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37909发布日期:2018-07-13 19:4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型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公知铝为较软的金属材料,而铝合金是改进率材料性能的合金,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不耐磨,降低了机械性能,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磨度,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耐磨型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按重量比,包括8-10%硅、0.1-0.15%钛、0.5-0.8%硼、0.08-0.1%锰、0.2-0.3%钨、5-8%铜、3-5%铁、0.3-0.5钴%、0.2-0.3%镍、其余量为铝;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铁、铜、钨、铝放入真空熔炼炉坩埚中,抽真空至8kPa以上,开始升温,待温度升至750-800℃后,停止抽真空并向真空熔炼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至10kPa;然后继续升温至900-1000℃,形成合金液并搅拌20-25分钟;

(2)停止搅拌,将硅、钛、硼、锰、钴和镍加入到真空熔炼炉坩埚中,抽真空至8kPa以上,开始升温,待温度升至840-950℃后,停止抽真空并向真空熔炼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至10kPa;然后继续升温至900-1000℃,待合金完全溶解,精炼静置10-15分钟后,检验熔体成分合格后即得精炼液;

(3)将精炼液降温至650-700℃后压铸到经过预热至300-350℃的模具型腔中成型;

(4)成型后的逐渐降温至400℃,进行冷水淬火,脱模抛光,即得耐磨型铝合金。

作为优选, 所述硅为8%、所述钛为0.1%、所述硼为0.5%、所述锰为0.1%、所述钨为0.3%、所述铜为7%、所述铁为5%、所述钴为0.5%、所述镍为0.2%、其余量为铝。

作为优选,所述硅为10%、所述钛为0.15%、所述硼为0.8%、所述锰为0.08%、所述钨为0.2%、所述铜为5%、所述铁为3%、所述钴为0.3%、所述镍为0.3%、其余量为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耐磨型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组分与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铝合金材料具备高耐磨的特性,不易磨损,提高铝合金的机械特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按重量比,包括8-10%硅、0.1-0.15%钛、0.5-0.8%硼、0.08-0.1%锰、0.2-0.3%钨、5-8%铜、3-5%铁、0.3-0.5钴%、0.2-0.3%镍、其余量为铝;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铁、铜、钨、铝放入真空熔炼炉坩埚中,抽真空至8kPa以上,开始升温,待温度升至750-800℃后,停止抽真空并向真空熔炼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至10kPa;然后继续升温至900-1000℃,形成合金液并搅拌20-25分钟;

(2)停止搅拌,将硅、钛、硼、锰、钴和镍加入到真空熔炼炉坩埚中,抽真空至8kPa以上,开始升温,待温度升至840-950℃后,停止抽真空并向真空熔炼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至10kPa;然后继续升温至900-1000℃,待合金完全溶解,精炼静置10-15分钟后,检验熔体成分合格后即得精炼液;

(3)将精炼液降温至650-700℃后压铸到经过预热至300-350℃的模具型腔中成型;

(4)成型后的逐渐降温至400℃,进行冷水淬火,脱模抛光,即得耐磨型铝合金。

作为优选, 所述硅为8%、所述钛为0.1%、所述硼为0.5%、所述锰为0.1%、所述钨为0.3%、所述铜为7%、所述铁为5%、所述钴为0.5%、所述镍为0.2%、其余量为铝。

作为优选,所述硅为10%、所述钛为0.15%、所述硼为0.8%、所述锰为0.08%、所述钨为0.2%、所述铜为5%、所述铁为3%、所述钴为0.3%、所述镍为0.3%、其余量为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