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焙烧酸浸解离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0655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砷含硫复杂金精矿提金工艺,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焙烧制备金焙砂、硫酸溶液浸出除铁,达到解离金的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容易浸取的金矿资源日趋枯竭。黄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从单一的易处理金矿资源,逐步发展到含砷含硫复杂金精矿的难处理金矿资源领域。

针对含砷含硫复杂金矿的金赋存形态复杂,品位低,分布不均匀,且部分矿床硫、砷等有害成分含量高的问题,解决难浸问题的对策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氰化之前先对金矿进行预处理,将金矿中伴生的主体矿物氧化分解,使被包裹的金解离暴露出来,同时也将一些干扰氰化浸金的组分除去;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试剂,以抑制或消除有害组分对氰化浸金过程的干扰。

目前对于含砷含硫复杂难处理金矿预处理工艺主要有:焙烧氧化法、压热氧化法、细菌氧化法三种基本工艺技术。焙烧氧化法主要用于含硫、含砷及含碳金矿石的预处理。是基于黄铁矿、毒砂、有机碳等载金矿物在高温条件下,有害组分通过挥发形式脱除,并使包裹的微细粒金充分暴露出来,产生适宜易氰化提金的金焙砂。压热氧化法是在较高压力和温度下,在酸性或碱性体系中使硫化物迅速氧化,从而使硫化物中的包裹金充分暴露出来,该法适用于高硫、高砷型难处理金矿及含硫、含砷微细浸染型金矿石。细菌氧化法是在某些细菌(如氧化铁硫杆菌)在酸性介质(ph=l~3)、温度30~40℃、充气(o2、co2)和氮、磷、钾等营养的条件下,在黄铁矿、砷黄铁矿共存的金精矿中优先氧化溶解砷黄铁矿,并沿金及硫化物的边界以及晶体缺陷部位进行化学腐蚀,形成一个多孔性产物,从而使其中包裹的金暴露出来,便于氰化回收。

虽然传统氧化焙烧法是目前国内外处理复杂金精矿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不同类型的复杂金矿的氧化焙烧有不同的要求,含铜金精矿采用一段高温过氧工艺,硫酸化焙烧工艺以及二段焙烧工艺。一段高温过氧焙烧工艺耗能高,硫酸化焙烧污染环境,二段焙烧工艺流程长,操作繁琐,增加投资成本。本发明采用低温焙烧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硫酸浸出脱铁,解决了焙烧氧化物二次包裹金解离,酸浸液可用于铁制备绿矾以及各种氧化铁制品以回收铁,其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减少30%~50%渣量,降低后期处理成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及拓宽应用领域提供广阔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洁、高效的低温焙烧、硫酸浸出解离金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使金从金精矿中焙烧解离、酸浸二次金的解离,然后浸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通过浮选金精矿放入转炉或沸腾焙烧炉中,加热至450℃~550℃,通入空气,反应30min~240min,得到金焙砂。失重率10%~15%,脱砷率50%~65%,脱硫率50%~90%。将金焙砂以液固比1:1~4:1与25%~35%的硫酸溶液浸出反应时间30min~240min,单位为l/kg,浸出温度60℃~105℃,搅拌速度200r/min~300r/min,酸浸后铁浸出率50%~98%,酸浸渣经过洗涤后浸金工序。

酸浸渣进行浸金,金浸出剂为氰化钠和硫脲。

酸浸液综合利用铁。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操作简单,低温焙烧能耗低,环境友好;

(2)金焙砂硫酸浸出后,将金进一步解离,酸浸液用廉价石灰中和,可用于制备氧化铁及铁盐,进行铁综合回收;

(3)金焙砂直接氰化与酸浸渣氰化对比,酸浸渣氰化药剂量减少一半,金回收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200g金精矿,含金为32.98g/t,含银为56.86g/t,含砷为2.58%,含硫27.48%,含铁27.97%,其粒度为-0.074mm,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74%;放置于转炉里后,通入空气,通气量为0.4m3/h,控制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240min,焙烧后得到金焙砂,失重率为12.1%,脱砷率为59.30%,脱硫率为81.15%。

将金焙砂进行硫酸浸出,硫酸浓度为30%,酸浸渣液固比为3:1,酸浸温度为90℃,酸浸时间为240min,硫酸浸出后过滤、洗涤得到酸浸渣,渣率(干重计)为47.5%,铁浸出率为98.12%。

酸浸渣进行氰化浸出,nacn浓度为6‰,液固比为4:1;用naoh调氰化液ph=11.5;通入空气,氰化浸出时间为48h,搅拌速率为300r/min,氰化渣过滤、洗涤,得到氰化浸金液,金的浸出率为99.95%。

实施例2

取20kg金精矿,含金为29.96g/t,含银为72.50g/t,含砷为3.69%,含硫35.00%,含铁33.07%,矿物粒度为-0.074mm,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76%;在沸腾炉中焙烧,鼓入空气,空气流量为9096.4nm3/h,控制焙烧温度为520℃,沸腾焙烧时间为120min,焙烧后得到金焙砂,失重率为13.6%,脱砷率为62.02%,脱硫率为86.94%。

将金焙砂进行硫酸浸出,硫酸浓度为30%,液固比为3:1,酸浸温度为90℃,酸浸时间为240min,硫酸浸出后过滤、洗涤得到酸浸渣,渣率为46%,铁浸出率为85.94%。

酸浸渣进行氰化浸出,nacn浓度为6‰,液固比为4:1;用naoh溶液调氰化液ph=11.5;通入空气,氰化浸出时间为48h,搅拌速率为300r/min,氰化渣过滤、洗涤,金的浸出率为98.12%。

实施例3

取5000g金精矿,含金为40.00g/t,含银为49.20g/t,含砷为1.83%,含硫26.60%,含铁25.90%,矿物粒度为-0.074mm,含量以重量百分比为80%;放置于转炉里后,通入空气,控制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240min,焙烧后得到金焙砂,失重率为15.3%,脱砷率为64.34%,脱硫率为88.90%。

将金焙砂进行硫酸浸出,硫酸浓度为30%,液固比为3:1,酸浸温度为90℃,酸浸时间为240min,硫酸浸出后过滤、洗涤得到酸浸渣,渣率为48%,铁浸出率为92.45%。

酸浸渣进行氰化浸出,nacn浓度6‰,液固比为4:1;用naoh溶液调氰化液ph=11.5;通入空气,氰化浸出时间为48h,搅拌速率为300r/min,氰化渣过滤、洗涤,金的浸出率为99.29%。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低温焙烧酸浸解离金的方法,本发明将金精矿通过低温焙烧,控制焙烧温度为450℃~550℃,焙烧时间为30min~240min,得到金焙砂,金焙砂通过硫酸浸出,硫酸浓度为25%~35%,液固比为1:1~4:1,酸浸温度为60℃~105℃,酸浸时间为30min~240min进行浸出解离金得到酸浸渣,然后酸浸渣浸金;本发明采用一段低温焙烧,解决了常规高温氧化焙烧和二段氧化焙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及高能耗的问题,克服了高浓度硫酸浸出残留大量硫酸难以利用的问题,并有效地解离金焙砂的二次包裹金,大大地提高了金的回收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雅杰;张霜华;刘朝辉;饶文天;唐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7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