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电解铜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7192发布日期:2018-12-01 01:09阅读:80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合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金电解铜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因现有的合金铜都是以加入镍、锡、锌等金属材料,使其坚硬度加强,大都用在机械配件的使用,且不能在高温真空环境与高酸性作业空间保持其特有的性能不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且可使用在较为苛刻环境下的合金电解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合金电解铜,其按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构成为:铜70%、银27%、金2%以及其他微量金属1%。

进一步地,所述微量金属包含铝、锡以及钛。

进一步地,铝、锡、钛三种金属的重量比例为5:3:2。

合金电解铜的生产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铜、银、金三种金属分别在高温真空环境中淬炼;

步骤二:将淬炼后的铜、银、金三种金属与微量金属按比例进行混合,四者的重量百分比按序分别为70%、27%、2%、1%;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金属混合物再次在高温真空环境下淬炼,形成液态的合金电解铜;

步骤四:将液态的合金电解铜在冷却液中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微量金属包含铝、锡以及钛,三种金属的种类比例为5:3:2。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铜、银、金三种金属分别在1300℃的高温真空环境下淬炼2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金属混合物在1500℃的高温真空环境下淬炼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四种液态的合金电解铜由惰性气体保护进入冷却液中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的成分包含三氮唑、氢氧化钠、乙醇、乙二醇以及水。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合金电解铜可做为电流、信号的超导体使用,在高温300℃真空环境下做为导体,其载流量、延伸率、信号传送衰减等性能不发生变化,其生产工艺流程少,成品率高,可应用到航天、深海等特殊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合金电解铜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电解铜,其按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构成为:铜70%、银27%、金2%以及其他微量金属1%。所述微量金属包含铝、锡以及钛,铝、锡、钛三种金属的重量比例为5:3:2。

合金电解铜的生产工艺,如附图1所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铜、银、金三种金属分别在1300℃的高温真空环境中淬炼2小时;

步骤二:将淬炼后的铜、银、金三种金属与微量金属按比例进行混合,四者的重量百分比按序分别为70%、27%、2%、1%;优选地,所述微量金属包含铝、锡以及钛,三种金属的种类比例为5:3:2;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金属混合物再次在1500℃高温真空环境下淬炼5小时,形成液态的合金电解铜;

步骤四:将液态的合金电解铜由惰性气体保护进入冷却液中冷却,此举可以防止液态的合金电解铜在进入冷却液之前与空气接触,其形态没稳定之前容易被氧化,导致出现氧化层,性能下降。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冷却液的成分包含三氮唑、氢氧化钠、乙醇、乙二醇以及水。

本发明的合金电解铜可做为电流、信号的超导体使用,在高温300℃真空环境下做为导体,其载流量、延伸率、信号传送衰减等性能不发生变化,可应用到航天、深海领域。且合金电解铜柔韧性强,性能稳定也可制作成线材及箔片,广泛应用在超薄电子产品及化工生产、医疗器械领域。其生产工艺流程少,成品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电解铜,其按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构成为:铜70%、银27%、金2%以及其他微量金属1%。其生产工艺包含如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铜、银、金三种金属分别在高温真空环境中淬炼;步骤二:将淬炼后的铜、银、金三种金属与微量金属按比例进行混合,四者的重量百分比按序分别为70%、27%、2%、1%;步骤三:将步骤二的金属混合物再次在高温真空环境下淬炼,形成液态的合金电解铜;步骤四:将液态的合金电解铜在冷却液中冷却。本发明的合金电解铜可做为电流、信号的超导体使用,在高温300℃真空环境下做为导体,其载流量、延伸率、信号传送衰减等性能不发生变化,其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可应用到航天、深海等特殊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姚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顺源祥和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3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