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0346发布日期:2018-06-08 18:4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排在第三位。铝的密度较小,仅为铁的34.61%、铜的30.33%,因此又被称作轻金属。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都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由于铝的材质轻,因此常用于制造汽车、火车、地铁、船舶、飞机、火箭、飞船等陆海空交通工具,以减轻自重增加装载量,在铝材被制造出来之前提炼出来的金属铝都被制造成规格大小相同的铝锭便于运输和承重,铝锭成型后会卡在模穴内部难以取出,传统做法是工作人员利用撬棒等工具硬撬出来,这样会影响到铝锭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包括下模座、模穴、支柱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内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方固定连接有侧挡板,相邻的侧挡板之间设置有模穴,所述模穴底部设置有卸料块,所述下模座上方两侧均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方焊接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部设置有注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注料管一端设置有注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注料管两侧均设置有排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顶杆。

进一步地,所述侧挡板具体为钛合金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

1.通过设置的侧挡板和卸料块,能够在铝锭浇注完成后便于工作人员对铝锭进行卸料操作,通过滑轨与滑块的配合,将侧挡板向外移动即可打开模穴,此时敲击卸料顶杆,即可将卸料块向上顶,卸料块带着铝锭一起顶出模穴,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操作,增加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的支柱和伸缩杆,能够对上模座下压过程中的方位进行牵引,使上模座能够在垂直范围内进行上下运动,通过设置的缓冲弹簧,能够有效将上模座的下压压力进行缓冲,避免过大的压力对下模座冲击造成损坏。

3.通过设置的排气管,能够在注料过程中,将模穴内部多余的空气排出,防止铝锭内部出现气泡,增加铝锭的质量,通过设置的注料管和注料口,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条件下将液化的铝溶液浇注至模穴,可有效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的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滑轨;3、滑块;4、侧挡板;5、模穴; 6、卸料块;7、卸料顶杆;8、支柱;9、缓冲弹簧;10、伸缩杆; 11、上模座;12、注料管;13、注料口;14、上模板;1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包括下模座 1、模穴5、支柱8和上模座11,所述下模座1内部通过滑轨2 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上方固定连接有侧挡板4,相邻的侧挡板4之间设置有模穴5,所述模穴5底部设置有卸料块6,所述下模座1上方两侧均设置有支柱8,所述支柱8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上方连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 上方焊接有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14,所述上模板14内部设置有注料管12。

其中,所述注料管12一端设置有注料口13,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条件下将液化的铝溶液浇注至模穴5,可有效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能。

其中,所述注料管12两侧均设置有排气管15,将模穴5内部多余的空气排出,防止铝锭内部出现气泡,增加铝锭的质量。

其中,所述卸料块6下端固定连接有卸料顶杆7,便于工作人员对卸料块6进行操作。

其中,所述侧挡板4具体为钛合金材质制成,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耐高温,更加经久耐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卸料的铝锭铸造模具,工作时,通过设置的侧挡板4和卸料块6,能够在铝锭浇注完成后便于工作人员对铝锭进行卸料操作,通过滑轨2与滑块3的配合,将侧挡板4向外移动即可打开模穴5,此时敲击卸料顶杆7,即可将卸料块6向上顶,卸料块带着铝锭一起顶出模穴5,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操作,增加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支柱8和伸缩杆 10,能够对上模座11下压过程中的方位进行牵引,使上模座11 能够在垂直范围内进行上下运动,通过设置的缓冲弹簧9,能够有效将上模座11的下压压力进行缓冲,避免过大的压力对下模座 1冲击造成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