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包括:循环式传动装置;至少一铸模,所述至少一铸模位于循环式传动装置的传动部件上,并随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的传动部件进行循环式运动;热渣管,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上方,用于向铸模内注入热熔渣;冷渣管,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上方,用于向铸模内注入冷渣;出渣口,位于铸模在出渣时的位置处,以对铸模内冷却后的热熔渣出渣。本实用新型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可在无水的情况下,对液态热熔渣进行处理得到呈圆颗粒状的热渣粒,得到的热渣粒也便于进一步的显热回收利用,同时液态热熔渣在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及硫化物,具有能耗低、环保、低碳、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专利说明】 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渣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液态热熔渣90%以上采用水淬法制取水渣,制取的水渣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中。以高炉炉渣为例,其处理的主要方法是水淬法,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消耗严重,且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高炉炉渣的余热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并且水渣的含水量高,作为水泥原料仍要干燥处理,需消耗一定的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且能有效利用热熔渣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
[0004]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包括:
[0006]循环式传动装置;
[0007]至少一铸模,所述至少一铸模位于循环式传动装置的传动部件上,并随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的传动部件进行循环式运动;
[0008]热渣管,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上方,用于向铸模内注入热熔渣;
[0009]冷渣管,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上方,用于向铸模内注入冷渣;
[0010]出渣口,位于铸模在出渣时的位置处,以便于铸模内已凝固的热熔渣倒出。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以及连接在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之间的传动部件,通过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部件循环运转,其所述至少一铸模位于所述传动部件上。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转动部件和第二转动部件都为转动轮。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传动部件为链条。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转动部件,使得连接在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之间的传动部件倾斜设置。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传动部件的倾斜角度为3-80度。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传动部件上设置有与铸模数量对应的安装工位。[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渣管、冷渣管位于相邻安装工位上方。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渣管、冷渣管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一侧的上方。
[002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出渣口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一侧。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23]本实用新型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可在无水的情况下,对液态热熔渣进行处理得到呈圆颗粒状的热渣粒,得到的热渣粒也便于进一步的显热回收利用,同时液态热熔渣在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及硫化物,具有能耗低、环保、低碳、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002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27]10 一循环式传动装置,11 一第一转动部件,12 一第二转动部件,13 一传动部件,2 一铸模,3 —热渣管,4 一冷渣管,5 —出渣口,6 —收集粉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9]如图1所示,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包括循环式传动装置10、铸模2、热渣管3和冷渣管4 ;其中,铸模2至少为一个,铸模2位于循环式传动装置10的传动部件13上,并随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10的传动部件13进行循环式运动;热渣管3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10上方,用于向铸模2内注入热熔渣;冷渣管4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10上方,用于向铸模内2注入冷渣;出渣口 5位于铸模2在出渣时的位置处,以对铸模2内冷却后的热熔渣出渣。具体而言,铸模2的个数可以是29个,均布的29个铸模2构成循环式结构,铸模2整体可按如图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以一定速度运行,热渣管3将液态热熔渣注入到铸模3中,充盈度达到设定值后,铸模2运行到冷渣管4下方,冷渣管4将冷渣注入到铸模2中,充盈度达到设定值后铸模2继续运行,到达出渣口 5,将已凝固的液态热熔渣倒出,之后进入收集粉碎装置6中,经过一个循环周期液态热熔渣就转变成为固态热渣块。以上技术方案可在无水的情况下,对液态热熔渣进行处理得到呈圆颗粒状的热渣粒,得到的热渣粒也便于进一步的显热回收利用,同时液态热熔渣在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及硫化物,具有能耗低、环保、低碳、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0030]循环式传动装置10可以包括第一转动部件11、第二转动部件12以及连接在第一转动部件11、第二转动部件12之间的传动部件13,通过第一转动部件11、第二转动部件12的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部件13循环运转,其所述铸模2位于所述传动部件13上。
[0031]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1和第二转动部件12可以都为转动轮,如链轮等,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其他部件。
[0032]所述传动部件13可以为链条、传输带等,只要能实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铸模2的循环运转即可。
[0033]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1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转动部件12,使得连接在第一转动部件11、第二转动部件12之间的传动部件13倾斜设置。对于倾斜角度可以是,所述传动部件13的倾斜角度为3-80度,即相对于地面的夹角,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0034]所述传动部件13上设置有与铸模2数量对应的安装工位。
[0035]所述热渣管3、冷渣管4可位于相邻安装工位上方。并且所述热渣管3、冷渣管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1 一侧的上方。所述出渣口 5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2 —侧。
[0036]另一实施例,在循环式铸造装置中,液态热熔渣经热渣管3注入第一工位铸模2中,一旦铸模2内的热熔渣充盈度达到设定值后,铸模2可以自动移动到下一工位,此时冷渣经冷渣管4注入铸模2中,冷渣管4注入适当粒径冷渣以加速热熔渣的凝固,一旦铸模2内的冷渣充盈度达到设定值后,铸模2自动移动到下一工位,由于铸模2的总数及循环一周的时间满足热熔渣凝固时间,故在此时间段内,最后一个铸模2被注入热熔渣之前,最先被注入铸模2里的热熔渣已凝固,并到达倾翻工位,固态热渣块倒出,进入收集粉碎装置6中,腾出一铸模2,以备下一循环注入,以此循环往复,液态热熔渣就转变成为固态热渣块。
[003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0038]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39]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式传动装置(10); 至少一铸模(2),所述至少一铸模(2)位于循环式传动装置(10)的传动部件(13)上,并随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10)的传动部件(13)进行循环式运动; 热渣管(3),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10)上方,用于向铸模(2)内注入热熔渣; 冷渣管(4),位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10)上方,用于向铸模(2)内注入冷渣; 出渣口(5),位于铸模(2)在出渣时的位置处,以便于铸模(2)内已凝固的热熔渣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式传动装置(10 )包括第一转动部件(11 )、第二转动部件(12 )以及连接在第一转动部件(11 )、第二转动部件(12 )之间的传动部件(13 ),通过第一转动部件(11 )、第二转动部件(12 )的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部件(13)循环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1)和第二转动部件(12)都为转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13)为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1)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转动部件(12),使得连接在第一转动部件(11)、第二转动部件(12)之间的传动部件(13)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13)的倾斜角度为3-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13)上设置有与铸模数量对应的安装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渣管(3)、冷渣管(4)位于相邻安装工位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渣管(3)、冷渣管(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一侧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渣干法铸造造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5)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2) —侧。
【文档编号】C21B3/08GK203653590SQ201320724237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张建华, 张晨, 汪建业, 李辉, 蒋鼎琮, 李天丽, 吴定房, 刘福兰 申请人: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