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72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模具设计技术,涉及一种对熔模铸造蜡模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熔模铸件结构日趋复杂。随之,相对应的铸件蜡模模具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目前,对于有多个内腔的铸件蜡模模具分模采取的机构是如图I。其结构 原理是内腔型块I和连接板2用螺杆5固定一起。连接板2和底板3用螺钉6连接一起。当模具分模时,抬起底板3带动连接板2和多个内腔型块I同时向上滑动,顶出蜡模从模具中脱离出来。由于每个部件形状不同,分别加工后存在的加工误差使每个部件移动方向不能完全平行,造成操作过程中部件互相干涉,无法顺利移动。当有多个内腔型块时,干涉问题更加严重,使模具分模困难,操作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包括内腔型块、连接板、底板、支撑架、螺杆、螺钉和套筒,连接板上下表面为平面,内腔型块安装在连接板的上平面,连接板置于底板的上平面,底板为长方形,支撑架有两个台阶,底板安放在其中一个台阶中,台阶高度差是分模移动的距离,螺钉置于调整机构的中心,将连接板、底板连接,螺杆的带有螺帽的端置于连接板的台阶孔中,螺杆的螺纹部分旋在内腔型块下端面的螺纹孔内,套筒为带台阶圆柱形,套在螺杆上并置于连接板的台阶孔中,套筒与连接板的台阶孔和螺杆均有间隙,套筒的下端面与螺杆的螺帽台面接触,套筒上端面与内腔型块的下端面接触。所述的连接板上的台阶孔的数量随铸件蜡模内腔的数量确定,内腔型块、螺杆和套筒的数量也随之变化。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分模机构的基础上,在螺杆与连接板的台阶孔之间加装套筒,使分模机构中的每个内腔型块在分模上下滑动中沿滑行轨道可自我调整滑动方向,避免了多个内腔型块之间的干涉。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内腔型腔上移和下移两种分模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图I是现有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分模机构,它由内腔型块I、连接板2、底板3、支撑架4、螺杆5、螺钉6和套筒7组成。内腔型块I轮廓形状和零件内腔形状一样;连接板2上下表面为平面,可以将多个内腔型块I安装在上平面;底板3为长方形,方便手工操作其上下移动和围绕螺钉6转动;支撑架4有两个台阶,用于安放底板3,台阶高度差是分模移动的距离。螺杆5和螺钉6为普通标准螺钉;套筒7为带台阶圆柱形,圆柱内径尺寸大小可套入螺杆5,台阶为防止内腔型块I从连接板2中分离,其厚度和圆柱尺寸可任意。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分模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带台阶的圆形套筒7。套筒7安装在螺杆5上。套筒7内外圆柱面要与连接板2的台阶孔和螺杆5有间隙。套筒7上下表面与内腔型块I和螺杆5压紧。套筒7台阶面与连接板2的台阶面之间有间隙。其原理是通过套筒7使内腔型块I、螺杆5和套筒7之间紧密连接为一体,并与连接板2有间隙。当 一套分模机构有多个内腔时,也就是有多个一体,每个一体都与连接板2有间隙。模具分模时,使每个一体按自身轨道上下滑动,自我调整,避免了多个一体之间的干涉。操作步骤如下(I)模具压铸完,手动上推底板3带动连接板2,再通过螺杆5和套筒7带动内腔型腔I上移,将压铸完的蜡模顶出,从模具中脱离出来。(2)手动旋转底板3,放置在支撑架4的上台阶表面上。整套分模机构固定,将蜡模从模具中拿出。(3)手动反方向旋转底板3,整套分模机构自由下落。底板降落到支撑架4的下台阶表面上,回到压铸前的初始状态。再压铸模具,重复步骤(I)至(3)即可。用此方法,也可实现整套分模机构在压铸完成后,向下移动的方式来分模。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包括内腔型块(I)、连接板(2)、底板(3)、支撑架(4)、螺杆(5)、螺钉(6),其特征在于,连接板(2)上下表面为平面,内腔型块(I)安装在连接板(2)的上平面,连接板(2)置于底板(3)的上平面,底板(3)为长方形,支撑架(4)有两个台阶,底板(3)安放在其中一个台阶中,台阶高度差是分模移动的距离,螺钉(6)置于调整机构的中心,将连接板(2 )、底板(3 )连接,螺杆(5 )的带有螺帽的端置于连接板(2 )的台阶孔中,螺杆(5)的螺纹部分旋在内腔型块(I)下端面的螺纹孔内,套筒(7)为带台阶圆柱形,套在螺杆(5)上并置于连接板(2)的台阶孔中,套筒(7)台阶面与连接板(2)的台阶面有间隙,套筒(7)与连接板(2)的台阶孔和螺杆(5)均有间隙,套筒(7)的下端面与螺杆(5)的螺帽台面接触,套筒(7)上端面与内腔型块(I)的下端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2)上的台阶孔的数量随铸件蜡模内腔的数量确定,内腔型块(I)、螺杆(5)和套筒(7)的数量也随之变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模具设计技术,涉及一种对熔模铸造蜡模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的改进。模具分模自调整机构包括内腔型块、连接板、底板、支撑架、螺杆、螺钉和套筒。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分模机构的基础上,在螺杆与连接板的台阶孔之间加装套筒,使分模机构中的每个内腔型块在分模上下滑动中沿滑行轨道可自我调整滑动方向,避免了多个内腔型块之间的干涉。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内腔型腔上移和下移两种分模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2C7/02GK202779607SQ2012204703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昕艳, 鲁玶, 李代和, 彭颖 申请人: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