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该特厚板正火后加速冷却装置具有汽包、层流冷却集管、气吹、侧喷,在汽包下部设置有层流冷却集管,在层流冷却集管下部设置有气吹,在气吹4下部设置有侧喷,在特厚板的正火过程中,通过加大正火冷却速度,降低钢板的相变温度,抑制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长大,可以得到较少数量的铁素体及较细、较多数量的珠光体组织,而使强度、塑性及低温脆性等均得到改善,从而保证钢板强度,提高钢板的合格率。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提高特厚板正火的机械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提高特厚板正火后特厚板力学性能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微合金特厚钢主要用于桥梁、锅炉、压力容器、船舶等多个领域。钢板控轧控冷时得到的组织通常不均匀,影响材料的使用,特别是厚规格钢板。控轧特厚钢板采用微合金化,可有效提高钢板强度和韧性,改善力学性能,但板厚效应严重。因此需要对较厚的钢板进行正火热处理,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正火虽然可以使钢板得到很好的韧性,但是会降低其强度,造成正火后钢板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正火时重新奥氏体化后,晶粒内部位错密度大幅度减小,而晶粒细化产生的强化作用又不能完全弥补损失的位错强化。常规高强度特厚板正火加热后的冷却通常采用空冷冷却方式,导致钢板相变温度较高,铁素体晶粒粗大,钢板的强度大幅度降低(若提高碳当量又会造成焊接适应性变差),甚至不能达到交货标准要求,在此情况下建立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就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解决特厚板控轧及正火后板厚效应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特厚板正火后加速冷却装置具有汽包、层流冷却集管、气吹、侧喷,在汽包下部设置有层流冷却集管,在层流冷却集管下部设置有气吹,在气吹下部设置有侧喷,在特厚板的正火过程中,通过加大正火冷却速度,降低钢板的相变温度,抑制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长大,可以得到较少数量的铁素体及较细、较多数量的珠光体组织,而使强度、塑性及低温脆性等均得到改善,从而保证钢板强度,提高钢板的合格率。
[0005]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提高特厚板正火的机械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做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附图中,1.辊底式热处理炉;2.特厚板;3.汽包;4.气吹;5.层流冷却集管;6.侧喷。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具有汽包3、气吹4、层流冷却集管5、侧喷6,在汽包3下部设置有层流冷却集管5,在层流冷却集管5下部设置有气吹4,在气吹4下部设置有侧喷6,特厚板2从辊底式热处理I出炉后,利用PLC控制的层流冷却集管5按工艺要求开启,特厚板2进入冷却水中,气吹4使水不往钢板后侧流去,以保护热处理炉,侧喷6将表面的残水及蒸气膜吹走,保持钢板表面冷却均匀,汽包3为保持层流冷却集管5水量稳定,以最终保证冷却均匀。
[0010]上面所述的实施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作出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特厚板正火后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是该特厚板正火后加速冷却装置具有汽包、层流冷却集管、气吹、侧喷,在汽包下部设置有层流冷却集管,在层流冷却集管下部设置有气吹,在气吹下部设置有侧喷。
【文档编号】C21D1/28GK203683599SQ20132086719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朱书成, 许少普, 唐郑磊, 李忠波, 赵迪 申请人: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