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299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分离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用于用来对尤其是由如纤维素或者木材那样的材料构成的工件进行分离和/或磨削的工具机的分离盘,该分离盘具有盘状的基体,所述基体具有在径向上处于里面的接纳区域以及在径向上处于外面的工作区域,所述在径向上处于外面的工作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作用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作用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作用区域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作为切削磨粒(Schneidkorn)或者作为切削齿构成的切削元件。



背景技术:

在DE 103 37 841 A1中公开了一种分离盘。该分离盘包括在径向上布置在里面的、用于以能够松开的方式将盘固定在旋转驱动装置上的接纳区域以及在径向上布置在外面的、用于与工件共同作用的作用区域。所述作用区域具有向外敞开的倾斜的缝隙并且设有包含研磨的切削体的切削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用简单的设计上的措施来改进用于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分离盘。

该任务用一种用于用来对尤其是由如纤维素或者木材那样的材料构成的工件进行分离和/或磨削的工具机的分离盘来解决,该分离盘具有盘状的基体,所述基体具有在径向上处于里面的接纳区域以及在径向上处于外面的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作用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作用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作用区域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作为切削磨粒或者作为切削齿来构成的切削元件。按照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用区域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用区域在径向上升高或者伸出。

一般来说,对于商业上常见的分离盘来说,切削元件的一大部分在碰撞情况中或者在分离盘碰到未预见的较硬的材料、例如石块或者金属时断裂或者碎裂,使得所述分离盘变钝或者丧失性能。本发明能够在碰撞情况中限制所述切削元件的断裂。在此,在碰撞时有针对性地使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在径向上升高或者在径向上伸出的第二区域上面或者里面设置的切削元件报废,以保护在径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后面的切削元件。由此能够实现所述分离盘的明显更高的寿命。

“在径向上升高”在这方面应该系指,尤其所述第二作用区域说得确切一些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在径向上从所述分离盘的轴线或者中心点朝工作区域的方向如此升高,使得所述第二作用区域优选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分离盘的最大的长度。

“在径向上伸出”在这方面尤其应该系指,尤其所述第二作用区域说得确切一些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在径向上从所述分离盘的轴线或者中心点朝工作区域的方向如此伸出,使得所述第二作用区域优选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分离盘的最大的长度。

“盘状地”尤其应该系指一种尤其至少基本上为柱筒状的形状,其直径或者半径比其厚度或者正交于半径伸展的长度大了许多倍。

所述基体可以具有5mm以内、尤其是3.5mm以内、优选3mm以内、优选2mm以内、尤其优选1.6mm以内、例如1.5mm或者还更小的轴向长度。也可以考虑所述基体的1m以内、尤其是0.75mm以内、优选0.6mm以内、例如0.5mm或者更小的轴向长度。

“切削元件”在这方面尤其应该系指一种元件,该元件对有待加工的工件有变形的和/或切除的作用。切削元件可以通过切削磨粒或者切削齿来构成,所述切削磨粒或者切削齿尤其由矿物的和/或陶瓷的材料-例如由金刚石、刚玉、碳化硅、氮化硼等等构成。所述切削磨粒可以由硬金属或者其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得有意义的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切削磨粒或者切削齿可以具有每种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得有意义的几何设计。同样,切削元件可以至少部分地构造为表面结构的边缘、转角或者变尖部(Zuspitzung),所述边缘、转角或者变尖部在所述有待加工的工件上引起摩擦增大及温度发展的升高,所述摩擦增大及温度发展的升高将变形的和/或切除的作用施加到所述有待加工的工件上面或者里面。

所述切削元件可以构造为磨削元件。

所述切削磨粒可以构造为断裂的或者成形的切削磨粒。

“作用区域”应该系指一种区域,该区域具有至少一个被构造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切削元件。所述作用区域在此可以构造为至少一个作用侧、至少一个作用面和/或至少一个作用边缘。尤其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在径向上升高的或者在径向上伸出的突起。

