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6588发布日期:2019-03-30 08:51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层钢板,尤其是一种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是世界上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材料。它拥有多种优良性能,如:韧性好、强度高、性能价格比高;但也有一些缺点,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低温潮湿的情况下易受空气的侵蚀,高温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在酸性环境中遭受腐蚀速度加速等问题。因此,钢铁的防腐蚀问题十分重要,金属防腐技术从来都是金属材料学科领域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常用的防护方法有镀锌、涂装等,但是工业届迫切需要一种高耐蚀免涂装的新型镀层产品,可以在保证防腐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镀层厚度。研究发现,在镀层中添加合金元素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国际上也开发出多种新型耐蚀镀层产品,如galvalume(55%al-43.4%zn-1.6%si),其耐蚀性可达普通纯镀锌板的2至6倍,但是其浸镀温度较高,能耗大,设备易损坏。如galfan(zn-5%al-re),其耐蚀性是纯镀锌层的2至3倍,工业大气和海洋大气尤为突出,其涂装性也优于镀锌板;但其焊接性能和镀层外观的美观存在不足而且生产成本高、机械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基板和镀覆于基板上的镀层;所述镀层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al1.8~2.3%,mg1.2~1.8%,re0.01~0.08%,cu0.003~0.008%,余量为zn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u是在镀液融化时以纳米形态添加到镀液中。

本发明所述镀层中al与mg的质量比≥1.2。

本发明所述添加时cu的粒度为20nm~100nm。

本发明方法采用上述镀层材料,其包括退火、热浸镀和镀后冷却过程。

本发明方法所述热浸镀过程中,镀液温度为420℃~470℃。

本发明方法所述镀后冷却过程为:采用分段冷却,以板面温度作为控制量;先以10~20℃/s的冷速冷却至400℃,再以3~5℃/s的冷速冷却至350℃,最后以10~20℃/s的冷速进行冷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cu是以纳米铜形式在镀液融化时添加,由于加入时锌液的温度较低,cu不会发生溶解,可以保证cu粒子的形貌,利用其细小弥散的特质,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从而提高镀层的硬度。本发明中稀土re的添加,可以细化镀层组织,并且提高镀液的流动性,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镀层的耐蚀性。

本发明方法能生产出高表面质量的高耐蚀锌铝镁产品,所得产品镀层中的组织为:初生zn、zn/mgzn2二元共晶、zn/al/mgzn2三元共晶以及纳米铜;经盐雾实验,耐蚀性能相当于同等厚度纯锌板的10~15倍。本发明方法的分段冷却能精确控制凝固过程,前期快冷使熔体在短时间内接近凝固点,中间的慢速冷却使熔体以接近平衡凝固的方法冷却,避免了先共析相在表面的大量析出,后期的快速冷却使产品降低表面氧化;通过控制镀液凝固过程,产品获得了良好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的镀层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上卷、清洗、退火、热浸镀、镀后冷却、平整、钝化、卷取过程;工艺控制如下所述:

(1)退火过程:控制退火温度为680℃~750℃。

(2)热浸镀过程:炉鼻子露点控制在-10℃至-20℃,热浸镀温度在420℃~470℃,浸镀时间2~5秒。

所用镀液化学成分为(wt):al1.8~2.3%,mg1.2~1.8%,re0.01~0.08%,cu0.003~0.008%,余量为zn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u是在镀液融化时以20nm~100nm的纳米形态添加到镀液中;al与mg的质量比≥1.2;所述稀土re采用铈镧混合稀土。

(3)镀后冷却过程:采样分段冷却,以板面温度作为控制量,调整风机开度;400℃之前为快速冷却,冷速为10~20℃/s;400℃~350℃为慢速冷却,冷速为3~5℃/s;350℃以下为快速冷却,冷速为10~20℃/s;这样通过控制镀液凝固过程,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

(4)平整过程:平整延伸率控制在0.5~1.5%。

(5)本方法所得产品中镀层的组织均为:初生zn、zn/mgzn2二元共晶、zn/al/mgzn2三元共晶以及纳米铜。

实施例1:本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镀液成分(wt):al1.8%,mg1.5%,re0.01%,cu0.003%,其余为zn及其他不可控制杂质;其中cu以60nm的纳米铜形式在镀液融化时添加到镀液中。

