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11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壳的材料,尤其是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是因为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只有极少数的金属如金、银等以游离态存在。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活中应用极为普遍,是在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物质。

手机外壳主要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塑料手机外壳的价格低廉、易于加工、着色容易、绝缘、对信号的影响小,且其成型方法主要是注塑和压制等,生产效率高,可大规模生产,因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对较高。现有的塑料手机外壳的强度低、防辐射性能差、耐磨性不好、抗压能力差、散热效果不佳。

随着手机外观精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纤薄度、酷炫度等,金属手机外壳在手机外观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多。金属手机外壳具有质感良好、强度高的优点,但是它存在造价高、不易加工、耐磨性能不佳、隔热效果差、抗冲击性能弱、,故其在市场上就很难占据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制备而成:镁粉5-15份、钛粉5-10份、硬质合金材料5-15份、黄铜10-25份、铁合金8-18份、奥氏体不锈钢8-18份、钼粉1-6份、二硫化钼粉1-3份、稀土元素1-5份、镍合金2-8份、金属锡1-9份、铂粉1-6份、铬粉1-4份。

所述硬质合金材料为镍硅合金。

所述奥氏体不锈钢为奥氏体铬镍不锈钢。

所述稀土元素为铈族稀土元素。

铁在生活中分布较广,占地壳含量的4.75%,仅次于氧、硅、铝,位居地壳含量第四。纯铁是柔韧而延展性较好的银白色金属,用于制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铁及其化合物还用于制磁铁、药物、墨水、颜料、磨料等,是工业上所说的“黑色金属”之一(另外两种是铬和锰)(其实纯净的生铁是银白色的,铁元素被称之为“黑色金属”是因为铁表面常常覆盖着一层主要成分为黑色四氧化三铁的保护膜)。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四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本发明制成的手机金属壳,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成型加工性能好,具有优秀的热老化性能、耐磨性能,强度高,质量轻,产品阻燃性能优异,产品耐高温,产品强度高,冲击强度好,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耐腐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制备而成:镁粉5-15份、钛粉5-10份、硬质合金材料5-15份、黄铜10-25份、铁合金8-18份、奥氏体不锈钢8-18份、钼粉1-6份、二硫化钼粉1-3份、稀土元素1-5份、镍合金2-8份、金属锡1-9份、铂粉1-6份、铬粉1-4份。

硬质合金材料为镍硅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为奥氏体铬镍不锈钢,稀土元素为铈族稀土元素。

实施例2

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制备而成:镁粉5份、钛粉5份、硬质合金材料5份、黄铜10份、铁合金8份、奥氏体不锈钢8份、钼粉1份、二硫化钼粉1份、稀土元素1份、镍合金2份、金属锡1份、铂粉1份、铬粉1份。

硬质合金材料为镍硅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为奥氏体铬镍不锈钢,稀土元素为铈族稀土元素。

实施例3

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制备而成:镁粉15份、钛粉10份、硬质合金材料15份、黄铜25份、铁合金18份、奥氏体不锈钢8份、钼粉6份、二硫化钼粉3份、稀土元素5份、镍合金8份、金属锡9份、铂粉6份、铬粉4份。

硬质合金材料为镍硅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为奥氏体铬镍不锈钢,稀土元素为铈族稀土元素。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抗冲击耐刮痕手机金属背壳,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制备而成:镁粉5‑15份、钛粉5‑10份、硬质合金材料5‑15份、黄铜10‑25份、铁合金8‑18份、奥氏体不锈钢8‑18份、钼粉1‑6份、二硫化钼粉1‑3份、稀土元素1‑5份、镍合金2‑8份、金属锡1‑9份、铂粉1‑6份、铬粉1‑4份。本发明制成的手机金属壳,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成型加工性能好,具有优秀的热老化性能、耐磨性能,强度高,质量轻,产品阻燃性能优异,产品耐高温,产品强度高,冲击强度好,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耐腐蚀。

技术研发人员:蔡墩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0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