“区域”可以系指至少一个表面,该表面尤其通过边缘来限定。

尤其所述切削元件可以埋入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作用区域中。“埋入”在这方面尤其应该系指至少部分地包裹刀刃(Schneide),在此在所述基体与所述刀刃的至少一部分之间构成形状配合和/或材料配合。所述刀刃可以在制造过程中有利地直接被埋入到所述基体中,方法是:例如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切削元件来构造粘合剂。

优选地,作用区域的至少一个切削元件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基体的端面上。所述切削元件可以额外地尤其与端面相邻地设置在至少一个侧面上。

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分离盘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能够有利的是,为了对工件进行加工,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作用面和/或至少一个第一作用边缘,并且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作用面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作用边缘。由此有利地不仅可以用所述第一作用面和/或所述第一作用边缘来进行工作、尤其是进行切削和/或磨削,而且可以用所述第二作用面和/或所述第二作用边缘来进行工作、尤其是进行切削和/或磨削。所述第一作用面和/或所述第一作用边缘以及所述第二作用面和/或所述第二作用边缘可以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出现,从而产生波浪轮廓。

所述第二作用边缘可以构造为在径向上靠外面的、尤其是处于外面的作用边缘。所述第一作用边缘可以构造为在径向上靠里面的、尤其是处于里面的作用边缘。

所述第二作用面可以构造为在径向上靠外面的、尤其是处于外面的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可以构造为在径向上靠里面的、尤其是处于里面的作用面。

“作用面”在这方面尤其应该系指一种面,该面被设置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并且具有尤其作为切削磨粒来构成的切削元件。所述作用面在此尤其可以凸出地弯曲地构成。此外,所述作用面可以构造为平坦的结构。优选地,可以设置多个作用面,所述作用面相对于彼此弯曲。特别优选地,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彼此尤其平行地对置的侧向的作用面,这些作用面借助于尤其至少基本上在轴向上延伸的作用面来连接。所述作用面在此可以将在几何学上不确定的切削作用引入到工件中。所述作用面可以被设置用于尤其限定所述基体或者分离盘的最大的径向长度。所述作用面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分离盘或者基体的端面上。

“作用边缘”在这方面应该系指一种边缘,该边缘被设置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并且/或者用于在工件中导引所述分离盘。对于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的作用边缘来说,所述作用边缘可以沿着轴向的方向延伸并且尤其可以构造为在几何学上特定的切削边缘。对于用于对所述分离盘进行导引的作用边缘来说,所述作用边缘可以限定作用面。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作用边缘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尤其可以构造为在几何学上不确定的边缘。所述作用边缘可以被设置用于将两个面、例如侧面和连接到该侧面上的端面隔开。

所述作用边缘在此可以限定所述基体或者分离盘的尤其最大的径向长度和/或轴向长度。

特别地,至少一个第一作用面和/或第二作用面和/或过渡面在所述基体和/或分离盘的端面上面延伸、尤其与所述基体或者分离盘的端面一体地延伸。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用面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作用边缘沿着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用面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作用边缘错开地布置。特别地,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用面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用边缘沿着圆周方向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用面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作用边缘邻接。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尤其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分离盘的最大的径向长度。由此可以有利地实现:优选所述第二作用区域与较硬的材料碰撞并且由此至少相应地或者说部分地(anteilig)保护所述第一作用区域以防止损坏。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所述第一作用面和/或所述第一作用边缘构成第一包络线(Einhüllende)并且所述第二作用面和/或所述第二作用边缘构成第二包络线,使得所述第二包络线完全包围所述第一包络线,并且尤其是平行于所述第一包络线来伸展。尤其所述第一包络线和所述第二包络线可以彼此同心。

“包络线”应该系指一种旋转面,该旋转面通过尤其是所述第一或者第二作用边缘和/或作用面中的至少一个围绕着所述分离盘的轴线的旋转来构成。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用面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作用边缘沿着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用面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作用边缘在径向上连续地升高。

