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3620发布日期:2018-08-10 20:1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轮毂铸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重力铸造是指熔融金属在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重力浇铸,而轮毂铸造机械设备是利用这种技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机械。

一般重力铸造技术使用在轮毂铸造的过程中,由于轮毂模具内部的结构复杂,导致熔融金属在浇铸到模具内部的时候,熔融金属无法均匀的分布到模具内部各处,从而导致轮毂成品表面凹凸不平,降低了轮毂铸造设备铸造成品的质量,不仅如此,一般原料金属在熔融的过程中,容易混入空气,从而导致熔融金属内部混有气泡,最终导致轮毂成品的内部存在气泡,降低了轮毂成品的密度,从而降低了轮毂铸造设备铸造成品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包括主体、除泡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除泡机构和混合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内部;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模具、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进料口和两个气缸,所述底座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两个气缸分别竖向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模具传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模具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模具的上方的一侧;

所述除泡机构包括外壳、第二支撑杆、固定杆、第四齿轮、出料口、第二驱动组件、除泡组件和转动杆,所述外壳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外壳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开口向上的u形,所述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在外壳的上端,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下方的中部,所述第四齿轮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转动杆水平铰接在固定杆的下端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第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除泡组件设置在转动杆的另一端上,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外壳的下端,所述出料口与进料口连通。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模具左右晃动,所述第一驱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杆,所述第二齿轮铰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齿轮的远离第二齿轮圆心的位置处,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模具的上方的中部。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模具的左右晃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块和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均竖向设置,两个弹簧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模具的下方的两侧,两个弹簧的下端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模具的下方,所述连接杆竖向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的中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的形状为球形,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连接杆的上端匹配的开口,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在连接块的开口内。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转动杆绕着与固定杆的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六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转动杆的一端上,所述第六齿轮设置在第二电机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与第六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六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将熔融金属中的气泡去除,所述除泡组件包括第三齿轮、支撑筒、第五齿轮、驱动杆和搅拌桨,所述支撑筒设置在转动杆的另一端上,所述驱动杆竖向设置,所述驱动杆穿过支撑筒,所述搅拌桨设置在驱动杆的下端,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驱动杆的上方,所述第五齿轮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驱动杆的稳定性,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上还周向设置有支撑块,所述驱动杆的上端的外周上还周向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块设置在凹槽内。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搅拌桨的转速,所述第五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的直径。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电机的驱动能力,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对转动杆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转动杆掉落,所述固定杆的下方还设有限位块。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外壳被高温熔融金属烧毁,所述外壳的材质为耐高温陶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中,通过混合机构,使熔融金属能够在模具的内部均匀分布,提高了轮毂成品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了轮毂铸造设备铸造成品的质量,与传统混合机构相比,该机构结构简单,降低了故障发生的几率,不仅如此,通过除泡机构,将气泡从熔融金属内部排出,从而减少了熔融金属内部的气泡含量,从而提高了轮毂成品的密度,提高了轮毂成品的强度,与传统除泡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一个电机驱动搅拌桨,使搅拌在转动的同时还绕着固定杆转动,扩大了搅拌桨的搅拌范围,提高了除泡机构的除泡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的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的除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的支撑筒与驱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进料口,3.第一支撑杆,4.传动杆,5.第一电机,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气缸,9.模具,10.连接块,11.连接杆,12.弹簧,13.底座,14.搅拌桨,15.驱动杆,16.支撑筒,17.第三齿轮,18.外壳,19.第二支撑杆,20.转动杆,21.第四齿轮,22.固定杆,23.第五齿轮,24.第六齿轮,25.第二电机,26.出料口,27.支撑块,2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包括主体1、除泡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除泡机构和混合机构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

如图2所示,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底座13、第一支撑杆3、模具9、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进料口2和两个气缸8,所述底座13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两个气缸8分别竖向设置在底座13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3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模具9传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13的上方,所述模具9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进料口2设置在模具9的上方的一侧;

其中,在轮毂铸造设备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两个气缸8将模具9固定住,之后通过进料口2将熔融金属加到模具9的内部,在加熔融金属的过程中,通过支撑组件将模具9固定在底座13的上方,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模具9的上端左右摆动,从而使加入到模具9内部的熔融金属可以均匀的分布到模具9内部的各处,提高了轮毂成品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了轮毂铸造设备铸造成品的质量;

如图3所示,所述除泡机构包括外壳18、第二支撑杆19、固定杆22、第四齿轮21、出料口26、第二驱动组件、除泡组件和转动杆20,所述外壳18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外壳18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开口向上的u形,所述第二支撑杆19水平设置在外壳18的上端,所述固定杆22竖向设置,所述固定杆22的上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9的下方的中部,所述第四齿轮21套设在固定杆22上,所述转动杆20水平铰接在固定杆22的下端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转动杆20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第四齿轮21传动连接,所述除泡组件设置在转动杆20的另一端上,所述出料口26设置在外壳18的下端,所述出料口26与进料口2连通;

