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包铝线用耐高温含Ba和Mo铝合金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9669发布日期:2018-08-04 13:0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合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铝钡合金。



背景技术:

铜和铝都是做导线的好材料,但铜不适宜做长途输电线,因为密度大,不能远距离拉线;铝的密度小,可以拉较远的距离,但其导电性却比铜要差一截。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虽然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2/3,但密度只有铜的1/3,所以输送同量的电,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

铝不仅导电性比铜差,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也比铜差得多。七十年代因铜资源缺乏,曾推广以铝代铜制电线。但是几年以后缺点不断暴露,如电线的接头部分,由于日久氧化电接触不好引起打火等故障,铝电线从此失去市场。考虑到铜储量的有限性以及价格昂贵,采用铜包铝线来作为铝线的升级产品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所以,铜包铝线在电器制造工业、电线电缆工业和无线电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

铜包铝线优点:1)直流电阻率:铜包铝线的直流电阻率约为纯铜线的1.5倍,阻值相同时,铜包铝线重量约为纯铜线的1/2。在5mhz以上高频时,电阻率与纯铜线相同。2)良好的焊接性:铜包铝线由于其表面同心的包覆了一层纯铜,因此具有跟纯铜线一样的可焊性。3)重量轻:铜包铝线的比重仅为纯铜线的37%-40%,在线径、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其长度是纯铜线的2.5倍,由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4)铜包铝线较之纯铜导线具有明显的优势:重量轻,方便运输,线质柔软易于加工,节约铜资源消耗,成本低廉。

铜包铝线的生产主要有3种方法:铜管铸铝成锭-热轧成型法,铜、铝冷配合成锭-热轧成型法,以及铜铝冷配合-冷压-拉制法。可见,铜包铝线质量的优劣取决于铜与铝的冶金结合。此外,随着铝芯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某些特种铝电缆除要求满足电能外,希望外径更小,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力和良好的弯曲性能,这对作为电缆铝导体原材料的铝线的机械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国外己经开发的新型铜包铝用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还不能令人满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开发具备铜包铝用铝合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入合金元素通过固溶强化来强化基体,另一种是通过加入第二相强化相形成铝基复合材料。钡作为合金化元素加入铝合金中可以大大提高铝合金的弹性性能和高温性能。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开发新型高强和高导热的铝合金已成为必然。

铝钡合金最大的特点是在冶炼过程中熔体容易氧化烧,生成疏松的氧化膜和氮化膜。这种不致密的熔体表面化合物膜不能阻止氧气和氮气向熔体表面的扩散,导致了钡在合金熔体在熔炼过程中的不断氧化和消耗。因此,铝钡合金的冶炼中一般采用氩气保护的方法来进行合金制备。该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本偏高,铸件易产生熔剂夹杂、设备复杂等缺点。因此使铝钡合金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受到了限制。因而在急需大规模使用铝钡合金的工业和国防领域,一直存在着现有产量少,工艺繁琐,成本高等急需克服的现状。

通过合金化的方法达到防止在冶炼过程中铝钡合金熔体的氧化,是解决该合金冶炼问题的发展方向之一。合金化阻燃和防止钡在熔炼过程中挥发的机理是在合金中添加合金元素来影响合金氧化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在合金表面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致密氧化膜和氮化膜,达到阻止合金剧烈氧化的目的。与氩气保护相比,合金化阻燃可以消除熔剂夹杂,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在铝钡合金中平衡各种合金元素的含量还可以使得最终铝钡合金产品还要同时拥有令人满意的力学强度和高温性能。冶炼加工方法简单,生产成本比较低,降低了对设备要求。使得合金使用寿命有了进一步提高,便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750-800度大气条件下进行熔炼的铜包铝线用耐高温含ba和mo铝合金及其加工工艺。且在此温度区间熔炼的合金最终产品不仅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其耐高温性能也远远高于现有的铜包铝线用铝合金。该方法还具有生产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包铝线用耐高温含ba和mo铝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的组成为:ba:0.5-0.8wt.%,mo:0.2-0.4wt.%;v:0.5-0.6wt.%,ta:0.2-0.4wt.%,y:0.8-1.2wt.%,te:0.1-0.3wt.%,余量为铝。该铝钡合金在熔炼过程因为挥发和形成炉渣等原因而损失的重量在1.0-3.0wt.%左右。

上述铜包铝线用耐高温含ba和mo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如上配比的原料加入到大气保护的感应电炉内,并采用碳化硅坩埚;感应加热到750-800度形成合金溶液,并利用电磁搅拌效应充分搅拌10分钟左右;将合金液体在750-800度保温静置10分钟后浇铸到热顶同水平设备内进行半连续铸造成所需要的方锭和圆锭,铸锭下移速度为15-20m/min。该铸锭可以当做挤压原料用于挤压制备各种直径的铝线。并可以配合后续的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这些铜包铝线的最后热处理工序为:真空时效处理175度,1.4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专利针对目前铜包铝线用铝合金的常温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现有需求的现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材料学解决方案。该合金具有极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可以达到在750-800温度范围内在大气环境下静置5个小时而没有明显的燃烧。在对液态合金进行搅拌、吹气等熔体处理过程中,当其表面膜因剧烈搅拌被破坏后,能快速再生,成功阻碍合金的燃烧。且该铅钡合金在熔炼过程因为挥发和形成炉渣等原因而损失的重量小于3.0wt.%左右。