优选地,可以设置多个以有规律的间距彼此间隔开的、尤其是第一作用区域和/或第二作用区域。

特别优选地,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可以沿着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以50%以内、尤其是40%以内、优选30%以内、优选20%以内、特别优选10%以内、例如5%、3%或者小于1%的幅度延伸。优选地,圆周区段可以如此构成,使得沿着圆周方向两个第二作用区域跟随着一个第一作用区域。特别优选地,所述圆周区段可以如此构成,使得沿着圆周方向一个第二作用区域跟随着一个第一作用区域,从而所述圆周区段沿着圆周方向尤其波浪状伸展。优选地,可以设置多个同类的或者不同的彼此先后相随的圆周区段。但是,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和第二作用区域沿着圆周区段的大量备选的布置方案也是可以的。

尤其可以设置四个以上、例如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或者十一个波形区段。但是,特别优选地,设置了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五个或者更多个波形区段。

由此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和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可以在运行中沿着圆周方向或者沿着旋转方向有利地交替地出现,从而实现很好的结果。

此外,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和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可以交替地构成。尤其所述作用区域可以沿着圆周方向波浪状地构成。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所述分离盘在径向上处于外面的工作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第一作用区域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连接起来的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在此可以优选将所述第一作用区域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连接起来。由此可以实现:所述过渡区域防止旋转的分离盘沿着旋转方向过于激烈地碰撞到较硬的原料或者材料上。

所述过渡区域可以具有过渡边缘。所述过渡边缘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边缘和/或所述第二作用边缘尤其在径向上弯曲。

特别地,所述过渡区域、尤其是至少一个过渡面和/或至少一个过渡边缘可以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到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在径向上尤其以30°到60°、优选35°到55°、优选40°到50°、特别优选43°到48°、例如45°的角度范围升高。

所述过渡区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作为切削磨粒或者作为切削齿来构成的切削元件。

此外,所述过渡区域可以用作转向机构或者用作导出机构,其中例如将沿着旋转方向的能量至少部分地朝径向方向传输,从而在所述过渡区域与较硬的工件接触时使用者得到关于其与较硬的工件相接触的反馈。

特别地,所述第一过渡区域可以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到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尤其是连续地、断断续续地并且/或者单调地升高。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至少两个第二作用区域彼此尤其沿着圆周方向对置。尤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作用区域可以借助于凹部彼此隔开。由此可以通过所述凹部将在切削或者磨削时产生的振动降低到最低限度。优选地,所述凹部可以在处于外面的区域中沿着径向方向延伸。

特别优选地,尤其作为切削齿并且/或者作为切削磨粒来构成的切削元件可以被钎焊和/或熔焊在所述基体上。由此所述切削齿和/或所述切削磨粒可以以有利的方式与所述基体相连接。但是原则上,其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得有意义的连接方案也是可以的。

此外,能够有利的是,所述第一作用区域的切削元件构造为第一切削齿,并且所述第二作用区域的切削元件构造为第二切削齿。优选地,所述第二切削齿相对于所述第一切削齿在径向上伸出。由此可以实现:所述第二切削齿在碰撞到较硬的原料或者较硬的材料上时报废或者有针对性地过度激烈地经受负荷,以保护第一齿。

特别地,所述第二切削齿的第二作用边缘或者第二切削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切削齿的第一作用边缘或者第一切削边缘尤其至少部分地以3mm以内、尤其是2mm以内、优选1.5mm以内、特别优选1.25mm以内、例如1.0mm、0.75mm或者0.5mm的幅度在径向上伸出。也可以考虑,所述第二切削齿的第二作用边缘或者第二切削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切削齿的第一作用边缘或者第一切削边缘以8mm以内、尤其是7mm以内、优选6mm以内、优选5mm以内、特别优选4mm以内的幅度在径向上伸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作用区域可以具有最大的第二半径并且所述第一作用区域可以具有最大的第一半径,其中所述第二半径相对于所述第一半径以4%以内、尤其是2%以内、优选1%以内、优选0.75%以内、特别优选0.5%以内、例如0.4%、0.3%或者0.2%的幅度在径向上升高或者在径向上伸出。也可以考虑一种第二半径,该第二半径相对于所述第一半径以6%以内或者5%以内的幅度在径向上升高或者在径向上伸出。

