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3535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珩磨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珩磨机。



背景技术:

珩磨是制造业零件内孔精加工中的主要方法,而珩磨机也是现代机械领域中常用的设备,利用绗磨头对工件表面进行精加工。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加工平面、外圆面、球面、齿面等。但目前的设备在进行高负荷运行后,进刀机构磨损严重,同时工作平台定位不准确,造成珩磨过程中,加工精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珩磨机[申请号:200910115312.6],包括主轴传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工作台、珩磨头进给机构、珩磨头、数字控制系统、气动在线测量系统;珩磨头包括主轴、设置在主轴上的一组粗珩磨砂条和一组精珩磨砂条,珩磨头上设置有双级伸缩液压缸,双级伸缩液压缸包括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当第一活塞杆伸出时,粗珩磨砂条在第一活塞杆的作用下向外伸出进行粗珩磨,当第二活塞杆伸出时,精珩磨砂条在第二活塞杆的作用下伸出进行精珩磨,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油缸,珩磨头能在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该珩磨机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好,加工精度高,成本低,可以实现内孔径Φ10MM到Φ150MM零件的珩磨加工。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设备稳定性差,工件与工作台之间定位不准确造成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加工精度高,稳定性高的珩磨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珩磨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正上方设有设有绗磨头,所述的绗磨头与能驱动所述的绗磨头转动且轴向移动的旋转进刀机构相连,所述的旋转进刀机构与底座相连,所述的旋转进刀机构与底座之间设有能驱动所述的旋转进刀机构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旋转进刀机构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一竖直导向机构。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旋转进刀机构包括升降座,所述的升降座上设有第三转动驱动器,所述的第三转动驱动器内设有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一端与绗磨头相连,所述的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旋转轴进给机构相连。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旋转轴进给机构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固设于第三转动驱动器上,所述的机壳内设有与旋转轴相连并能驱动旋转轴轴向移动的进给推块,所述的进给推块与第二螺杆相连,所述的进给推块上设有第二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第二螺杆与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器相连,所述的进给推块与旋转轴之间设有第二竖直导向机构,所述的第二转动驱动器固设在机壳上。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第二竖直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根与机壳固定连接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上设有与定位柱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块,所述的机壳上设有条形通道,所述的第二滑块穿过条形通道与进给推块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的第一螺杆通过安装座固设在底座上,所述的安装座与第一螺杆之间设有转动轴承,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能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器,所述的升降座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套设于所述的第一螺杆上。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第一竖直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条固设于底座上的滑轨,所述的升降座上设有与滑轨一一对应设置的滑道。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工作台包括工件放置平台,所述的工件放置平台上设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所述的工件放置平台与底座之间设有横向导向机构,所述的工件放置平台下方设有支撑结构,所述的工件放置平台下方还设有冷却液回收机构。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上设有与工件放置平台下底面相抵靠的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与缸体之间设有第三竖直导向机构,所述的第三竖直导向机构包括与支撑体固连的上保持架和与缸体固连的下保持架,所述的所述的上保持架上设有至少一根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柱,所述的下保持架上设有与导向柱对应设置的导向孔。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夹紧组件,每一组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件防止平台上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上设有两块移动块,所述的移动块与滑槽之间设有锁紧件。

在上述的珩磨机中,所述的冷却液回收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件放置平台下方的回收盘,所述的回收盘上设有供支撑结构穿过的通道,所述的回收盘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的下端设有出液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珩磨机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珩磨头能在旋转的同时进刀,加工过程更加稳定。2、通过支撑结构对工作台进行支撑,减小工作台与底座的压力,防止平移轨道变形,从而保证精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底座1、工作台2、旋转进刀机构3、绗磨头4、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第一竖直导向机构6、升降座7、第三转动驱动器8、旋转轴进给机构10、旋转轴9、机壳11、进给推块12、第二螺杆13、螺纹孔14、第二转动驱动器15、第二竖直导向机构16、导向柱17、第二滑块18、条形通道19、第一螺杆20、安装座21、转动轴承22、第一转动驱动器23、第一滑块24、滑轨25、滑道26、工件放置平台27、夹紧机构28、横向导向机构29、冷却液回收机构30、支撑结构31、缸体32、活塞杆33、支撑体34、第三竖直导向机构35、上保持架36、下保持架37、导向柱38、导向孔39、夹紧组件40、移动块41、锁紧件42、回收盘43、通道44、导向板45、出液孔46、滑轨47、滑座48、滑槽4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珩磨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2,工作台2正上方设有设有绗磨头4,绗磨头4与能驱动绗磨头4转动且轴向移动的旋转进刀机构3相连,旋转进刀机构3与底座1相连,旋转进刀机构3与底座1之间设有能驱动旋转进刀机构3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旋转进刀机构3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一竖直导向机构6第一竖直导向机构6包括至少一条固设于底座1上的滑轨25,升降座7上设有与滑轨25一一对应设置的滑道26。

