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银饰暗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6243发布日期:2018-09-29 05:3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银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除银饰暗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作为一种贵金属,具有白色光泽且不易氧化,其化学性质稳定,导热、导电性能好,不易受化学药品腐蚀,质软易加工,从而使银及银合金广泛应用于首饰、工艺品、餐具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银饰品的购买日益增多,对银饰品的外观及质量要求不断的提高,由于较高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银饰品的加工工艺较为混乱,导致加工出的银饰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光泽度差,导致很多次品需要重新回炉,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蜡染靛蓝染料的成色方法,以恢复银饰原来的亮度,延长其使用时间。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去除银饰暗斑的方法,包括:

(1)将银饰放入坩埚中,微波加热至150-180℃,保温30-50min,再抽真空至(1-2)×10-1pa,电加热至温度400-500℃,保温20-30min,继续加热至550-600℃,保温15-20min,充入氮气,冷却至80-90℃备用;

(2)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银饰放入低温清洗剂中,浸泡5-8min,再加热至煮沸,捞出沥干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清洗剂的温度为10-15℃。

进一步的,以质量份计,所述清洗剂包括:10-15份的丙烯酸树脂、8-12份丁二烯树脂、4-10份硼砂、70-80份碱性电解水、5-8份纳米二氧化钛、4-6份直链烷基苯磺酸钠、3-5份硬脂酸甘油单酯、2-3份卵磷脂、2-3份丙醇。

进一步的,以质量份计,所述清洗剂还包括2-3份氢氧化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制作简单,其工艺技术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操作性强,通过微波加热,利用微波的共振效应,并且在高温下金属离子的活性,提高银饰表面化合物的粗糙度,再真空高温分段加热,促进银饰表面银化合物的分解,如硫化银等物质,再通过清洗剂清洗,利用清洗剂中离子基团清除银饰表面的氧化物等物质。经本发明加工后的银饰光泽度好,表面由很薄的一层透明且耐候性强的薄膜,有效的减少银饰与外界反应物的接触,延长其使用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去除银饰暗斑的方法,包括:

(1)将银饰放入坩埚中,微波加热至150℃,保温30min,再抽真空至2×10-1pa,电加热至温度400℃,保温20min,继续加热至550℃,保温15min,充入氮气,冷却至80℃备用;

(2)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银饰放入10℃清洗剂中,浸泡5min,再加热至煮沸,捞出沥干即可;以质量份计,所述清洗剂包括:10份的丙烯酸树脂、8份丁二烯树脂、4份硼砂、70份碱性电解水、5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直链烷基苯磺酸钠、3份硬脂酸甘油单酯、2-3份卵磷脂、2份丙醇、3份氢氧化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银饰暗斑的方法,涉及银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将银饰放入坩埚中,微波加热,再抽真空电加热充入氮气,冷却至80‑90℃,放入低温清洗剂中,浸泡加热至煮沸,捞出沥干即可,所述清洗剂包括:丙烯酸树脂、丁二烯树脂、硼砂、碱性电解水、纳米二氧化钛、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甘油单酯、卵磷脂、丙醇、氢氧化钾。经本发明加工后的银饰光泽度好,表面由很薄的一层透明且耐候性强的薄膜,有效的减少银饰与外界反应物的接触,延长其使用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侯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雷山县弘悦银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15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