背景技术:
钢包准备作为连铸和转炉的生产纽带,以炉外生产高品质洁净钢为主的钢包,必须解决钢包各部位的使用安全,尤其是钢包滑动机构在浇铸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原先的下水口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因下水口松动造成下水口和下滑板刺钢,下水口松动原因为(I)人工使用火泥铲刀对下水口表面火泥直接涂抹、火泥涂抹厚度、用量不易准确控制,容易造成厚度涂抹不均匀、火泥过多,下水口火泥使用过多时,顶紧器嵌入用力过大,造成配合面之间的磨损,形成线状,即容易造成下水口松动,火泥过多又容易造成机构产生裂纹,CS100钢包机构移动框架出现裂纹时裂纹通常发生在滑板的支撑面,靠近滑板定位销键和磁铁的部位,对钢包滑动机构使用安全造成极大隐患。(2)连铸长水口和下水口接触面的残钢要清理干净,长水口要上下动,前后拉也会造成下水口松动。(3)下水口外型尺寸精度不够,靠肉眼判断不出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人工对下水口表面直接涂抹火泥,火泥厚度、用量不易准确控制,从而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准确对下水口表面涂抹火泥的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包括外环钢套,外环钢套上焊接有一个外框,外框上焊接有接柱,并在接柱端部焊接有中央圆筒部,外环钢套上表面与中央圆筒部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外环钢套内壁设有凸缘,中央圆筒部上部设有凸缘,两个凸缘厚度相同。外框上焊接有把手。外环钢套与中央圆筒部同轴。中央圆筒部下端为锥形。把手由圆钢制成,外框由扁钢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保证下水口火泥模具,在下水口涂抹火泥时,下水口火泥涂抹挤压密实、厚度及外形与模具要求均匀一致,规范作业标准,杜绝不规范作业造成机构裂纹的产生及漏钢事故的发生。
图I为本实用新型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外环钢套,11、凸缘,2、外框,3、接柱,4、中央圆筒部,41、
凸缘,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图I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外环钢套1,外环钢套I上焊接有一个外框2,外框2上焊接有接柱3,并在接柱3端部焊接有中央圆筒部4,外环钢套I上表面与中央圆筒部4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外环钢套I内壁设有凸缘11,中央圆筒部4上部设有凸缘41,凸缘11与凸缘41厚度相同。外框2上焊接有把手5。外环钢套I与中央圆筒部4同轴。中央圆筒部4下端为锥形。把手5由圆钢制成,外框2由扁钢制成。使用步骤为,I :取预装配的钢包下水口吹扫干净、置于操作平台上;2 :将下水口火泥模具垂直平稳置放于水口上端面,模具中央圆筒部4与下水口通道镶嵌紧密,模具中
央圆筒部4的凸缘41将水口通道上端口覆盖封闭;3 :用火泥铲刀将火泥均匀涂抹于模具定型范围内,填充饱满、挤压密实抹平,火泥上表面与模具中央圆筒部4的凸缘41及外环钢套I上表面一致;4 :取下模具、装配下水口。使用该设计的火泥模具涂抹下水口火泥时,在下水口涂抹火泥时,下水口火泥涂抹挤压密实、厚度及外形与模具要求均匀一致,规范作业标准,杜绝不规范作业造成机构裂纹的产生及漏钢事故的发生。同时可利用模具检查下水口尺寸是否合乎使用标准,确保使用安全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扁钢、圆钢、钢板等材料,制作下水口火泥专用模具,在保证下水口涂抹火泥时始终处于该模具的成型状态下;火泥均匀,符合作业标准;同时检测下水口的外形尺寸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使用下水口火泥专用模具后,下水口涂抹后的火泥与滑板配合面平整、火泥挤压密实、厚度均匀、外形尺寸一致;使下水口的连用次数由使用前的I. 5次提高至现在的2. 7次,大大提高机构的使用寿命,杜绝了下水口刺钢事故的发生,同时大大降低了耐材使用成本,减少了顶紧器配合面的磨损,提高了机构使用寿命,目前使用寿命突破3000炉。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环钢套(I),所述外环钢套(I)上焊接有一个外框(2),所述外框(2)上焊接有接柱(3),并在所述接柱(3)端部焊接有中央圆筒部(4),所述外环钢套(I)上表面与所述中央圆筒部(4)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外环钢套(I)内壁设有凸缘(11),所述中央圆筒部(4)上部设有凸缘(41),所述凸缘(11)与凸缘(41)厚度相同。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上焊接有把手(5)。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钢套(I)与所述中央圆筒部(4)同轴。
4.如权要求3所述的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圆筒部(4)下端为锥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包下水口火泥模具,包括外环钢套(1)和中央圆筒部(4),外环钢套(1)内壁设有凸缘(11),中央圆筒部(4)上部设有凸缘(41),使用时将火泥模具垂直平稳置放于水口上端面,在两个凸缘(41、11)之间涂抹火泥,火泥涂抹挤压密实、厚度及外形与模具保持一致,快速达到火泥涂抹的要求,同时规范统一了操作者的作业,杜绝不规范作业造成机构裂纹的产生及漏钢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22D41/52GK202571275SQ2012201788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焦兴利, 丁太强, 唐燕武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