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屈服强度≥350MPa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825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屈服强度≥350MPa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屈服强度≥350mpa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锌用冷轧钢板主要用于生产电镀锌钢板,电镀锌钢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加工性、可焊性和涂漆性,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轻工业等行业。随着我国汽车、家电、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电镀锌钢板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由于质量因素和制造工艺水平的制约,我国电镀锌钢板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由于电镀锌工艺的特殊性,要求基板有良好的板型和表面质量。此外,电镀锌产品的镀层薄,对原料表面质量要求比热镀锌产品更高,表面质量需fc表面以上,原材料性能均匀,强度和塑形有很好的匹配,利于冲压成型。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屈服强度≥350mpa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及生产方法。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配合热轧、酸洗、五机架全六辊冷连轧机冷轧、电解脱脂及罩式退火工艺,从电镀锌钢板基础环节控制表面质量和板型,获得性能稳定、板形良好、表面质量良好(fc以上)且屈服强度≥350mpa、抗拉强度≥450mpa、a50延伸率≥30%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能够满足电镀锌及后续钝化耐指纹处理的要求。同时本产品能够提高电镀锌钢板的表面质量,保证电镀锌钢板具有良好板型。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屈服强度≥250mpa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包括以下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10%~0.16%、si≤0.030%、mn:0.9%~1.1%、p≤0.015%、s≤0.010%、al:0.020%~0.060%、ti:0.025%~0.045%、n≤0.005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进一步地,所述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优选为c:0.12%~0.15%、si:0.005~0.015%、mn:0.96%~1.08%、p≤0.012%、s≤0.009%、al:0.032%~0.050%、ti:0.030%~0.040%、n≤0.0045%,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各化学元素的作用如下:碳(c):c是提高强度最经济且最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c含量增加,强度增加,但钢的塑性和成形性降低。因此从经济性和综合性能考虑,本发明中c百分含量控制范围为0.10%~0.16%。硅(si):si含量过高,钢板表面氧化铁皮不易去除,表面容易形成由于氧化物压入而产生的微裂纹,同时硅的氧化物阻碍电镀锌反应的发生,影响电镀锌钢板表面质量,因此本发明中si百分含量控制范围为≤0.030%。锰(mn):mn能降低奥氏体转变成铁素体的相变温度,有利于细化铁素体晶粒;但mn含量过高,铸坯在连铸过程中mn偏析程度增大,钢板厚度中心部位易形成珠光体或贝氏体带状组织,对于高强度钢这种带状组织易导致分层缺陷;同时也是疲劳破坏的裂纹起源点,对塑性、焊接性能、疲劳性能和电镀锌表面质量都不利,综合考虑,本发明中mn百分含量控制范围为0.9%~1.1%。磷(p):p在γ-fe和α-fe中的扩散速度小,易形成偏析,对钢板成形性能、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能不利,因此尽量将钢中p百分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硫(s):s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影响电镀锌冷轧板表面质量,要求s含量尽可能低,因此本发明尽量将钢种的s百分含量控制在0.010%以下。铝(al):al作为主要脱氧剂,同时铝对细化晶粒也有一定作用。铝的缺点是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本发明控制al百分含量控制范围为0.020%~0.060%。钛(ti):ti是钢中强脱氧剂。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提高钢的强度,改善焊接性能。本发明控制ti百分含量控制在0.025~0.045%。氮(n):n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增加时效敏感性。本发明将钢种的n百分含量控制在0.0050%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冷轧钢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合金微调站--rh炉精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电解脱脂--罩式退火--平整。所述铁水预处理工艺中,要求前扒渣和后扒渣,以降低硫含量,提高钢水纯净度。所述转炉冶炼工艺中,不加生铁、渣钢;采用自循环废钢出钢,强化转炉脱磷,加强挡渣操作;出钢过程加石灰,不进行脱氧,进一步提高钢水洁净度。所述合金微调站工艺中,进行钢包顶渣改质,减少钢中al2o3夹杂。所述rh炉精炼工艺中,rh采用轻处理工艺,如需吹氧,则根据温度和氧位在前中期吹入氧气;破空前保证净循环时间不小于6min,减少夹杂物生成。所述连铸工艺中,中包目标温度控制在液相线温度以上20~40℃。钢水温度过高,①结晶器坯壳薄,容易漏钢;②耐火材料侵蚀加快,易导致铸流失控,降低浇铸安全性;③增加非金属夹杂,影响板坯内在质量;④中心偏析加重,易产生中心线裂纹。钢水温度过低,①容易发生水口堵塞,浇铸中断;②连铸表面容易产生结疱、夹渣、裂纹等缺陷;③非金属夹杂不易上浮,影响铸坯质量。