具体的,旋转进刀机构3包括升降座7,升降座7上设有第三转动驱动器8,第三转动驱动器8内设有旋转轴9,旋转轴9一端与绗磨头4相连,旋转轴9的另一端与旋转轴进给机构10相连。旋转轴进给机构10包括机壳11,机壳11固设于第三转动驱动器8上,机壳11内设有与旋转轴9相连并能驱动旋转轴9轴向移动的进给推块12,进给推块12与第二螺杆13相连,进给推块12上设有第二螺杆13配合的螺纹孔14,第二螺杆13与驱动第二螺杆13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器15相连,进给推块12与旋转轴9之间设有第二竖直导向机构16,第二转动驱动器15固设在机壳11上。第二竖直导向机构16包括至少一根与机壳11固定连接的导向柱17,导向柱17上设有与导向柱17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块18,机壳11上设有条形通道19,第二滑块18穿过条形通道19与进给推块12固定连接。第三转动驱动器8带动第二螺杆13转动,使得进给推块12沿第二螺杆13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旋转轴平移,第二竖直导向机构16保证进给推块能够稳定平移,防止在第二螺杆13转动的同时发生周向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螺杆20,第一螺杆20通过安装座21固设在底座1上,安装座21与第一螺杆20之间设有转动轴承22,底座1上设有能驱动第一螺杆20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器23,升降座7上设有第一滑块24,第一滑块24套设于第一螺杆20上。

工作台2包括工件放置平台27,工件放置平台27上设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28,工件放置平台27与底座1之间设有横向导向机构29,横向导向机构29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轨道,所述的工具放置平台27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横向压于该轨道上,工件放置平台27下方设有支撑结构31,工件放置平台27下方还设有冷却液回收机构30。

优化方案,支撑结构31包括缸体32和活塞杆33,活塞杆33上设有与工件放置平台27下底面相抵靠的支撑体34,支撑体34与缸体32之间设有第三竖直导向机构35,第三竖直导向机构35包括与支撑体34固连的上保持架36和与缸体32固连的下保持架37,上保持架36上设有至少一根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柱38,下保持架37上设有与导向柱38对应设置的导向孔39。当平台需要平移时,活塞杆下移,平移完成后。活塞杆上升并与工件放置平台27相抵靠,由于绗磨头工作时,绗磨头对工件放置平台27产生巨大压力,如此,可以减轻工件放置平台27与底座之间的压力,从而能够有效减小平台放置平台下方的滑块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防止磨损,使得工件放置平台27在平移时定位更准确,从而提高精度。

该夹紧机构28包括至少一组夹紧组件40,每一组夹紧组件40包括设置于工件放置平台27上的滑槽49,滑槽49上设有两块移动块41,移动块41与滑槽49之间设有锁紧件42。夹紧组件40也可以是在滑槽49一端设置固定件,在滑道的另一端设置移动块,从而将工件夹紧。锁紧件42为液压夹紧件。

上述所说的冷却液回收机构30包括设置于工件放置平台27下方的回收盘43,回收盘43上设有供支撑结构31穿过的通道44,通道44口具有向上翻折的边沿,从而能够避免冷却液与支撑机构31发生接触,回收盘43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板45,导向板45的下端设有出液孔46。回收盘43一侧的边沿位于导向板45上方,当冷却液从工件放置平台27流下后部分流到回收盘内,税后流到导向板45上,其余直接流至导向板45上,回收盘具有向导向板一侧倾斜的倾角,便于冷却液能够更顺畅的流到导向板45上,导向板的下端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一端设有出液孔46。

进一步的,该横向导向机构29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滑轨,在工件放置平台27下方设有滑座48,该滑座48横向压于滑轨47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工作台2、旋转进刀机构3、绗磨头4、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第一竖直导向机构6、升降座7、第三转动驱动器8、旋转轴进给机构10、旋转轴9、机壳11、进给推块12、第二螺杆13、螺纹孔14、第二转动驱动器15、第二竖直导向机构16、导向柱17、第二滑块18、条形通道19、第一螺杆20、安装座21、转动轴承22、第一转动驱动器23、第一滑块24、滑轨25、滑道26、工件放置平台27、夹紧机构28、横向导向机构29、冷却液回收机构30、支撑结构31、缸体32、活塞杆33、支撑体34、第三竖直导向机构35、上保持架36、下保持架37、导向柱38、导向孔39、夹紧组件40、移动块41、锁紧件42、回收盘43、通道44、导向板45、出液孔46、滑轨47、滑座48、滑槽4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