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外圆内沟的支沟磨沟方法与夹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4164阅读:30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套圈外圆内沟的支沟磨沟方法与夹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机械加工方法,尤其是轴承套圈外圆内沟的支沟磨沟方法与夹具。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在生产制备时,需要磨削内圈外圆,且在内圈外圆上磨削内沟,典型的如申请人生产的产品型号为0028的轴承,需要对内圈外圆的磨削;现有的生产内圈的外圆需要加工内沟的加工方法是:使用支外圆磨沟(外圆支撑作用磨削的基准),所以必须先磨外圆才能再磨内沟的沟道。而0028本身精度在一定范围内,外圆磨沟的磨加工后要渡芯,唯一有要求的就是沟道要求高,因此,现有方法在磨外圆基本是一种浪费,实际上对在外圆磨沟的要求并不能有明显的改进,如果使用支沟磨沟,能够提高效率,沟道的质量控制能够更好。

使用支沟磨沟新的改进后,在生产过程中对套圈外圆无要求,还减少窜圈(磨外圆的装夹和拆卸)、磨外径两道工序,节约加工成本,加快套圈流转速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套圈外圆内沟的支沟磨沟方法与夹具,轴承套圈外圆在磨削内沟时,轴承套圈套在一装夹轴上,砂轮轴承套圈上的一条沟道,在磨沟的砂轮同一旋转平面上设有后部支撑和下支撑,此时砂轮位于轴承套圈的前部磨削,后部支撑是一个带弹性的浮动支撑,后部支撑和下支撑的端部边缘为圆头片状,圆头片端部支沟的纵截面略小于磨削后沟道的截面,后部支撑和下支撑在磨削时支撑沟道,同装夹轴一道对轴承套圈支撑,作为磨削的基准。

下支撑的端部边缘为金刚石,在内沟磨削到75%以上时再由机械手送至支撑位置,金刚石同时对砂轮内沟磨削后进行硬质抛光。

一种轴承套圈外圆内沟的支沟磨沟夹具,包括装夹轴、沟道磨削的砂轮、在砂轮同一旋转平面上设有后部支撑和下支撑,此时砂轮位于装夹轴轴承套圈的前部磨削,后部支撑是一个带弹性的浮动支撑,后部支撑和下支撑的端部边缘为圆头片状,圆头片端部支沟的纵截面略小于磨削后沟道的截面,后部支撑和下支撑在磨削时支撑沟道,同装夹轴一道对轴承套圈支撑,作为磨削的基准。

后部支撑是一个弹性的浮动支撑,将轴承套圈工件顶向砂轮方向。

下支撑的端部边缘为金刚石片。

下支撑的端部的金刚石片为一个成50-65度锐角的部件,锐角的一边垂直水平线,另一边置于轴承套圈工件的外圆的第三象限210-255度的切线位置。

所述带弹性的浮动支撑端部为V字形,在轴承套圈两条切线的位置对轴承套圈施加浮动支撑的弹性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支沟磨沟过此产品能够改善工装,减少窜圈、磨外径工序,节约成本,还加快了套圈流转速度。质量保证,整个生产周期缩短,节约2道工序成本,对毛圈外圆要求还降低,简单又实用的工序工装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部支撑4的后支撑块结构件示意图;图2中a为后支撑块端面图,b图a中B-B截面示意图,c图同b图零件的外视图,d图为C图后支撑块的俯视透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部支撑4的夹持块结构件示意图;图3中a图为夹持块的主视图,b图为a夹持块B截面示意图,c图为a夹持块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下支撑的结构件示意图。图中a图下支撑夹持块示意图,b图为图a下支撑夹持块转90度的视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砂轮3、轴承套圈工件(内圈)1、内圈支承轴2、后部支撑4、浮动块5、下支撑6;后部支撑和浮动块的细节:后支撑块11、弹簧12、销孔13、弹簧孔14夹持块15、螺丝16;下支撑细节:金刚石头17、固定杆18、固定孔19。下支撑6细节,金刚石头17、固定杆18、固定孔19。

如图所示,一种轴承套圈外圆内沟的支沟磨沟方法与夹具,轴承套圈外圆在磨削内沟时,轴承套圈套在一装夹轴上,砂轮轴承套圈上的一条沟道,在磨沟的砂轮同一旋转平面上设有后部支撑和下支撑,此时砂轮位于轴承套圈的前部磨削,后部支撑是一个带弹性的浮动支撑,后部支撑和下支撑的端部边缘为圆头片状,圆头片端部支沟的纵截面略小于磨削后沟道的截面,后部支撑和下支撑在磨削时支撑沟道,同装夹轴一道对轴承套圈支撑,作为磨削的基准。

支沟磨沟方法的夹具极为重要,下支撑的端部边缘为金刚石,在内沟磨削到75%以上时再由机械手送至支撑位置,金刚石同时对砂轮内沟磨削后进行硬质抛光。

后支撑块图示,后支撑块11后端为固定槽,用于与机械手等固定,后支撑块前端开一槽,槽的中央装有夹持块15,弹簧12、销孔13、弹簧孔14、夹持块15前端为V字形状构件,V字形构件的两个边在沟道的两个切线方向支撑沟的磨削、槽的底部开设两弹簧孔,V字形状构件也是片状,可以硬质合金制备,能在沟槽内支撑工件。弹簧孔中设有伸出的弹簧,弹簧顶住槽中央装有夹持块15,从而实现弹性浮动支撑,为了安装夹持块,夹持块的中央设有槽状孔,后支撑块的槽上设有销孔13(垂直于槽的方向)、销孔内插有销轴插入夹持块上槽状孔。而且螺丝16;下支撑6细节中,金刚石片17、固定杆18、固定孔19。金刚石片前端为一个成50-65度锐角的部件,锐角的一边垂直水平线,另一边置于轴承套圈工件的外圆的第三象限210-255度的切线位置。

图3为本发明的后部支撑4的夹持块结构件示意图;图3中a为夹持块的主视图,b为a夹持块B截面示意图,3为a夹持块AA截面示意图;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在本夹具条件下换一较宽的砂轮再磨下内圈的外圆。磨沟的砂轮是窄片状砂轮,与窄片金刚石头一道对轴承套圈上的一条沟道进行加工。

轴承套圈的安装和砂轮3、后部支撑4、浮动块5的安装均是现有技术解决的,是机械化自动化的结构,轴承套圈自动输运,后部支撑4、浮动块5均采取安装在油缸或气动的机械手上的结构,在后部支撑4、浮动块5固定好位置后轴承套圈被内圈支承轴2伸入、支撑。伸入、支撑完成下支撑再松开,当需要下支撑工作时再由机械手带动到庙宇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以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