附图说明

其他优点从以下附图说明中得出。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包含了组合中的大量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会有利地单独地看待所述特征并且将其概括为其他有意义的组合。在此示出:

图1是按本发明的分离盘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分离盘的放大的截取部分;

图3是按本发明的分离盘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并且

图4是按本发明的分离盘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在以下附图中,相同的构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相应地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和/或磨削工件的分离盘。根据本发明的分离盘能够普遍地使用并且尤其适合用于对由纤维素例如草、灌木或者树根、木材、塑料或者复合结构构成的工件进行加工。不过,作为替代方案,所述分离盘也可以适合用于对例如金属、岩石或者复合结构进行加工。

所述分离盘被设置用于以能够松开的方式接纳在被旋转驱动的商业上常用的工具机上。所述分离盘可以随着旋转的和/或平移的到有待加工的工件上的运动而被接纳在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经熟知的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所述分离盘的接纳装置中。在此尤其将平移的进给引入到所述工具中,在所述工具中工具机的操作者将力施加到所述工具机、尤其是工具机壳体上。

在此,不仅固定的工具机、例如根据申请DE 102010042016或者US 2062969 A的台式圆锯适合用作工具机,而且不固定的工具机、例如根据申请DE 3740200 A1的手动圆锯或者例如根据申请DE 19616764 A1的可背携式的自由切割机适合用作工具机。作为替代方案,手推式的手动圆锯或者角磨机也合适。

图1示出了一种分离盘1,该分离盘具有盘状的基体3,所述基体具有在径向上处于里面的接纳区域5和在径向上处于外面的工作区域7。所述基体3具有轴线a。所述基体3在此径向于所述轴线a相对于轴向的长度延伸了许多倍,并且形成第一侧面33和与所述第一侧面33—尤其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33—对置的第二侧面35。所述两个侧面33、35在此构造为圆环状。作为替代方案,所述两个侧面33、35构造为椭圆状。所述两个侧面33、35构造为平坦的。所述两个侧面33、35彼此间具有1.75mm以内、例如大约1.5mm的间距。

所述基体3有利地具有接纳穿孔31,该接纳穿孔圆形地或者同轴地围绕所述分离盘1的轴线a或者中心来延伸并且限定了所述接纳穿孔31的径向的长度。

所述接纳穿孔31被所述接纳区域5所包围。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接纳区域5可以具有另外的、例如与所述接纳穿孔31相邻地布置的接纳穿孔31。在与所述接纳区域5相邻的情况下,沿着径向方向跟随有未进一步示出的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可以具有例如已经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减震穿孔。随后沿着径向方向跟随有工作区域7,该工作区域不仅包围所述中心区域而且包围所述接纳区域5。

所述工作区域7以在径向上处于外面的方式来布置并且限定了所述分离盘1的径向的长度。所述工作区域7具有多个第一作用区域9和多个第二作用区域11。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和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具有多个作为切削磨粒13来构成的切削元件13,所述切削元件至少被设置在将所述第一侧面33和所述第二侧面35连接起来的端面37上。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在所述工作区域7的第一侧面33和第二侧面35上面设置了多个作为切削体13来构成的切削元件13。由此所述切削磨粒13可以沿着径向的和/或轴向的方向从所述基体3伸出。

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沿着圆周方向u相对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错开地布置。

