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355J2风电用钢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075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炼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355J2风电用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钢铁企业作为高能耗行业之一,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20%左右,开发减量化生产工艺,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同时,目前钢铁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开发减量化生产工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各钢铁企业化解危机的有效措施。

目前,国内中厚板企业S355J2风电用钢产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贵金属Nb、V、Ti,这些贵金属的加入提高了钢板的性能,同时也增加了吨钢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节省贵金属,降低生产成本的S355J2风电用钢的生产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S355J2风电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 0.15~0.18%、Si 0.25~0.45%、Mn 1.4~1.8%、P≤0.02%、S≤0.004%,余为Fe和微量杂质;

(2)加热温度为1150~1200℃;

(3)粗轧温度区间1000~1100℃,粗轧道次≥3道,第一道次压下率≥10%;

(4)精轧开轧温度870~930℃,终轧温度800~880℃,精轧阶段采用大压下量,累计变形率≥60%;

(5)钢板出精轧机后直接进入热矫直机,矫直温度810~850℃,矫后进入 冷床空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可节省贵金属Nb、V、Ti的加入,使吨钢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2、本发明生产的S355J2风电用钢完全满足EN10025-2标准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轧制工艺流程为加热-除鳞-粗轧-精轧-矫直-剪切-冷床空冷-入库。

实施例1:

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 0.17%、Si 0.40%、Mn 1.5%、P≤0.02%、S≤0.004%,余为Fe和微量杂质。

加热温度为1170℃;粗轧温度区间1030~1100℃,粗轧道次为3道,第一道次压下率22%。精轧开轧温度900℃,终轧温度840℃,精轧阶段采用大压下量,累计变形率63%;钢板出精轧机后直接进入热矫直机,矫直温度830℃,矫后进入冷床空冷。

实施例2:

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 0.16%、Si 0.35%、Mn 1.7%、P≤0.02%、S≤0.004%,余为Fe和微量杂质。

加热温度为1190℃;粗轧温度区间1030~1100℃,粗轧道次为5道,第一道次压下率18%。精轧开轧温度920℃,终轧温度860℃,精轧阶段采用大压下量,累计变形率66%;钢板出精轧机后直接进入热矫直机,矫直温度840℃,矫后进入冷床空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