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边缘加厚电容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3089发布日期:2019-01-28 13:1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生产基材,具体涉及一种铝边缘加厚电容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容器作为电子工业中经常被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并且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薄膜电容器用介质薄膜材料主要为聚酯薄膜和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主要用于生产直流电容器,适用于电子集成度较高的电子产品;聚丙烯薄膜主要用于生产交流电容器,适用于电子、家电、通讯和电电力容器。早期的金属化膜是在基膜上先镀上一层锡,再镀上一层锌,这就是锌金属化膜。这种膜制成的电容器在长期工作后,其容量下降甚少,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一旦接触到空气极易氧化,因此只能随镀随用,而且要尽量缩短制作电容器的工艺时间。后来又发展了铝金属化膜,虽然有些特性不如锌膜,如在使用过程中容量衰减大,但因其金属层耐湿,抗氧化而被广泛使用,从而取代了锌膜。而目前使用的一般为铝锌薄膜,这种薄膜以其保存较方便,且性能也比较优良的优点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然而在实际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方式通过电流将蒸发舟加入,通过送丝系统将铝丝与蒸发舟接触后,使铝丝气化,这样加工的效率比较低下,且铝丝气化较慢,并且薄膜在蒸镀过程中,锌铝的气体不易控制,经常造成浪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铝边缘加厚电容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传统方法生产锌铝电容膜时,浪费锌铝以及锌铝气体不易控制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边缘加厚电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选取硬度好且表面无明显瑕疵的薄膜作为蒸镀基材;(2)抽真空:将蒸镀设备内的空气抽出,使之处于真空状态;(3)加入铝块:将铝块置于石墨坩埚中,采用电流加热石墨坩埚,使铝块气化;(4)蒸镀:启动薄膜卷绕,开始蒸发镀膜,蒸发镀膜采用石墨板材作为盖板,并且在石墨盖板上设有一道条状口,先在蒸镀基材上进行初次镀膜,初次镀膜完毕后对需要加厚的区域进行再次镀膜,以完成铝边缘加厚;(5)收卷:待蒸镀完毕后的薄膜冷却,收卷。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采用聚丙烯薄膜作为蒸镀基材。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抽真空的时间为8~12min,且蒸镀设备内的真空压力小于8.2*10-4mbar。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电流为高频感应电流,且频率为8000~10000hz。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薄膜卷绕的速度为10~14m/s。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5)中,薄膜冷却的条件为在30~40℃的温度下静置24小时。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5)中,收卷的张力为18~22n/m。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加入铝块的步骤中采用高频感应电流,并且将铝块置于特制的石墨坩埚容器中(以石墨板材为盖板,并在石墨板材上开一道条状口),铝块经高频感应电流加热气化后,从特制石墨坩埚容器中喷射,在条状口中以直线状喷射,能够更好的控制蒸镀的边距,并且能够防止由于传统方法蒸镀过程中难以控制蒸镀边距而造成的浪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通过对设备内部特制的石墨坩埚通以高频电流,从而快速的加热石墨坩埚,使铝丝在短时间内气化,提高了蒸镀的效率。2.本发明以石墨板材为基材作为盖板,并在石墨板材上开有条状口,通过该条状口能够较好的控制气体的流向,也易于控制蒸镀时的边距。3.使用本发明生产的电容器薄膜性能优异,漏电电流较市面上的电容器薄膜更少,且使用寿命也更长。