尤其所述切削元件13被熔焊到所述基体3上。

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具有第一作用面17。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具有第二作用面19。所述作用面17、19在此构造为所述分离盘1的端面37。所述作用面17、19是弯曲的并且在圆周方向u上沿着围绕所述轴线a的扇形段来延伸。所述第一作用面17相对于所述轴线a以第一半径R1来隔开。所述第二作用面19相对于所述轴线a以第二半径R2隔开。

所述第一作用面17具有至少两个尤其彼此对置的第一作用边缘18。所述第二作用面19具有至少两个尤其彼此对置的第二作用边缘20。所述作用边缘18、20同样弯曲地构成。优选地,所述作用边缘18、20具有作为切削磨粒13来构成的切削元件13。

按照本发明,像例如可以在图2中的放大图中看出的那样,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构造为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在径向上伸出的结构。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可以—例如通过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的未进一步示出的轴向的突起—来构造为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在轴向上伸出的结构。尤其所述第二作用面19构造为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面17在径向上伸出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作用面19的第二半径R2大于所述第一作用面17的第一半径R1。优选地,所述第二作用面19的最小半径大于所述第一作用面的最大半径。尤其所述第一作用面17可以构成第一包络线51并且所述第二作用面19可以构成第二包络线53,使得所述第二包络线53完全包围所述第一包络线51,并且优选平行于所述第一包络线来伸展。所述第一包络线51和所述第二包络线53彼此同心地布置。

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沿着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延伸了25%以内。尤其所述第二作用面19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面17伸出了1.5mm以内。优选地,所述半径R2比所述半径R1大了0.75%以内、尤其是大了0.5%以内。

尤其至少一个第一作用面17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作用面19平行地伸展。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所述第二作用面19尤其可以沿着旋转方向d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面17尤其升高地弯曲(angewinkelt)。

此外,设置了将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连接起来的过渡区域21。所述过渡区域21具有过渡面22,该过渡面将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的第一作用面17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的第二作用面19连接起来。所述过渡面22笔直地构成。在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面22可以至少部分地尤其凹入地并且/或者凸出地弯曲地构成。作为替代方案,可以放弃过渡区域21,使得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转变为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过渡区域21或者过渡面22分别在两侧连接到所述第一作用面17上并且沿着圆周方向u限定所述第一作用面17。

所述过渡面22具有至少两个尤其彼此对置的第一过渡边缘71。所述第二过渡面22具有至少两个尤其彼此对置的第二过渡边缘71。

优选地,所述过渡面22和/或所述过渡边缘71具有作为切削磨粒13来构成的切削元件13。

所述工作区域7具有多个径向的凹部27。所述凹部27如可以在图1和2中看出的那样构造为沿着径向方向敞开的结构。所述凹部27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区段89、91。第一区段89通道状地尤其设有2.3mm的宽度b,并且从所述工作区域7的圆周区域或者作用面17、19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到所述分离盘1的轴线a。所述通道状的区段89由至少两个尤其径向的彼此平行地伸展的侧边87构成。所述两个侧边87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作用区域7的相邻的第二作用面19上。尤其所述侧边87分别转变为第二作用面17、19。所述第一区段89汇入到所述凹部27的球状的第二区段91中。

一个第一作用区域9、两个第二作用区域11和两个过渡区域21被划分为圆周区段29,所述圆周区段形成所述分离盘1的扇形段。尤其所述圆周区段29将所述工作区域7划分为多个扇形段,所述扇形段分别通过径向的凹部27至少部分地限定彼此。优选地,所述工作区域7具有两个彼此对置的第二作用区域11,所述第二作用区域通过所述径向的凹部27来彼此隔开。作为替代方案,所述圆周区段29可以具有仅仅一个第一作用区域9和一个第二作用区域11。

特别地,可以设置多个彼此先后相随的圆周区段29。

在图3中可以看出图1和2的分离盘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所述分离盘1的工作区域7没有过渡区域,从而所述第一作用面17转变为所述第二作用面19。所述第二作用面19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面17连续地沿着圆周方向u在径向上升高。所述第一作用面17转变为所述第二作用面19。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所述第二作用面19可以沿着圆周方向u在径向上阶梯状地升高。

