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铰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238发布日期:2019-05-24 20:5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铰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丝铰合装置,属于铸造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减震器套筒为细长筒状零件,采用铸造成形。一般的减震器浇铸模具都是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有一个沿中心线分割的半模槽,合上上模和下模,两半模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模槽,生产工件时,模具槽口朝上并倾斜,将液态的金属液从模槽槽口浇入,冷却后,分开上模和下模,取出工件毛坯进入精加工。

公开号为cn203695881u,一种钢丝铰合装置,是一次浇铸两个工件的,且浇液要依次通过连接的暂存腔、主浇道、分浇道和引流道,这些通道都比较细,浇液流动缓慢,所需的时间就变长,容易凝结,造成生产效率较低和生产质量降低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钢丝铰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钢丝铰合装置,包括浇包、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配合平面对配组合在一起,所述上模设有浇口,所述下模设有模型,所述下模的下底面设有一块直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口和模型均设有4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增加了模型的数量,节省了生产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各个模型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直板可带动模具左右晃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板的左右晃动带动了模具的晃动,当其中某个模型内的浇液过多时,通过连接口可以快速的将浇液流动到其它的模型中,使各个模型的浇液面保持水平,节省了铸造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将浇液内的气泡摇晃出来,提高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设置4个浇口和模型,大大增加了模型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2、设置连接孔和直板,直板的左右晃动带动了模具的晃动,当其中某个模型内的浇液过多时,通过连接口可以快速的将浇液流动到其它的模型中,使各个模型的浇液面保持水平,节省了铸造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将浇液内的气泡摇晃出来,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钢丝铰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钢丝铰合装置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浇包;2、上模;3、下模;4、浇口;5、模型;6、连接孔;7、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与图2对本发明一种钢丝铰合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钢丝铰合装置,包括浇包1、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和下模3通过配合平面对配组合在一起,所述上模2设有浇口4,所述下模3设有模型5,所述各个模型5之间设有连接孔6,所述下模3的下底面设有一块直板7,所述直板7可带动模具左右晃动。

通过设置四个浇口4和模型5,大大增加了模型5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各个模型5之间的连接孔6和可带动模具左右晃动的直板7,直板7的左右晃动带动了模具的晃动,当其中某个模型5内的浇液过多时,通过连接孔6可以快速的将浇液流动到其它的模型5中,使各个模型5的浇液面保持水平,节省了铸造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将浇液内的气泡摇晃出来,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铰合装置,属于铸造模具领域,包括浇包、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配合平面对配组合在一起,所述上模设有浇口,所述下模设有模型,所述各个模型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下模的下底面设有一块直板,所述直板可带动模具左右晃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铰合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卡瑞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