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76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包括呈圆形的固定盘以及覆盖于该固定盘正面的磨头,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设有装配孔,所述磨头包括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所述内磨头组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一磨头片组成,所述外磨头组均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二磨头片组成,相邻的第一磨头片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相邻的第二磨头片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之间间隔一道圆形槽,所述第二磨头片的研磨面在朝固定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在持续磨削过程中,磨头的研磨面会越磨越大,这样就可以适当地弥补因磨头锋利度和强度降低所带来的磨削效果差异,确保磨削效果一致,进而提高石材产品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加工用具,尤其是指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材行业中,往往需要石材进行磨削、细磨以及抛光的处理,从而得到表面色泽和光滑的较好的石材产品。磨片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石材磨削工具,现有的磨片一般包括固定盘以及覆盖于该固定盘正面的磨头,并且在固定盘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机台输出轴相适配装配孔。
[0003]目前市面上出现得比较多的金刚石磨片都是圆饼实体结构,其固定盘正面的磨头一般截面是一致的,由于磨头在磨削的过程中容易消耗掉,磨头的锋利度和强度都在一定程度会有所降低,因此随着磨削的进行,石材需要更大的研磨面,以便确保磨削效果的一致性,而现有的磨头在磨削后,截面往往无法满足石材的需求,这样容易造成石材磨削效果出现局部差异,不利于提高石材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磨片上磨头在持续磨削过程中出现的磨削效果不一致的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包括呈圆形的固定盘以及覆盖于该固定盘正面的磨头,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设有装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包括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所述内磨头组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一磨头片组成,所述外磨头组均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二磨头片组成,相邻的第一磨头片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相邻的第二磨头片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之间间隔一道圆形槽,所述第二磨头片的研磨面在朝固定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0007]进一步的,每个第一磨头片大小一致并且均为由两条圆弧和两条直线围成的扇形磨头片。
[0008]进一步的,每个第二磨头片大小一致,其形状均为扇形台,并且该扇形台的顶面为由两条圆弧和两条直线围成扇形,该扇形台在朝固定盘方向上的截面积依次增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直形槽为由内朝外宽度一致的直形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槽为由里朝外宽度一致的圆形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磨头组包括四个第一磨头片,每个第一磨头片各占90度的圆周角位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磨头组包括八个第二磨头片,每个第二磨头片各占45度的圆周角位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磨头片上开设有研磨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背面设有便于与机头的装配部件相卡合的安装筋,所述安装筋包括由装配孔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的内凸筋、设于固定盘背面中部的外凸筋以及复数根两端分别连接于内凸筋和外凸筋上的加强筋。
[0015]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通过将所述第二磨头片的研磨面设置成在朝固定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这样就可以使得在持续磨削过程中,磨头的研磨面会越磨越大,这样就可以适当地弥补因磨头锋利度和强度降低所带来的磨削效果差异,确保磨削效果的一致性,进而提高石材产品的质量。
[0017]2、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磨头片和第二磨头片设置成扇形,可以保证磨片锋利度不减弱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磨头的研磨面积,一方面可以提高磨削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磨头与所述固定盘连接的牢固程度。
[0018]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盘的背面设有便于与机头的装配部件相卡合的安装筋,这样可以使得固定盘与机头连接更加紧固,能够保证机头能够输出足够大的力矩,进而有利于对材质较硬的石材进行加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包括呈圆形的固定盘I以及覆盖于该固定盘正面的磨头2,所述固定盘I的中心处设有装配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2包括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所述内磨头组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I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一磨头片2a组成,所述外磨头组均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I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二磨头片2b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磨头组包括四个第一磨头片2a,每个第一磨头片2a各占90度的圆周角位置,所述外磨头组包括八个第二磨头片2b,每个第二磨头片2b各占45度的圆周角位置。相邻的第一磨头片2a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21,相邻的第二磨头片2b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22,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之间间隔一道圆形槽23,所述第二磨头片2b的研磨面在朝固定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上述设置这可以使得在持续磨削过程中,磨头的研磨面会越磨越大,这样就可以适当地弥补因磨头锋利度和强度降低所带来的磨削效果差异,确保磨削效果的一致性,进而提高石材产品的质量。
[0023]参照图1。每个第一磨头片2a大小一致并且均为由两条圆弧和两条直线围成的扇形磨头片。每个第二磨头片2b大小一致,其形状均为扇形台,并且该扇形台的顶面为由两条圆弧和两条直线围成扇形,该扇形台在朝固定盘方向上的截面积依次增大。将第一磨头片2a和第二磨头片2b设置成扇形,可以保证磨片锋利度不减弱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磨头的研磨面积,一方面可以提高磨削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磨头与所述固定盘连接的牢固程度。所述直形槽21和直形槽22均为由内朝外宽度一致的直形槽。所述圆形槽23为由里朝外宽度一致的圆形槽。为了增大内磨头组的锋利度,所述第一磨头片上还开设有研磨槽24。[0024]参照图2。所述固定盘I的背面设有便于与机头的装配部件相卡合的安装筋4,所述安装筋4包括由装配孔3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的内凸筋40、设于固定盘背面中部的外凸筋41以及复数根两端分别连接于内凸筋40和外凸筋41上的加强筋42。通过设置安装筋4,这样可以使得固定盘I与机头连接更加紧固,能够保证机头能够输出足够大的力矩,进而有利于对材质较硬的石材进行加工。
[0025]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包括呈圆形的固定盘以及覆盖于该固定盘正面的磨头,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设有装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包括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所述内磨头组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一磨头片组成,所述外磨头组均由复数个沿所述固定盘中心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二磨头片组成,相邻的第一磨头片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相邻的第二磨头片之间间隔一道直形槽,内磨头组和外磨头组之间间隔一道圆形槽,所述第二磨头片的研磨面在朝固定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磨头片大小一致并且均为由两条圆弧和两条直线围成的扇形磨头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磨头片大小一致,其形状均为扇形台,并且该扇形台的顶面为由两条圆弧和两条直线围成扇形,该扇形台在朝固定盘方向上的截面积依次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形槽为由内朝外宽度一致的直形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为由里朝外宽度一致的圆形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磨头组包括四个第一磨头片,每个第一磨头片各占90度的圆周角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磨头组包括八个第二磨头片,每个第二磨头片各占45度的圆周角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头片上开设有研磨槽。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使用方便的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的背面设有便于与机头的装配部件相卡合的安装筋,所述安装筋包括由装配孔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的内凸筋、设于固定盘背面中部的外凸筋以及复数根两端分别连接于内凸筋和外凸筋上的加强筋。
【文档编号】B24B41/04GK203636597SQ201420012930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陈隐兴 申请人:泉州中星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