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和连接在两个保护壳体之间的转轴,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叶轮,保护壳体上开有梯形槽,在梯形槽底部设置有盲孔,转轴的两端端部与盲孔螺纹配合,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吊耳,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上下两端端部安装有滚轮;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可在打磨液快速流动时对叶轮进行保护,且在保护壳体上下两端设置的滚轮可在弯管内壁进行自由滑动,以避免因保护壳体与管壁的过度摩擦而导致两者的磨损,延长了打磨头的使用寿命,保护壳体与转轴螺纹连接,使得在叶轮受损后快速更换,提高了打磨头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打磨工具,具体是指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
【背景技术】
[0002]管道运输石油,具有高效、低耗、连续输送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管道运输成为当前物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命线”,与公路、航空、铁路和水运相比,采用管道运输具有以下优势:管道运输的安全保障率较高,可实现绿色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易爆和易挥发的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工具的密闭性差,油气挥发到大气中,一遇到火星就可能导致爆炸,存在安全隐患,管道大部分埋藏在地下,受不良天气条件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可以确保油气运输安全可靠的进行;其次,由于管道运输是完全密闭运输,可以防止挥发、泄露的油气对大气、水土的污染,可以实现运输工程的绿色化:管道建设用地少,输送量大,因为受天气路况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油气管道可以持续不间断地进行油气输送,小管径的油气管道每年的运输量为几百万吨,管道直径比较大的油气管道可以达到几千万吨,由此可见,其运输量远远超过了别的运输途径的输送量,在管道运输中,采用运量大、长距离、大口径的油气管道成本相对比较低。
[0003]石油管道运输,除却管道外部因素的影响,管道内壁的粗糙度也会影响石油传输的效率,特别是石油弯管处内表面的不规则凸起,不仅会对石油造成阻碍延缓石油的流速,还会加快石油对管道的腐蚀。传统的管壁打磨通常采用磨料水射抛光技术,但是使用的打磨头时常与管道内壁摩擦,且容易受到打磨液的侵蚀,最终导致打磨头的磨损,降低弯管内表面的抛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减小打磨头与管壁之间的摩擦,降低磨损,达到延长打`磨头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和连接在两个保护壳体之间的转轴,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叶轮,保护壳体上开有梯形槽,在梯形槽底部设置有盲孔,转轴的两端端部与盲孔螺纹配合,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吊耳,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上下两端端部安装有滚轮。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向夹持固定好的石油弯管内注入打磨液,由钢绳与吊耳连接,在牵引设备中的驱动下,打磨头进入到弯管中,打磨液从打磨头与弯管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快速流出,打磨液作用在管壁上,经过磨料颗粒的高速运动对弯管内壁上的边角或是凸起等起到剪切去除的作用,进而达到抛光打磨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流动的打磨液带动叶轮能够自由转动,叶轮可将部分的打磨液旋转喷射至管壁上,以此对弯管内壁进行辅助打磨,在打磨液冲击管壁的同时也将管壁上脱落的铁屑清理;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可在打磨液快速流动时对叶轮进行保护,且在保护壳体上下两端设置的滚轮可在弯管内壁进行自由滑动,以避免因保护壳体与管壁的过度摩擦而导致两者的磨损,延长了打磨头的使用寿命,保护壳体与转轴螺纹连接,使得在叶轮受损后快速更换,提高了打磨头的实用性。
[0007]所述叶轮包括轮盘,所述轮盘转动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轮盘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轮盘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叶片,相邻两个叶片之间构成叶槽,叶槽中设置有辅助叶片。叶轮的设计是由合金材质的叶片焊接在轮盘上,以此来保证叶轮在磨料颗粒长时间的冲击碰撞下的稳定性,在轮盘上不仅考虑减少叶片的排挤和叶片表面的摩擦,还要考虑轮盘上叶片的流道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液体流动的稳定性以及叶片对流体的充分作用,因此采用多个叶片,在相邻的叶片之间的叶槽内设置辅助叶片,可冲刷尾流,更加有效地防止尾流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了叶片的修正系数,进而增加打磨液的旋转速度,提高叶轮辅助打磨的效率。
[0008]所述轮盘上还开有多个平衡孔,所述平衡孔环形阵列分布在轮盘轴线四周。轮盘上开有的平衡孔可使得轮盘前后的压力平衡,保持转动稳定,减小振动,保证叶轮的工作效率。
[0009]所述叶片与辅助叶片之间的叶槽进口部分为光滑的平面。光滑平面的进口部分可加快打磨液的速度,可进一步减少流体的动量损失,提高叶轮本身的抗汽蚀性能。
[0010]所述保护壳体为弧形或是半球形。保护壳体设置为弧形或是半球形可减小对打磨液流动的阻碍作用,同时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
