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6528发布日期:2019-01-05 09:0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领域。



背景技术:

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的合金组成按照质量分比计,c≤0.02%、0.2%≤si≤0.8%、0.2%≤mn≤0.8%、s≤0.005%、11.0%≤cr≤11.70%、0.15%≤cr≤0.30%、0.6%≤ni≤1.00%、n≤0.030,其余为fe和不可缺少的杂质的不锈钢与其他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相比,该不锈钢具有良好低温冲击性能(在-20℃时,冲击功为237/229/226j)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端法兰部件。但是由于该钢种成分组成中含有一定量的镍元素,使得常温组织变为以铁素体为主,并含有少量马氏体的双相组织,由于此两种组织的存在,使得铸坯横裂发生机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常温横裂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的方法,该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的合金组成按照质量分比计,c≤0.02%、0.2%≤si≤0.8%、0.2%≤mn≤0.8%、s≤0.005%、11.0%≤cr≤11.70%、0.15%≤cr≤0.30%、0.6%≤ni≤1.00%、n≤0.030,其余为fe和不可缺少的杂质,加热后进行轧制,加热过程过热度控制在48-55℃;铸坯切割后,采用红送集中堆放,并在轧制前入保温坑,铸坯冷却速度控制在20-30℃/小时;从铸坯拉出到热轧卷产出过程中,连铸铸坯切割完成到进入保温坑的时间间隔≤8小时,保温坑到加热炉的时间≤16小时。

为保证在连铸过程中从结晶器到出二冷区塑性(采用热模拟试验测得的该钢种面塑率)大于50%,将该钢种过热度控制在48-55℃(一般铁素体不锈钢一般控制在30-45℃),以防止连铸过程拉应力、轿直力以及凝固应力等使连铸坯表面产生微裂纹。

为防止铸坯冷却太快,铸坯冷却后产生大量马氏体,使连铸坯脆性增加;故采取铸坯切割后,采用红送集中堆放,并在轧制前入保温坑,铸坯冷却速度控制在20-30℃/小时,防止冷却过快铸坯组织转变产生横裂纹。

保证热连轧铸坯入炉温度≥200℃,要求从铸坯拉出到热轧卷产出各阶段严格控制时间和节奏,连铸铸坯切割完成到进入保温坑的时间间隔≤8小时,保温坑到加热炉的时间≤16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减少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的方法,该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的合金组成按照质量分比计,c≤0.02%、0.2%≤si≤0.8%、0.2%≤mn≤0.8%、s≤0.005%、11.0%≤cr≤11.70%、0.15%≤cr≤0.30%、0.6%≤ni≤1.00%、n≤0.030,其余为fe和不可缺少的杂质,铸坯厚度:200mm,铸坯宽度:1250。加热后进行轧制,加热过程过热度控制在50℃;铸坯切割后,采用红送集中堆放,并在轧制前入保温坑,铸坯冷却速度控制在23℃/小时;从铸坯拉出到热轧卷产出过程中,连铸铸坯切割完成到进入保温坑的时间间隔6小时,保温坑到加热炉的时间10小时。

实施例2

一种减少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的方法,该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的合金组成按照质量分比计,c≤0.02%、0.2%≤si≤0.8%、0.2%≤mn≤0.8%、s≤0.005%、11.0%≤cr≤11.70%、0.15%≤cr≤0.30%、0.6%≤ni≤1.00%、n≤0.030,其余为fe和不可缺少的杂质,铸坯厚度:200mm,铸坯宽度:1020。加热后进行轧制,加热过程过热度控制在48℃;铸坯切割后,采用红送集中堆放,并在轧制前入保温坑,铸坯冷却速度控制在25℃/小时;从铸坯拉出到热轧卷产出过程中,连铸铸坯切割完成到进入保温坑的时间间隔7小时,保温坑到加热炉的时间12小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领域。一种减少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横裂的方法,加热后进行轧制,加热过程过热度控制在48‑55℃;铸坯切割后,采用红送集中堆放,并在轧制前入保温坑,铸坯冷却速度控制在20‑30℃/小时;从铸坯拉出到热轧卷产出过程中,连铸铸坯切割完成到进入保温坑的时间间隔≤8小时,保温坑到加热炉的时间≤16小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含镍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铸坯常温横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常天印;何晋;白晋钢;苗华军;郭宏钢;杨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2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