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19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包括具有压室腔的压室本体、设置在压室本体一端体壁上的浇注口、设置在该端端部的压射冲头接口和设置在压室本体另一端的主流道接驳口,所述压室本体中部与浇注口之间还设有出气槽口。本实用新型的压室结构简单,开有专门用于排气的出气槽口,不仅能够节省压室的制造材料,从而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还能有效的排出压室内部的气体,减少压铸件因气孔问题产生的缺陷,能够广泛应用于压铸生产中。
【专利说明】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压铸用压室一般包括具有压室腔的压室本体、设置在压室本体一端体壁上的浇注口、设置在该端端部的压射冲头接口和设置在压室本体另一端的主流道接驳口,该压室一端接入压射冲头,另一端与模具主流道连接,能够承载合金液的浇注与压铸冲头推动合金液填充模具。现有压室虽然有利于合金液的浇注,但还存在以下缺陷:在压铸冲头通过浇注口后,无法排出压室内部的气体,只能推动气体进入模具型腔内部,对压铸件因气孔问题产生的缺陷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能够有效排除压室内部的气体,保证压铸件的质量。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包括具有压室腔的压室本体、设置在压室本体一端体壁上的浇注口、设置在该端端部的压射冲头接口和设置在压室本体另一端的主流道接驳口,所述压室本体中部与浇注口之间还设有出气槽口。
[0006]优选地,所述出气槽口长度为压室本体长度的1/3,出气槽口宽度为出气槽口长度的1/3?1/2,避免在快压射阶段产生飞料现象。
[0007]更优选地,所述出气槽口与浇注口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浇注口为漏斗状。浇注口为压铸浇注的入料口与压室腔润滑装置的入口,浇注口设为漏斗状,有利于合金液与润滑装置的喷管进入。另外,浇注口与压射冲头接口端留有一定距离。
[0009]优选地,所述压射冲头接口端向外开有45°倒角,便于压射冲头的装配。
[0010]优选地,所述压室主体中部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室主体纵向移动的凸起圆环一。凸起圆环一与料梁配合,支撑压室主体并限制压室主体纵向移动。凸起圆环一与料梁配合为过盈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压室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室主体横向移动的凸起圆环二。凸起圆环二与压铸模具定模背面配合,支撑压室主体并限制压室主体横向移动。凸起圆环二比凸起圆环一略高。
[0012]优选地,所述主流道接驳口和凸起圆环二之间的压室主体外套设有冷却水衬套。该冷却水衬套加热后通过过盈配合套设于压室主体外。
[0013]优选地,所述冷却水衬套与压室主体之间设有冷却水环形通道,所述冷却水环形通道在冷却水衬套上开有出入口。用于冷却压室,避免压室温度过高对压铸生产产生影响。
[0014]优选地,所述出入口为螺纹孔。[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压室本体中部与浇注口之间增设出气槽口,压射冲头经过慢压射阶段后,压射冲头左边压室腔上部空间剩余的气体可以有效的从该出气槽口溢出,避免气体只能被压入模具内腔,大大减少进入模具内腔的空气量,提高压铸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室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室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0019]参见图1、图2:—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包括压室本体10、浇注口 20、出气槽口 30、凸起圆环一40、凸起圆环二 50和冷却水衬套60 ;其中,压室本体10内设有压室腔70 ;浇注口 20设置在压室本体10右端体壁上;压室本体10右端设置压射冲头接口 101,左端设置主流道接驳口 102 ;出气槽口 30设置在压室本体10中部与浇注口 20之间。优选地,出气槽口 30长度为压室本体10长度的1/3,出气槽口 30宽度为出气槽口 30长度的1/3?1/2,避免在快压射阶段产生飞料现象。更优选地,出气槽口 30与浇注口 20连通。
[0020]浇注口 20优选为漏斗状。浇注口 20为压铸浇注的入料口与压室腔润滑装置的入口,浇注口 20设为漏斗状,有利于合金液与润滑装置的喷管进入。另外,浇注口 20与压射冲头接口 101端留有一定距离。
[0021]为了便于压射冲头的装配,压射冲头接口 101端向外开有45°倒角。
[0022]凸起圆环一 40设置在压室主体10中部,凸起圆环一 40与料梁配合,支撑压室主体10并限制压室主体10纵向移动。凸起圆环一 40与料梁配合为过盈配合。
[0023]凸起圆环二 50设置凸起圆环一 40左侧,与压铸模具定模背面配合,支撑压室主体10并限制压室主体10横向移动。凸起圆环二 50比凸起圆环一 40略高。
[0024]主流道接驳口 102和凸起圆环二 50之间的压室主体10外套设有冷却水衬套60。该冷却水衬套60加热后通过过盈配合套设于压室主体10外。在冷却水衬套60与压室主体10之间设有冷却水环形通道80,冷却水环形通道在冷却水衬套60上开有出入口 90。用于冷却压室,避免压室温度过高对压铸生产产生影响。出入口 90优选为螺纹孔。
[0025]上述压室应用于压铸工装中,能够在压射阶段有效的排出压室内部的气体,大大减少进入模具内腔的空气量,从而减少压铸件因气孔问题产生的缺陷。
[0026]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包括具有压室腔的压室本体、设置在压室本体一端体壁上的浇注口、设置在该端端部的压射冲头接口和设置在压室本体另一端的主流道接驳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室本体中部与浇注口之间还设有出气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槽口长度为压室本体长度的1/3,出气槽口宽度为出气槽口长度的1/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槽口与浇注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为漏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射冲头接口端向外开有45°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室主体中部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室主体纵向移动的凸起圆环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室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室主体横向移动的凸起圆环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接驳口和凸起圆环二之间的压室主体外套设有冷却水衬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衬套与压室主体之间设有冷却水环形通道,所述冷却水环形通道在冷却水衬套上开有出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排气压铸用整体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为螺纹孔。
【文档编号】B22D17/08GK203649357SQ20132072371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黎兴标, 刘后尧, 杨林方, 程攸文, 区少基, 蔡水明, 黄克南, 程雨梅, 胡羽沫 申请人: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