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尤其是所述第一作用面17沿着圆周方向u与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尤其是所述第二作用面19邻接。

沿着圆周方向u,凹部27要么将两个第一作用区域9隔开,要么将两个第二作用区域11隔开。尤其凹部27沿着所述工作区域7的圆周方向要么将两个第一作用面17隔开,要么将两个第二作用面19隔开。

优选地,在借助于凹部27来隔开两个第二作用区域11时,相对于所述凹部27沿着旋转方向d前置的第二作用区域11相应地升高,并且相对于所述凹部27沿着旋转方向后置的第二作用区域11下降。在此,沿着旋转方向d,不仅所述前置的第二作用区域11而且所述后置的第二作用区域11都与所述凹部27相邻、尤其是邻接地在径向上升高。

各一个第一作用区域9和一个第二作用区域11被划分为圆周区段29,所述圆周区段形成所述分离盘1的扇形段。所述圆周区段29至少部分地彼此分别通过径向的凹部27限定。所述圆周区段29分别具有一个第二作用面19,所述第二作用面要么沿着旋转方向d要么反向于旋转方向d相对于第一作用面17而升高。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可以设置圆周区段29,所述圆周区段具有两个第二作用区域11或者两个第二作用面19和一个第一作用区域9或者一个第一作用面17,从而尤其相应地与所述凹部27相邻地设置了第二作用区域11或者第二作用面19。

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工作区域7中的凹部27的区别在于其径向的长度,方法是:将两个第一作用区域9或者两个第一作用面17隔开的凹部27具有比将两个第二作用区域11或者两个第二作用面19隔开的凹部小的径向的长度。

在图4中可以看出图1和图3的分离盘1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不同,设置了作为切削齿23、25来构成的切削元件13。所述切削齿23、25沿着径向方向并且/或者沿着轴向方向从所述基体3中伸出来。在此,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具有多个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的切削齿基座45。所述切削齿基座45在此限定所述基体3的径向的长度。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具有一个唯一的切削齿基座45,所述切削齿基座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并且限定所述基体3的径向的长度。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的切削齿基座45在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的切削齿基座45伸出。

所述切削齿23、25分别与所述分离盘1的基体3的在径向上伸出的切削齿基座45尤其材料配合地相连接。所述切削齿23、25沿着圆周方向u彼此隔开。

所述切削齿23、25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在几何形状上特定的、作为切削边缘65、67来构成的作用边缘18、20,所述作用边缘尤其至少部分地沿着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切削齿23、25在此不应该局限于一种齿形几何形状、例如屋顶状齿(Dachzahn)或者尖齿,而是可以具有每种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得有意义的齿形几何形状。

所述第一切削齿23的至少一个作用边缘65、18可以构成第一包络线51,并且所述第二切削齿25的至少一个第二作用边缘67、20可以构成第二包络线53,使得所述第二包络线53完全包围所述第一包络线51,并且优选与该第一包络线平行地伸展。优选地,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的每个第一作用边缘65、18都处于所述第一包络线51上。所述第一包络线51具有第一半径R1并且所述第二包络线53具有第二半径R2,其中,所述第二半径R2大于所述第一半径R1。尤其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或者所述第二切削齿25构造为相对于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或者至少所述第一切削齿23在径向上伸出的结构。

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相应地具有七个第一切削齿23。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所述第一作用区域9可以具有更少的第一切削齿,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者六个第一切削齿,或者具有更多的第一切削齿,例如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或者更多个第一切削齿23。

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相应地具有一个唯一的第二切削齿25。但是,作为替代方案,所述第二作用区域11也可以具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第二切削齿。

所述作用区域9、11的切削齿23、25分别沿着圆周方向u彼此隔开。所述作用区域9、11也分别沿着圆周方向u彼此隔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