所述热轧工艺中,铸坯出炉温度控制在1180℃~1200℃,在炉时间180min~240min,终轧温度控制在850℃~900℃,卷取温度控制在620℃~670℃,出炉温度过低,不能保证终轧温度,出炉温度过高,轧制时氧化铁皮压入严重,在炉时间过短,晶粒不均匀,在炉时间过长,表面氧化铁皮多,卷取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冷轧成品的力学性能难以保证。进一步地,所述热轧工艺中,热轧粗轧出入口高压除鳞,热轧精轧入口投入边部加热器,精轧出入口高压除鳞水全开,减少热轧表面氧化铁压入,使成品的表面质量在fc,甚至fd以上。热轧卷凸度c40控制在0~0.060mm,楔形控制在0~0.030mm,减小成品的同板差。所述酸洗工艺中,酸液温度控制在65~75℃,1#酸槽游离酸浓度控制在50~80g/l,2#酸槽游离酸浓度控制在80~120g/l,3#酸槽游离酸浓度控制在120~160g/l,酸洗速度80~220m/min。以上参数的设置可以防止欠酸洗和过酸洗。所述冷轧工艺中,采用五机架全六辊冷连轧,冷轧总压下率控制在≥60%~75%,压下率过低,产品塑性应变比偏低,压下率过高,轧机轧制力大,轧辊有断裂风险。所述电解脱脂工艺中,脱脂液温度控制在45~75℃,脱脂液ph≥9.5,脱脂液温度过低,清洗效率低,脱脂液温度过高,增加能源消耗,且存在安全隐患,脱脂液ph值过低,清洗效果差。所述罩式退火工艺中,冷点温度控制在600~640℃,均热退火时间8~12h,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成品的力学性能难以保证。所述平整工艺中,平整延伸率控制在0.6~1.0%,平整延伸率过低,产品板型差,平整延伸率过高,产品力学性能中延伸率偏低。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钢中的成分,并通过热轧、酸洗、五机架全六辊冷连轧、电解脱脂及罩式退火、平整工序生产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在热轧精轧入口投入边部加热器使带钢宽度方向上组织更均匀,退火温度的准确控制使钢板表面及心部组织均匀,从而使钢板性能更稳定。炼钢控制夹杂物,加热炉温度与在炉时间配合,热轧轧机出入口高压水除磷减少热轧表面氧化铁压入,使成品的表面质量在fc,甚至fd以上。按此方法生产的冷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屈服强度屈服强度≥350mpa、抗拉强度≥450mpa、a50延伸率≥30%,有良好的板型和表面质量,表面质量的级别为fc以上,能够满足电镀锌及后续钝化耐指纹处理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冷轧钢板电镀锌前的宏观图片;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冷轧钢板电镀锌后的宏观图片;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冷轧钢板的金相组织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屈服强度≥350mpa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包括以下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10%~0.16%、si≤0.030%、mn:0.9%~1.1%、p≤0.015%、s≤0.010%、al:0.020%~0.060%、ti:0.025%~0.045%、n≤0.005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为:1)铁水预处理:要求前扒渣和后扒渣。2)转炉冶炼:不加生铁、渣钢;采用自循环废钢出钢,强化转炉脱磷,加强挡渣操作;出钢过程加石灰,不进行脱氧。3)合金微调站:进行钢包顶渣改质。4)rh炉精炼:rh采用请处理工艺,如需吹氧,则根据温度和氧位在前中期吹入氧气;破空前保证净循环时间不小于6min。5)连铸:中包目标温度控制在液相线温度以上20~40℃。6)铸坯扒皮,铸坯出炉温度控制在1180℃~1200℃,在炉时间180min~240min。7)热轧粗轧出入口高压除鳞,热轧精轧入口投入边部加热器,精轧出入口高压除鳞水全开。8)终轧温度控制在850℃~900℃。9)后段层流冷却,卷取温度控制在620℃~670℃。10)热轧卷凸度c40控制在0~0.060mm,楔形控制在0~0.030mm。11)酸洗过程中酸液温度控制在65~75℃,1#酸槽游离酸浓度控制在50~80g/l,2#酸槽游离酸浓度控制在80~120g/l,3#酸槽游离酸浓度控制在120~160g/l,酸洗速度80~220m/min;12)冷轧总压下率控制在60%~75%。13)电解脱脂:脱脂液温度控制在45~75℃,脱脂液ph≥9.5。14)罩式退火:冷点温度控制在600~640℃。均热退火时间8~12h。15)平整:平整延伸率控制在0.6~1.0%。下面通过实施例1~3、比较例1~3及附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冷轧钢板的化学成分件表1:表1csimnpsalstin实施例10.1070.0151.040.0120.0090.0250.0440.0014实施例20.1580.0070.920.0100.0040.0580.0320.0028实施例30.1210.0051.080.0030.0080.0490.0270.0045比较例10.800.0400.820.0200.0150.0150.0180.005比较例20.180.0501.350.0200.0150.0820.0520.005比较例30.1070.0151.040.0120.0090.0250.0440.0014钢水连铸后,经过热轧、酸洗、五机架全六辊冷连轧机冷轧,再进行电解脱脂、罩式退火、平整,生产出屈服强度≥350mpa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表2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生产工艺参数表3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产品力学性能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a50延伸率%表面质量实施例137547236.5fc实施例240649435.0fc实施例339249335.5fc比较例130039528.0fb比较例228338230.5fa比较例329336527.0fb从图1~图2可以看出,电镀锌前后板面均质量良好。图3表明,经以上工艺步骤得到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组织主要为铁素体+碳化物,晶粒度为10.5~11.5级,组织均匀。从表3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方法生产出的电镀锌用钢板,厚度规格为0.3-3.0mm,其屈服强度≥350mpa,抗拉强度≥450mpa、a50延伸率≥30%,能够满足结构件对强度和成型性能的要求,有良好的板型和表面质量(fc以上),可满足电镀锌及后续耐指纹处理要求。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屈服强度≥350mpa的电镀锌用冷轧钢板及生产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