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438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涉及到注塑、合金压铸机配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注塑、压铸件完成注塑、压铸后分拣不彻底的技术不足,包括有:机架和滚筒;所述的滚筒包括有由若干平行辊轴排列构成的滚筒主体,相邻的两辊轴间保留有仅供筛选出废料的间隙,滚筒主体的入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前端的第一连接支撑圆环,滚筒主体的出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末端的第二连接支撑圆环;所述的机架上至少设有四个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和第二连接支撑圆环配合活动托举滚筒的滚轮;所述的滚筒呈入料端高度大于出料端高度的倾斜状态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四个滚轮中至少有一个滚轮连接有一个驱动滚筒翻转的驱动机构。在滚筒在翻转过程中,注塑、压铸件在滚筒内翻转撞击,使得注塑、压铸件的废料与成品分离,而废料从滚筒间隙中排出,倾斜状态的滚筒将筛选后保留的成品从出料端中排出,分拣效果好。
【专利说明】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注塑、合金压铸机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注塑、压铸件完成注塑、压铸后自动分离成品与废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注塑、压铸件完成注塑、压铸后,浇口处废料会与成品连接在一起从模具中排出,废料相对于成品体积较小,传统分离废料的方式是在传送过程中将废料筛出,由于传送过程中有些废料并不能从成品上脱落,无法有效地分拣出成品和废料。

【发明内容】

[000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注塑、压铸件完成注塑、压铸后分拣不彻底的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
[0004]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包括有:机架和滚筒;所述的滚筒包括有由若干平行辊轴排列构成的滚筒主体,相邻的两辊轴间保留有仅供筛选出废料的间隙,滚筒主体的入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前端的第一连接支撑圆环,滚筒主体的出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末端的第二连接支撑圆环;所述的机架上至少设有四个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和第二连接支撑圆环配合活动托举滚筒的滚轮;所述的滚筒呈入料端高度大于出料端高度的倾斜状态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四个滚轮中至少有一个滚轮连接有一个驱动滚筒翻转的驱动机构。
[0005]所述的各辊轴相邻的两根构成一组辊轴组,每组辊轴组的其中一根辊轴为主辊轴,另一根为副辊轴;主辊轴前端与副辊轴的前端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片,主辊轴末端与副辊轴的末端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片;在主辊轴中还插入有一根连接轴,主辊轴与连接轴活动套接,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支撑圆环和第二连接支撑圆环还分别通过轴承机构与连接轴活动连接,在连接轴的其中一端还固定套接有一个传动齿轮;所述的各组辊轴组的传动齿轮间套接有一条同步传动链条,同步传动链条还连接有一个链条驱动轮。
[0006]所述的滚筒上套有一条驱动各辊轴自转的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各辊轴与弹性带对应位置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凹槽。
[0007]所述的滚筒入料端设有导料筒,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料斗支架,料斗支架上设有一个延伸至所述导料筒空腔中的导料斗。
[0008]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四条升降脚。
[0009]所述的四条升降脚的侧壁上设有驱动齿,机架上设有与升降脚配合套接的升降脚套筒,在升降脚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的升降脚的驱动齿相啮合的齿轮,齿轮连接有驱动机架沿升降脚升降的升降调节轮盘。
[0010]前排两条升降脚上的齿轮通过传动轴共用一个升降调节轮盘;后排两条升降脚上的齿轮通过传动轴共用一个升降调节轮盘。[0011]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与滚筒对应的废料收集漏斗。
[0012]托举滚筒的滚轮有四个,其中前排两个滚轮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下方左右两侧托举第一连接支撑圆环,且前排两个滚轮的轮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配合的定位槽;其中后排两个滚轮从第二连接支撑圆环下方左右两侧托举第二连接支撑圆环,第二连接支撑圆环的后侧面上设有与后排两个滚轮配合的环形轨道。