(2)铝钡合金有很高的强度,其强度不会因为钡含量的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可以通过添加铜、镁、锌等元素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该铝钡合金且具有流动性好,充填性能甚佳、缩孔形成倾向小,金属液吸气性小等优点。具有低的液固相凝固温度范围,可以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铸造空洞和疏松明显制品成品率低等技术难题。

(3)在室温下,该铝钡合金的抗拉强度维持在280-320mpa。在200-250度,该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在2小时内维持在140-180mpa。而传统铜包铝材料常温抗拉强度在160-200mpa左右。在200-250度,传统铜包铝材料的抗拉强度已经下降到100mpa以下。在配合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后,所得产品的铜铝材料界面过渡层的厚度可以达到80-100微米,而传统材料只有10-20微米。这种理想的界面结合强度可以使得铜包铝导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用于更大距离的电力传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在750度熔炼铜包铝线用耐高温含ba和mo铝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的化学成分为:ba:0.6wt.%,mo:0.3wt.%;v:0.5wt.%,ta:0.2wt.%,y:0.9wt.%,te:0.2wt.%,余量为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将如上配比的原料加入到大气保护的感应电炉内,并采用碳化硅坩埚;感应加热到750度形成合金溶液,并利用电磁搅拌效应充分搅拌10分钟左右;将合金液体在750度保温静置10分钟后浇铸到热顶同水平设备内进行半连续铸造成所需要的方锭和圆锭,铸锭下移速度为18m/min。该铸锭可以当做挤压原料用于挤压制备各种直径的铝线。并可以配合后续的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这些铜包铝线的最后热处理工序为:真空时效处理175度,1.4小时。

在室温下,该铝钡合金的抗拉强度维持在294mpa。在200-250度,该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在2小时内维持在152mpa。而传统铜包铝材料常温抗拉强度在160-200mpa左右。在200-250度,传统铜包铝材料的抗拉强度已经下降到100mpa以下。在配合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后,所得产品的铜铝材料界面过渡层的厚度可以达到86微米,而传统材料只有10-20微米。这种理想的界面结合强度可以使得铜包铝导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用于更大距离的电力传送。该铝钡合金在熔炼过程因为挥发和形成炉渣等原因而损失的重量在1.4wt.%左右。

实施例2

一种在770度熔炼铜包铝线用耐高温含ba和mo铝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的化学成分为:ba:0.6wt.%,mo:0.3wt.%;v:0.5wt.%,ta:0.3wt.%,y:0.9wt.%,te:0.2wt.%,余量为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将如上配比的原料加入到大气保护的感应电炉内,并采用碳化硅坩埚;感应加热到770度形成合金溶液,并利用电磁搅拌效应充分搅拌10分钟左右;将合金液体在770度保温静置10分钟后浇铸到热顶同水平设备内进行半连续铸造成所需要的方锭和圆锭,铸锭下移速度为15m/min。该铸锭可以当做挤压原料用于挤压制备各种直径的铝线。并可以配合后续的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这些铜包铝线的最后热处理工序为:真空时效处理175度,1.4小时。

在室温下,该铝钡合金的抗拉强度维持在308mpa。在200-250度,该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在2小时内维持在152mpa。而传统铜包铝材料常温抗拉强度在160-200mpa左右。在200-250度,传统铜包铝材料的抗拉强度已经下降到100mpa以下。在配合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后,所得产品的铜铝材料界面过渡层的厚度可以达到92微米,而传统材料只有10-20微米。这种理想的界面结合强度可以使得铜包铝导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用于更大距离的电力传送。该铝钡合金在熔炼过程因为挥发和形成炉渣等原因而损失的重量在1.6wt.%左右。

实施例3

一种在790度熔炼铜包铝线用耐高温含ba和mo铝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的化学成分为:ba:0.6wt.%,mo:0.4wt.%;v:0.6wt.%,ta:0.4wt.%,y:1.1wt.%,te:0.3wt.%,余量为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将如上配比的原料加入到大气保护的感应电炉内,并采用碳化硅坩埚;感应加热到790度形成合金溶液,并利用电磁搅拌效应充分搅拌10分钟左右;将合金液体在790度保温静置10分钟后浇铸到热顶同水平设备内进行半连续铸造成所需要的方锭和圆锭,铸锭下移速度为18m/min。该铸锭可以当做挤压原料用于挤压制备各种直径的铝线。并可以配合后续的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这些铜包铝线的最后热处理工序为:真空时效处理175度,1.4小时。

在室温下,该铝钡合金的抗拉强度维持在312mpa。在200-250度,该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在2小时内维持在154mpa。而传统铜包铝材料常温抗拉强度在160-200mpa左右。在200-250度,传统铜包铝材料的抗拉强度已经下降到100mpa以下。在配合传统热轧方法和铜管进行复合来制备铜包铝线后,所得产品的铜铝材料界面过渡层的厚度可以达到95微米,而传统材料只有10-20微米。这种理想的界面结合强度可以使得铜包铝导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用于更大距离的电力传送。该铝钡合金在熔炼过程因为挥发和形成炉渣等原因而损失的重量在1.6wt.%左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