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2416发布日期:2018-09-29 02:3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磨光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收集抛光处理工艺后产生的粉尘的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磨光工艺使用的砂轮,主要由金刚砂和刚玉制成,布轮和砂轮是由棉布和少量的粗细砂制成。抛光时被加工的物件上磨下的粉尘,同时砂轮、砂布等也被磨下一定量的粉尘,飞扬在车间空气中,其中铁的含量最多,约占粉尘总量的80%~90%,其他有金刚砂和刚玉等,而且能引起硅肺尘埃沉着病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占3%以下,磨光工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如无防护措施就会将粉尘吸入肺内,造成磨光肺尘埃沉着病。

在我国,肺尘埃沉着并是危害接尘作业工人健康的最主要基本,为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前,我国接尘人员超过600万,病死率为23.9%,每年新发生肺尘埃沉着病病人1.5~2万例,肺尘埃沉着病人占我国职业病总病例数的79.55%,由肺尘埃沉着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工伤死亡数,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影响到劳动力资源和国家建设的持续发展,因此,做好肺尘埃沉着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肺尘埃沉着病是粉尘所致疾病中的主要疾病,其特征是肺内有粉尘阻留,按照病因物质来分类,可将肺尘埃沉着病分为硅肺尘埃沉着病、硅酸盐肺尘埃沉着病、碳肺尘埃沉着病、混合性肺尘埃沉着病、金属肺尘埃沉着病等五类。在机械抛光环境中,通常可能发生的主要是硅肺尘埃沉着病和金属肺尘埃沉着病。

同时,悬浮在空气中的某些粉尘,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如果存在着能量足够的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粉尘的爆炸在瞬间产生,并伴随高温、高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具有很大的摧毁力和破坏性,因此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解决磨、抛光加工时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它包括:电动机和产品,它还包括:与产品相切的接触轮,将电动机和接触轮连接的砂带,接触轮和产品相切处的下方设有的水槽,连接管的一端与水槽相连,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砂带为环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水槽与连接管为可拆卸式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电动机与风机叶轮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水槽内设有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连接管与过滤器为可拆卸式。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通过对磨、抛光设备进行改造,以解决磨、抛光加工时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采用带吸尘装置的磨光机及抛光机,是在磨光及抛光机的机座下部安装有吸尘机,电动机通过带轮同时驱动抛光轮主轴与风轮叶轮主轴,使抛光或磨光产生的粉尘可通过抛光机自带的风机底下通风道中,再由总排风系统将各抛光机排入风道的粉尘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中,该吸尘装置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它包括:电动机1,砂带2,接触轮3,产品4,水槽5,连接管6和过滤器7。

接触轮3与产品4相切,环状砂带2将电动机1和接触轮3套接在一起,电动机1与风机叶轮相连,接触轮3和产品4相切处的下方设有的水槽5,水槽5内有水,连接管6的一端与水槽5为可拆卸式相连,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过滤器7亦为可拆卸式相连。

实施例

开启电源开关,电动机1转动,从而带动套接在电动机1和接触轮3上的砂带2转动,因接触轮3和产品4为相切紧靠,因此砂带2在传动时,同时对产品4进行摩擦,电动机1在不停的转动的同时,实现了砂带2对产品的不停的磨光处理,使磨光产生的部分粉尘掉落在水槽5内的水内,因电动机1与风机叶轮相连,风机叶轮在电动机1的高速驱动下,将叶轮中的空气高速排出风机,同时使吸尘部分内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因此磨光处理后的粉尘被吸进了连接管6内,然后经过过滤器7被收集到集尘装置中。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装置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头电动机的吸尘装置,它包括:电动机和产品,它还包括:与产品相切的接触轮,将电动机和接触轮连接的砂带,接触轮和产品相切处的下方设有的水槽,连接管的一端与水槽相连,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该装置解决了磨、抛光加工时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罗平;潘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盖之宝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8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