生产工艺:退火温度为680℃;炉鼻子露点-10℃,热浸镀温度420℃,浸镀时间2秒;镀后冷却为分段冷却,以板面温度作为控制量,调整风机开度;400℃之上为10℃/s的快速冷却,400℃~350℃为3℃/s的慢速冷却,350℃以下为10℃/s的快速冷却;平整过程的平整延伸率为0.5%。

经检测,由图1可见,本方法所得镀层的组织为初生锌、zn/mgzn2二元共晶、zn/al/mgzn2三元共晶以及纳米铜;所得钢板的镀层硬度和盐雾实验出红锈时间见表1所示。

实施例2:本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镀液成分(wt):al1.9%,mg1.2%,re0.03%,cu0.004%,其余为zn及其他不可控制杂质;其中cu以80nm的纳米铜形式在镀液融化时添加到镀液中。

生产工艺:退火温度为690℃;炉鼻子露点-12℃,热浸镀温度430℃,浸镀时间3秒;镀后冷却为分段冷却,以板面温度作为控制量,调整风机开度,400℃之上为14℃/s的快速冷却,400℃~350℃为3℃/s的慢速冷却,350℃以下为12℃/s的快速冷却;平整延伸率为0.7%。

经检测,本方法所得镀层的组织为初生锌、zn/mgzn2二元共晶、zn/al/mgzn2三元共晶以及纳米铜;所得钢板的镀层硬度和盐雾实验出红锈时间见表1所示。

实施例3:本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镀液成分(wt):al2.0%,mg1.6%,re0.07%,cu0.008%,其余为zn及其他不可控制杂质;其中cu以20nm的纳米铜形式在镀液融化时添加到镀液中。

生产工艺:退火温度为710℃;炉鼻子露点-18℃,热浸镀温度440℃,浸镀时间4秒;镀后冷却为分段冷却,以板面温度作为控制量,调整风机开度,400℃之上为20℃/s的快速冷却,400℃-350℃为5℃/s的慢速冷却,350℃以下为16℃/s的快速冷却;平整延伸率为0.9%。

经检测,本方法所得镀层的组织为初生锌、zn/mgzn2二元共晶、zn/al/mgzn2三元共晶以及纳米铜;所得钢板的镀层硬度和盐雾实验出红锈时间见表1所示。

实施例4:本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镀液成分(wt):al2.2%,mg1.8%,re0.05%,cu0.007%,其余为zn及其他不可控制杂质;其中cu以40nm的纳米铜形式在镀液融化时添加到镀液中。

生产工艺:退火温度为750℃;炉鼻子露点-14℃,热浸镀温度470℃,浸镀时间4秒;镀后冷却为分段冷却,以板面温度作为控制量,调整风机开度,400℃之上为18℃/s的快速冷却,400℃~350℃为4℃/s的慢速冷却,350℃以下为20℃/s的快速冷却;平整延伸率为1.2%。

经检测,本方法所得镀层的组织为初生锌、zn/mgzn2二元共晶、zn/al/mgzn2三元共晶以及纳米铜。所得钢板的镀层硬度和盐雾实验出红锈时间见表1所示。

实施例5:本高耐蚀锌铝镁热浸镀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镀液成分(wt):al2.3%,mg1.7%,re0.08%,cu0.006%,其余为zn及其他不可控制杂质;其中cu以100nm的纳米铜形式在镀液融化时添加到镀液中。

生产工艺:退火温度为730℃;炉鼻子露点-20℃,热浸镀温度460℃,浸镀时间5秒;镀后冷却为分段冷却,以板面温度作为控制量,调整风机开度,400℃之上为16℃/s的快速冷却,400℃~350℃为4℃/s的慢速冷却,350℃以下为18℃/s的快速冷却;平整延伸率为1.5%。

经检测,本方法所得镀层的组织为初生锌、zn/mgzn2二元共晶、zn/al/mgzn2三元共晶以及纳米铜。所得钢板的镀层硬度和盐雾实验出红锈时间见表1所示。

表1:常规镀锌板与本钢板的盐雾实验时出红锈时间

由表1可见,本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镀层的硬度和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