[0013]所述的四条升降脚的底端各设有一个脚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注塑、压铸件完成注塑、压铸后导入至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内,在滚筒在翻转过程中,注塑、压铸件在滚筒内翻转撞击,使得注塑、压铸件的废料与成品分离,而废料从滚筒间隙中排出,倾斜状态的滚筒将筛选后保留的成品从出料端中排出,分拣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结构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注塑、压铸件分拣,根据注塑、压铸件的规格选择相应间隙的滚筒,或采用间隙可调的滚筒,实用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保护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保护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保护罩及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滚筒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滚筒部分的入料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滚筒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组辊轴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组辊轴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组辊轴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7]参照图1至图8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机架I和滚筒2两部分;机架I主要用于支撑滚筒2,为滚筒2翻转提供平台;滚筒2用于装料搅拌,使得注塑、压铸件的废料与成品分离,并筛选出废料。
[0028]参照图3、图4、图6及图8中所示,所述的滚筒2包括有由若干平行辊轴排列构成的滚筒主体21,图中以20根辊轴为例说明,相邻的两辊轴间保留有仅供筛选出废料的间隙,滚筒主体21的入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前端的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滚筒主体21的出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末端的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
[0029]参照图3至图11中所示,为了便于调节相邻的两辊轴的间隙,达到一个滚筒2能适应多种不同规格塑料件,根据成品与废料的尺寸比例,相应调整部分两相邻辊轴的间隙,达到能筛选出废料,阻止成品排出的效果,将所述的各辊轴相邻的两根构成一组辊轴组20,也即图中20根辊轴构成10组辊轴组,每组辊轴组的其中一根辊轴为主辊轴201,另一根为副辊轴202 ;主辊轴201前端与副辊轴202的前端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03,主辊轴201末端与副辊轴202的末端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片204 ;在主辊轴中还插入有一根连接轴205,主辊轴201与连接轴205活动套接,也即是主辊轴20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011、2012与连接轴205连接,副辊轴20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021、2022与第一连接片203和第二连接片204连接;第一连接片203和第二连接片204与连接轴20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在连接轴205设定位台阶结构,第一连接片203和第二连接片204上开设配套的定位孔,定位台阶与定位孔的配合达到第一连接片203和第二连接片204与连接轴205固定连接的目的,也即是实现转接轴205转动时副辊轴202绕主辊轴201公转,副辊轴202绕主辊轴201公转过程中,副辊轴202与相邻的另一组辊轴组20的主辊轴的间隙就会产生变化,达到调整废料出口的目的;为了减小连接轴205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和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间的摩擦力,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和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还分别通过轴承机构206、207与连接轴205活动连接,轴承机构206包括有一个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固定连接的轴承座2061,轴承座2061中设有两个与连接轴205套接的轴承本体2062,轴承座2061上还设有一个限制轴承本体2062及连接轴205前后移动的轴承盖板2063 ;轴承机构207则由一组从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正反两面夹紧固定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的轴承座及设于其中一个轴承座中的轴承本体构成;为了实现同步调节副辊轴202绕主辊轴201公转角度,在连接轴205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个传动齿轮2051 ;所述的各组辊轴组的传动齿轮间套接有一条同步传动链条24,同步传动链条24还连接有一个链条驱动轮25,通过调节工具手动调节链条驱动轮25转动,各组辊轴组20的副辊轴则同步调整,链条驱动轮25调整完成后,利用自身摩擦阻力保持静止,或通过夹紧螺母锁紧链条驱动轮25。
[0030]参照图3至图5中所示,所述的机架I上设有四个滚轮111、112、113、114,其中前排两个滚轮111、112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下方左右两侧托举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且前排两个滚轮111、112的轮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配合的定位槽,前排其中一个滚轮111连接有一个驱动滚筒2翻转的驱动机构12,驱动机构12由电机及变速齿轮组构成;其中后排两个滚轮113、114从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下方左右两侧托举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由于前排两个滚轮111、112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22配合限定滚筒2不能前后移动,为了后排两个滚轮113、114与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间有更多的前后活动空间,第二连接支撑圆环23的后侧面上设有与后排两个滚轮113、114配合的环形轨道231 ;为了便于滚筒2内筛选后的成品排出,滚筒2呈入料端高度大于出料端高度的倾斜状态设置在机架上。
