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9692发布日期:2018-10-16 21: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上,往往需要用到打磨机,以用于将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打磨抛光以符合设计的表面粗糙度,而针对需要打磨的工件上下表面槽体,现有的打磨机缺少能够将工件稳定夹持的同时又不影响打磨效率的载台机构,造成打磨过程中工件容易松脱,或者夹具对打磨部位造成干涉,进一步地导致打磨精度低及打磨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其体积小,结构紧凑,不仅能够对待打磨的工件进行稳定夹持,还能够实现工件夹持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打磨精度及打磨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包括:

支架;

设于支架顶部的载板;以及

设于载板上的夹紧组件,

其中,载板偏置地设于支架的一侧,使得载板的下方形成有下打磨空间,载板的上表面、所述下打磨空间的正上方形成有沿直线方向延伸的工件容纳槽,该工件容纳槽内形成有贯穿载板的打磨通槽。

优选的是,打磨通槽的宽度略小于工件容纳槽的宽度以使得待打磨工件的下表面槽体完全暴露于所述下打磨空间中。

优选的是,工件容纳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工件容纳槽相连通的定位槽,且该定位槽位于打磨通槽的旁侧,每个定位槽中均设有定位块。

优选的是,定位块可靠近或远离工件容纳槽的中心线,以根据不同工件尺寸调整工件容纳槽的宽度。

优选的是,载板的上表面、每个定位槽的正上方可拆卸地固接有盖板,盖板将定位块压向定位槽的底部从而将定位块在竖直方向上压紧固定。

优选的是,打磨通槽的旁侧设有至少一个转角升降气缸,转角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传动地连接有压块,压块在转角升降气缸的驱动下可螺旋式地上升或下降从而选择性地将工件容纳槽中的工件在竖直方向上压紧固定。

优选的是,压块包括与转角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水平段及用于压紧工件的竖直段,水平段与竖直段一体式地结合以形成l字形的压块。

优选的是,水平段的下表面形成有压合面,工件容纳槽的侧边上形成有与所述压合面相适应的承接面。

优选的是,所述压合面包括:

从水平段的外侧向内侧水平延伸的水平面;以及

与水平面的内侧相接并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

其中,斜面的末端形成有竖直向下凸起的压合部。

优选的是,所述承接面包括:

与水平面相适应的承接平面;以及

与斜面相适应的承接斜面,

其中,当压块与工件相压合时,水平面与承接平面相贴合,斜面与承接斜面相贴合,压合部与工件相接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体积小,结构紧凑,不仅能够对待打磨的工件进行稳定夹持,还能够实现工件夹持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打磨精度及打磨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中压块的三维机结构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中压块的正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中压块与载板相配合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图4,用于打磨上下槽体的载台机构67包括:

支架671;

设于支架671顶部的载板672;以及

设于载板672上的夹紧组件,

其中,载板672偏置地设于支架671的一侧,使得载板672的下方形成有下打磨空间,载板672的上表面、所述下打磨空间的正上方形成有沿直线方向延伸的工件容纳槽6721,该工件容纳槽6721内形成有贯穿载板672的打磨通槽6723。

参照图4,打磨通槽6723的宽度略小于工件容纳槽6721的宽度以使得待打磨工件的下表面槽体完全暴露于打磨通槽6723所述下打磨空间中。

进一步地,工件容纳槽672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工件容纳槽6721相连通的定位槽6722,且该定位槽6722位于打磨通槽6723的旁侧,每个定位槽6722中均设有定位块67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工件容纳槽672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定位槽6722,两两定位槽6722关于工件容纳槽6721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定位块673可靠近或远离工件容纳槽6721的中心线,以根据不同工件尺寸调整工件容纳槽6721的宽度。

进一步地,载板672的上表面、每个定位槽6722的正上方可拆卸地固接有盖板674,盖板674将定位块673压向定位槽6722的底部从而将定位块673在竖直方向上压紧固定。

进一步地,打磨通槽6723的旁侧设有至少一个转角升降气缸675,转角升降气缸675的动力输出端传动地连接有压块676,压块676在转角升降气缸675的驱动下可螺旋式地上升或下降从而选择性地将工件容纳槽6721中的工件在竖直方向上压紧固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打磨通槽672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转角升降气缸675。

参照图5及图6,压块676包括与转角升降气缸675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的水平段6761及用于压紧工件的竖直段6762,水平段6761与竖直段6762一体式地结合以形成l字形的压块676。

参照图7,水平段6761的下表面形成有压合面,工件容纳槽6721的侧边上形成有与所述压合面相适应的承接面。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面包括:

从水平段6761的外侧向内侧水平延伸的水平面s1;以及

与水平面s1的内侧相接并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s2,

其中,斜面s2的末端形成有竖直向下凸起的压合部s3。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面包括:

与水平面s1相适应的承接平面p1;以及

与斜面s2相适应的承接斜面p2,

其中,当压块676与工件相压合时,水平面s1与承接平面p1相贴合,斜面s2与承接斜面p2相贴合,压合部s3与工件相接触。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