其中,在固定杆22的支撑作用下,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第四齿轮21的相互作用,驱动转动杆20绕着与固定杆22的铰接点转动,从而扩大了除泡组件的搅拌范围,之后通过除泡组件对外壳18内部的熔融金属进行搅拌,减少了熔融金属内部气泡的含量,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26将熔融金属送到模具9的内部,减少了轮毂成品内部气泡的数量,提高了轮毂成品的强度。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组件包括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和传动杆4,所述第二齿轮7铰接在第一支撑杆3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5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上,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一齿轮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所述传动杆4的一端铰接在第二齿轮7的远离第二齿轮7圆心的位置处,所述传动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模具9的上方的中部;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杆11、连接块10和两个弹簧12,两个弹簧12均竖向设置,两个弹簧12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模具9的下方的两侧,两个弹簧12的下端均设置在底座13的上方,所述连接块10设置在模具9的下方,所述连接杆11竖向设置在底座13的上方的中部,所述连接杆11的上端的形状为球形,所述连接块10上设有与连接杆11的上端匹配的开口,所述连接杆11的上端设置在连接块10的开口内;

其中,通过连接杆11与连接块10的支撑作用,使模具9可以实现各个方向上的摆动,在弹簧12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模具9的稳定性,之后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第一齿轮6转动,在第一齿轮6的作用下,驱动第二齿轮7转动,之后通过第二齿轮7拉动传动杆4的一端左右往复运动,从而通过传动杆7拉动模具9的上端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使模具9发生摆动,使模具9内部的熔融金属可以均匀的分布到模具9内部的各处,提高了轮毂铸造成品的质量。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5和第六齿轮24,所述第二电机25设置在转动杆20的一端上,所述第六齿轮24设置在第二电机25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25与第六齿轮24传动连接,所述第六齿轮24与第四齿轮21啮合;

所述除泡组件包括第三齿轮17、支撑筒16、第五齿轮23、驱动杆15和搅拌桨14,所述支撑筒16设置在转动杆20的另一端上,所述驱动杆15竖向设置,所述驱动杆15穿过支撑筒16,所述搅拌桨14设置在驱动杆15的下端,所述第三齿轮17设置在驱动杆15的上方,所述第五齿轮23套设在固定杆22上,所述第三齿轮17与第五齿轮23啮合;

其中,通过第二电机25驱动第六齿轮24转动,在第四齿轮21的作用下,第六齿轮24通过第二电机25,驱动转动杆20绕着与固定杆22的铰接点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杆22驱动支撑筒16绕着固定杆22转动,在支撑筒16绕着固定杆22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15跟随支撑筒16一起绕着固定杆22转动,从而使第三齿轮17绕着第五齿轮23转动,在第五齿轮23与第三齿轮17的相互作用下,通过第五齿轮23使第三齿轮17转动,从而通过驱动杆15驱动搅拌桨14转动,通过搅拌桨14对熔融金属进行搅拌,减少了熔融金属内部气泡的含量,从而减少了轮毂铸造设备铸造成品内部的气泡含量,提高了轮毂成品的强度。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筒16的内壁上还周向设置有支撑块27,所述驱动杆15的上端的外周上还周向设置有凹槽28,所述支撑块27设置在凹槽28内;

其中,通过支撑块27对凹槽28的支撑作用,使驱动杆15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上下移动,从而提高了驱动杆15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搅拌桨14的转速,所述第五齿轮23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17的直径,当第五齿轮23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17的直径的时候,第五齿轮23的周长大于第三齿轮17的周长,从而使第三齿轮17在绕着第五齿轮23转动一圈的过程中,第三齿轮17自身将转动多圈,从而提高了第三齿轮17的转速,从而通过驱动杆15提高了搅拌桨14的转速。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电机25的驱动能力,所述第二电机25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对转动杆20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转动杆20掉落,所述固定杆22的下方还设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给转动杆20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使转动杆20无法向下移动,从而降低了转动杆20从固定杆22下端掉落的几率,提高了转动杆20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外壳18被高温熔融金属烧毁,所述外壳18的材质为耐高温陶瓷,由于耐高温陶瓷的熔点较高,使得外壳18在高温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外壳18的使用寿命。

在轮毂铸造设备工作的过程中,在固定杆22的支撑作用下,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第四齿轮21的相互作用,驱动转动杆20绕着与固定杆22的铰接点转动,从而扩大了除泡组件的搅拌范围,之后通过除泡组件对外壳18内部的熔融金属进行搅拌,减少了熔融金属内部气泡的含量,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26将熔融金属送到模具9的内部,减少了轮毂成品内部气泡的数量,提高了轮毂成品的强度,通过两个气缸8将模具9固定住,之后通过进料口2将熔融金属加到模具9的内部,在加熔融金属的过程中,通过支撑组件将模具9固定在底座13的上方,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模具9的上端左右摆动,从而使加入到模具9内部的熔融金属可以均匀的分布到模具9内部的各处,提高了轮毂成品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了轮毂铸造设备铸造成品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具有精密铸造功能的轮毂铸造设备中,通过混合机构,使熔融金属能够在模具9的内部均匀分布,提高了轮毂成品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了轮毂铸造设备铸造成品的质量,与传统混合机构相比,该机构结构简单,降低了故障发生的几率,不仅如此,通过除泡机构,将气泡从熔融金属内部排出,从而减少了熔融金属内部的气泡含量,从而提高了轮毂成品的密度,提高了轮毂成品的强度,与传统除泡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一个电机驱动搅拌桨14,使搅拌14在转动的同时还绕着固定杆22转动,扩大了搅拌桨14的搅拌范围,提高了除泡机构的除泡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