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铜合金带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8187发布日期:2018-06-30 09:1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锌铜合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锌铜合金带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以铜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锌合金,呈银白色,易氧化。主要牌号有ZnCu1.5、ZnCu1.2、ZnCu1、ZnCu0.3等。加入铜可以提高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但降低塑性和铸造时的流动性,一般应控制在1%~7%范围。熔融法制备。主要用来制造轧制和挤压产品,可用作H68、H70等黄铜的代用品,其制得的合金带可用来制造拉链、千层锁及其他日用五金等,但是目前的制备工艺操作繁琐,产品质量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锌铜合金带及其制作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带及其制作工艺,具备流程简单等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锌铜合金带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锌10-25%、铝5-10%、磷0.1-0.5%、铅0.5-1%、锡1-2%、铜为余量。

优选的,一种锌铜合金带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锌在熔化炉中,氩气保护环境,熔化温度为420-450℃,得到锌熔体;

2)将除锌之外的原料投入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得到熔融的金属液;

3)锌熔体升温至650-700℃,分批量加入步骤2)中的金属液,配制成锌铜合金熔体;

4)将步骤3)中的锌铜合金熔体倒入连铸设备内,制得锌铜合金带线坯;

5)将锌铜合金带线坯冷却拉伸后进行在线退火,完成锌铜合金带的制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熔化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连铸温度为1300-1500℃,水压为1-3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退火温度为600-700℃,退火时间为15-60秒。

一种锌铜合金带,包括所述的任一项制作工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铜合金带及其制作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锌铜合金带及其制作工艺,通过将锌原料单独进行熔炼,不仅提高了锌原料的使用率和熔炼质量,同时还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也保证了该锌铜合金带的出厂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锌铜合金带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锌10-25%、铝5-10%、磷0.1-0.5%、铅0.5-1%、锡1-2%、铜为余量。

一种锌铜合金带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锌在熔化炉中,氩气保护环境,熔化温度为420-450℃,得到锌熔体;

2)将除锌之外的原料投入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得到熔融的金属液;

3)锌熔体升温至650-700℃,分批量加入步骤2)中的金属液,,熔化时间为1-2小时,配制成锌铜合金熔体;

4)将步骤3)中的锌铜合金熔体倒入连铸设备内,连铸温度为1300-1500℃,水压为1-3MPa,制得锌铜合金带线坯;

5)将锌铜合金带线坯冷却拉伸后进行在线退火,退火温度为600-700℃,退火时间为15-60秒,完成锌铜合金带的制作。

一种锌铜合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制作工艺。

实施例二:

一种锌铜合金带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锌10-25%、铝5-10%、磷0.1-0.5%、铅0.5-1%、锡1-2%、铜为余量。

一种锌铜合金带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锌在熔化炉中,氩气保护环境,熔化温度为420-450℃,得到锌熔体;

2)将除锌之外的原料投入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得到熔融的金属液;

3)锌熔体升温至650-680℃,分批量加入步骤2)中的金属液,,熔化时间为1-2小时,配制成锌铜合金熔体;

4)将步骤3)中的锌铜合金熔体倒入连铸设备内,连铸温度为1300-1500℃,水压为1-3MPa,制得锌铜合金带线坯;

5)将锌铜合金带线坯冷却拉伸后进行在线退火,退火温度为600-650℃,退火时间为15-60秒,完成锌铜合金带的制作。

一种锌铜合金带,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锌铜合金带及其制作工艺,通过将锌原料单独进行熔炼,不仅提高了锌原料的使用率和熔炼质量,同时还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也保证了该锌铜合金带的出厂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