[0031]参照图4和图5中所示,为了滚筒2上的各辊轴在滚筒2被驱动翻滚过程中自转,所述的滚筒2上套有一条驱动各辊轴自转的弹性带26,弹性带26的两端与机架I固定连接,滚筒2上的各辊轴与弹性带26对应位置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凹槽261,由于弹性带26相对于滚筒2是静止,与弹性带26接触的辊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自转。
[0032]为了便于将注塑、压铸件导入滚筒2内,所述的滚筒2入料端设有导料筒27,所述的机架I上还设有料斗支架131,料斗支架131上设有一个延伸至所述导料筒27空腔中的导料斗13。
[0033]为了便于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或调整滚筒2的倾斜度,所述的机架I上设有四条升降脚141、142、143、144 ;为了方便调节升降脚高度,四条升降脚141、142、143、144的侧壁上设有驱动齿,机架I上设有与升降脚配合套接的升降脚套筒,在升降脚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的升降脚141、142、143、144的驱动齿相啮合的齿轮,齿轮连接有驱动机架沿升降脚升降的升降调节轮盘;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调节升降脚高度及节省成本,前排两条升降脚141,142上的齿轮通过传动轴共用一个升降调节轮盘151 ;后排两条升降脚上的齿轮通过传动轴共用一个升降调节轮盘152。
[0034]为了便于收集废料,所述的机架I上设有与滚筒2对应的废料收集漏斗16。为了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条升降脚141、142、143、144的底端各设有一个脚轮。
【权利要求】
1.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包括有:机架和滚筒;所述的滚筒包括有由若干平行辊轴排列构成的滚筒主体,相邻的两辊轴间保留有仅供筛选出废料的间隙,滚筒主体的入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前端的第一连接支撑圆环,滚筒主体的出料端设有连接支撑各辊轴末端的第二连接支撑圆环;所述的机架上至少设有四个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和第二连接支撑圆环配合活动托举滚筒的滚轮;所述的滚筒呈入料端高度大于出料端高度的倾斜状态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四个滚轮中至少有一个滚轮连接有一个驱动滚筒翻转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辊轴相邻的两根构成一组辊轴组,每组辊轴组的其中一根辊轴为主辊轴,另一根为副辊轴;主辊轴前端与副辊轴的前端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片,主辊轴末端与副辊轴的末端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片;在主辊轴中还插入有一根连接轴,主辊轴与连接轴活动套接,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支撑圆环和第二连接支撑圆环还分别通过轴承机构与连接轴活动连接,在连接轴的其中一端还固定套接有一个传动齿轮;所述的各组辊轴组的传动齿轮间套接有一条同步传动链条,同步传动链条还连接有一个链条驱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上套有一条驱动各辊轴自转的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各辊轴与弹性带对应位置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入料端设有导料筒,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料斗支架,料斗支架上设有一个延伸至所述导料筒空腔中的导料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四条升降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条升降脚的侧壁上设有驱动齿,机架上设有与升降脚配合套接的升降脚套筒,在升降脚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的升降脚的驱动齿相啮合的齿轮,齿轮连接有驱动机架沿升降脚升降的升降调节轮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前排两条升降脚上的齿轮通过传动轴共用一个升降调节轮盘;后排两条升降脚上的齿轮通过传动轴共用一个升降调节轮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与滚筒对应的废料收集漏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托举滚筒的滚轮有四个,其中前排两个滚轮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下方左右两侧托举第一连接支撑圆环,且前排两个滚轮的轮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支撑圆环配合的定位槽;其中后排两个滚轮从第二连接支撑圆环下方左右两侧托举第二连接支撑圆环,第二连接支撑圆环的后侧面上设有与后排两个滚轮配合的环形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滚筒结构注塑、压铸件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条升降脚的底端各设有一个脚轮。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3648828SQ20132067179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康怀旺 申请人:深圳市泽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