[0011]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3]1、本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和连接在两个保护壳体之间的转轴,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叶轮,保护壳体上开有梯形槽,在梯形槽底部设置有盲孔,转轴的两端端部与盲孔螺纹配合,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吊耳,在所述保护壳体的上下两端端部安装有滚轮;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可在打磨液快速流动时对叶轮进行保护,且在保护壳体上下两端设置的滚轮可在弯管内壁进行自由滑动,以避免因保护壳体与管壁的过度摩擦而导致两者的磨损,延长了打磨头的使用寿命,保护壳体与转轴螺纹连接,使得在叶轮受损后快速更换,提高了打磨头的实用性;
[0014]2、本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采用多个叶片,在相邻的叶片之间的叶槽内设置辅助叶片,可冲刷尾流,更加有效地防止尾流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了叶片的修正系数,进而增加打磨液的旋转速度,提高叶轮辅助打磨的效率;
[0015]3、本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光滑平面的进口部分可加快打磨液的速度,可进一步减少流体的动量损失,提高叶轮本身的抗汽蚀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0]1-保护壳体、2-叶轮、3-吊耳、4_转轴、5_滚轮、6_轮盘、7_叶片、8_辅助叶片、9-平衡孔、10-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I和连接在两个保护壳体I之间的转轴4,在所述转轴4上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叶轮2,保护壳体I上开有梯形槽10,在梯形槽10底部设置有盲孔,转轴4的两端端部与盲孔螺纹配合,在所述保护壳体I的一侧设置有吊耳3,在所述保护壳体I的上下两端端部安装有滚轮5 ;所述叶轮2包括轮盘6,所述轮盘6转动设置在转轴4上,所述轮盘6设置有多个叶片7,所述轮盘6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叶片7,相邻两个叶片7之间构成叶槽,叶槽中设置有辅助叶片8 ;所述轮盘6上还开有多个平衡孔9,所述平衡孔9环形阵列分布在轮盘6轴线四周,所述辅助叶片8的长度小于叶片7的长度。
[0023]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向夹持固定好的石油弯管内注入打磨液,由钢绳与吊耳3连接,在牵引设备中的驱动下,打磨头进入到弯管中,打磨液从打磨头与弯管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快速流出,打磨液作用在管壁上,经过磨料颗粒的高速运动对弯管内壁上的边角或是凸起等起到剪切去除的作用,进而达到抛光打磨的效果;保护壳体I设置为弧形或是半球形可减小对打磨液流动的阻碍作用,同时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在整个过程中,流动的打磨液带动叶轮2能够自由转动,叶轮2可将部分的打磨液旋转喷射至管壁上,以此对弯管内壁进行辅助打磨,在打磨液冲击管壁的同时也将管壁上脱落的铁屑清理;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I可在打磨液快速流动时对叶轮进行保护,且在保护壳体I上下两端设置的滚轮5可在弯管内壁进行自由滑动,以避免因保护壳体I与管壁的过度摩擦而导致两者的磨损,延长了打磨头的使用寿命,保护壳体I与转轴4螺纹连接,使得在叶轮2受损后快速更换,提高了打磨头的实用性?’轮盘6`上开有的平衡孔9可使得轮盘6前后的压力平衡,保持转动稳定,减小振动,保证叶轮2的工作效率,光滑平面的进口部分可加快打磨液的速度,可进一步减少流体的动量损失,提高叶轮2本身的抗汽蚀性能。
[0024]叶轮2的设计是由合金材质的叶片7焊接在轮盘6上,以此来保证叶轮2在磨料颗粒长时间的冲击碰撞下的稳定性,在轮盘6上不仅考虑减少叶片7的排挤和叶片7表面的摩擦,还要考虑轮盘6上叶片7的流道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液体流动的稳定性以及叶片7对流体的充分作用,因此采用多个叶片7,在相邻的叶片7之间的叶槽内设置辅助叶片8,所述辅助叶片8的长度小于叶片7的长度,可冲刷尾流,更加有效地防止尾流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了叶片7的修正系数,进而增加打磨液的旋转速度,提高叶轮2辅助打磨的效率。
[002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保护壳体(1)和连接在两个保护壳体(I)之间的转轴(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4)上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叶轮(2),保护壳体(1)上开有梯形槽(10),在梯形槽(10)底部设置有盲孔,转轴(4)的两端端部与盲孔螺纹配合,在所述保护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吊耳(3),在所述保护壳体(1)的上下两端端部安装有滚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包括轮盘(6),所述轮盘(6)转动设置在转轴(4)上,所述轮盘(6)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叶片(7),相邻两个叶片(7)之间构成叶槽,叶槽中设置有辅助叶片(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6)上还开有多个平衡孔(9),所述平衡孔(9)环形阵列分布在轮盘(6)轴线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叶片(8)的长度小于叶片(7)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为弧形或是半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弯管内表面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5)为万向轮。`
【文档编号】B24B5/40GK203622111SQ201320853206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王开银 申请人:四川东科管道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