4.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步骤简单,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原材料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商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1:一种铝边缘加厚电容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选材:选用北欧高温料做成的薄膜作为蒸镀基材,要求表面硬度好,无划伤纵向条纹等明显瑕疵;抽真空:将蒸镀机蒸镀仓体内空气抽出,使之处于真空状态,抽真空时间为10分钟,真空压力为8.2×10-4mbar;加入铝块:使用高频加热使用高频感应电流,电流大小在10000hz,铝块则放置在特制的石墨钳锅中,电流通过加热石墨钳锅在1分钟内使铝块气化;启动薄膜卷绕,以10m/s的速度,启动薄膜卷绕程式,开始蒸镀;蒸镀:以石墨板材作为石墨坩埚的盖板,并且在石墨板材上开一道条状口,气化的铝从该条状口中进行喷射,先在蒸镀基材上进行初次镀膜,待初次镀膜完毕后控制条状口对准所需加厚的区域进行再次镀膜,以进行边缘加厚;收卷:收卷时要注意张力的控制,张力要控制在20mn,蒸镀过后,在35℃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使铝分子附着更加稳定,实施例2:选材:选用北欧高温料做成的薄膜作为蒸镀基材,要求表面硬度好,无划伤纵向条纹等明显瑕疵;抽真空:将蒸镀机蒸镀仓体内空气抽出,使之处于真空状态,抽真空时间为8-12分钟,真空压力小于8.2×10-4mbar;加入铝块:高频加热使用高频感应电流,电流大小在8000hz,铝块则放置在特制的石墨钳锅中,电流通过加热石墨钳锅在1分钟内使铝块气化;启动薄膜卷绕,以10m/s的速度,启动薄膜卷绕程式,开始蒸镀;蒸镀:以石墨板材作为石墨坩埚的盖板,并且在石墨板材上开一道条状口,气化的铝从该条状口中进行喷射,先在蒸镀基材上进行初次镀膜,待初次镀膜完毕后控制条状口对准所需加厚的区域进行再次镀膜,以进行边缘加厚;收卷:收卷时要注意张力的控制,张力要控制在20mn,蒸镀过后,在35℃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使铝分子附着更加稳定。对比例:选材:选用北欧高温料做成的薄膜作为蒸镀基材,要求表面硬度好,无划伤纵向条纹等明显瑕疵;抽真空:将蒸镀机蒸镀仓体内空气抽出,使之处于真空状态,抽真空时间为8-12分钟,真空压力小于8.2×10-4mbar;加入铝块:蒸镀方式采用的是普通电流,电流大小在50hz,在2-4分钟将蒸发舟加热到1200度左右,然后通过送丝系统将铝丝接触蒸发舟后使铝丝气化。启动薄膜卷绕,以10m/s的速度,启动薄膜卷绕程式,开始蒸镀;蒸镀:直接将蒸镀的盖板打开,对蒸镀基材进行蒸镀,先在基材上镀一层铝,然后在需要进行加厚的区域进行再次蒸镀;收卷:收卷时要注意张力的控制,张力控制在20mn,蒸镀过后,在35℃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使铝分子附着更加稳定。对实施例、对比例所制备的铝边缘加厚电容膜制成1μf的电容进行测验,制成6-52*2的铝边缘加厚铝膜(厚度6微米,宽度52毫米,屏蔽区2毫米),对其初加工时的铝边缘加厚区以及未加厚区(活动区)的方阻进行测试,并对实施例1/2以及对比例的电容进行同等条件下进行1000小时使用,进行损耗测试参数如表1、表2所示:表1:实施例1、2及对比例制成电容初始加厚区、活动区方阻加厚区方阻(ω/□)活动区方阻(ω/□)实施例11.89实施例21.99对比例29.1表2:实施例1、2及对比例制成电容经1000小时同环境试验后损耗情况损耗角△tanδ(100khz)容降△c实施例10.02452.86%实施例20.02482.90%对比例0.02754.06%由表1可知,在初次进行加工后,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铝边缘加厚电容膜与常规方法制备的电容膜参数相差不大,本发明制备的铝边缘加厚电容膜的方阻略小;由表2可知,在经过1000小时的使用之后,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铝边缘加厚电容膜无论是损耗角或是容降的变化都大大地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铝边缘加厚电容膜,证明了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铝边缘加厚电容膜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发明采用的石墨板材上开口进行蒸镀,能够更好的控制加厚区的蒸镀,避免了传统方法加工时难以控制边距、浪费铝的现象。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